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唐代〗诗词集锦
  • 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李坤《悯农二首·其二》翻译赏析

  •     【诗人简介】

        李坤: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元年(806)进士。 穆宗时为左拾遗,徙江西观察使。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早岁以歌行自负,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白居易和而广之,惜已失传。《全唐诗》存《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悯农二首·其二

        李坤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①

        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飧(音孙):熟食的通称。飧。一作餐。

        【评析】

        前两句既是对第一首的补充描写,表明那广种、丰收,都洒满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盘中”的“粒粒”米,来自农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谁知道呢?

        这两首诗一作《古风二首》。《唐诗纪事》卷三九载李绅曾以此诗谒吕温,  温读之,预言必为卿相。据此推测,此诗当作于早年。李锳《诗法易简录》称“此种诗纯以意胜,不在言语之工。”其实不仅命意高卓,而且笔力简劲,构思新颖,表现有力。第一首用前三句渲染广种、丰收,满眼富足景象,第四句突然反跌,令人惊心动魄。第二首以“盘中”映照“田间”,以粒粒饭映照滴滴汗,“谁知”一问,悲愤欲绝。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形象鲜明,激情喷涌,因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 唐代阅读:9586次
  •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

  • 正文: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8915次
  • 李白《陌上桑》全诗翻译赏析: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     陌上桑

        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题解:

        《乐府古题要解》:古词:“日出东方隅,照我秦氏楼。”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浮,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伍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伍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浮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案其歌词,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若晋陆士衡“扶桑升朝日”等,但歌佳人好会,与古调始同而末异。

        注释:

        1、五马:太守的代称。这里泛指富人的车架。

        2、玉颜句:谓美貌着称于都城。名都,着名的都城。

        3、使君:州刺史之称。

        4、秋胡:汉刘歆《西京杂记》六: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妻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于今日也。”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既还,乃向之所挑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5、螿:蝉的一种。读jiāng.

        6、踟蹰:双声连绵词,来回走动。此处意为因留恋而不愿离去。读chíchú。

        译文:

        美女行在渭桥东,春来采桑事蚕作。

        路上奔来五马拉的车如飞龙腾越,青丝结着金马络。

        不知车上是谁家小子? 竟然来调笑相谑。

        小子!告诉你,妾名秦罗敷,玉颜艳丽名满都城。

        绿桑枝条映着素手,来城隅采桑叶。

        皇上的使君我且不理睬,何况你这个秋胡轻薄小子。

        寒螀虫虫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青的梧桐。

        托心自处要有原则,只是路人愚蠢,色眼迷迷。

        高驾空自踟蹰,感觉不到白日的光。

        简析:

        此诗写一位忠贞女子自有所爱,富贵不能动其心。全诗分上下两段。“相谑”以上为第一段,写美女采桑,富家子相谑。其中对马匹车驾的描写,用以烘托富家子富匹王侯,是表现主题的伏笔。“妾本”以下为第二段。“妾本罗敷女”四句自言貌美。上二下句虚写,说自己美如古诗中的罗敷女,容貌在都城都很出名。下二句实写,说自己去城边采桑时,白嫩的手在绿也映衬下,更加漂亮。“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表白自己既不倾慕权势,也不为金钱所动。“寒螀”四句说明自己不被权势和金钱所动的道理。她爱自己的所爱,就像寒蝉爱碧草、凤凰爱梧桐一样。自己讬心有处,别人愚昧不知。“讬心自有处”,是全诗之纲。末二句是说,快去吧,别耽搁时间了!
  • 唐代阅读:8738次
  • 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④

        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⑦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

        【注释】

        ①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③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④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⑤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⑥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⑦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⑧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 凄。

        ⑨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⑩咨嗟:叹息。

        【简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 唐代阅读:5886次
  • 走马引

  • 正文: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唐代阅读:5653次
  •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赏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 人 未 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 唐代阅读:5445次
  •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①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③。

        醉月频中圣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注释】

        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③卧松云:隐居。

        ④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⑤清芬:指美德。

        【简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 唐代阅读:5430次
  • 猛虎行

  • 正文: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创作《猛虎行》的篇,日暮而作《猛虎吟》。愁肠已寸存而断,却与陇头水的悲鸣无关。泪下纷纷如雨,也不是因为雍门琴的悲声。是因为旌旗缤纷的河南河北两道。战鼓惊天动地,战火遍地燃烧,山岳欲被颠倒。秦地人一半被安禄山叛军俘虏。胡马在啃吃洛阳的花花草草。高仙芝先为一输,封常清又为一失,关下兵败如山倒。河南河北的守军朝降夕叛,风云变幻。巨鳌未斩,海水动荡不安。鱼龙奔走,哪有安宁的时候。就仿佛楚汉相争的时侯,朝降夕叛,翻覆不定。清晨才过博浪沙,日暮已到淮阴市。张良未遇黄石公的时候,韩信饥贫交迫的日子,没有人会欣赏他们。刘邦项羽谁存谁亡,谁知道竟然与这两个大臣有关。张良暂到下邳受黄石公的兵略。韩信竟然来投漂母做主人。贤哲也有栖栖之时,古来如此。现今之时,世人也看不起胸怀青云之士。即使有谋略也不敢犯龙鳞而上谏。李白我现在窜身南国躲避胡尘战乱。宝书玉剑闲挂高阁。金鞍骏马散与故人。昨日刚刚在宣城做客回来。在那里与太守交流。有时也像刘裕一样赌六博以快壮心。绕床几三圈,大呼一掷。楚人都说张旭是个奇人。心藏风云,世人莫知。三吴的长官都很尊重他的意见。四海的豪雄侠客紧紧追随他。萧何曹参曾做沛县的小吏。攀龙附凤跟随刘邦才时来运转。在早春三月的溧阳酒楼上。杨花飘飞,靡靡茫茫,如此风景愁杀人。绿眼的胡人小儿吹着玉笛。歌姬的吴歌,白纻飞绕梁尘。大丈夫相见,且须为乐。杀牛击鼓大会宾客。我从此后,去钓东海的大鱼。到时候一起来吃鱼肉,欢乐相亲。

    注释
    ①肠断非关陇头水:陇头,即陇山。古乐府《陇头歌》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
    ②泪下不为雍门琴:这里运用的是典故。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涕泪涟涟,曰:“先生之鼓琴,令文(孟尝君名)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③两河道:指唐代的河北、河南两道。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于范阳,河北、河南诸郡相继陷落。
    ④秦人:指关中的百姓。
    ⑤燕地: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带。是安禄山叛军的根据地所在。
    ⑥一输一失:“一输”指的是高仙芝、封常清之败;“一失”指的是唐玄宗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⑦朝降夕叛:指的是河北诸郡纷纷起来抗击安禄山,但不久失事,原来抗击安禄山的人又都归降了安禄山。
    ⑧幽蓟:幽州、蓟州,泛指河北一带。
    ⑨巨鳌:指安禄山。
    ⑩鱼龙:指百姓。“朝过”两句:用的是张良、韩信的故事。秦国消灭韩国,张良因为他的先人五世辅佐韩国,立志为韩报仇,就尽散他的家产,以求刺客。得到一个力士,用铁锤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失误,没有击中。黄石公曾在下邳传授张良兵法。韩信曾寄食于淮阴下乡南昌亭长家,他的妻子为亭长所辱。韩信封为楚王后,召见下乡南昌亭长,曰:“公,小人也。为德不足。”栖栖:惶惶不安。青云:志向远大的人。犯龙鳞:指触怒君主。掣铃:唐代时官府多悬铃于外,出入则牵铃以通报。六博:玩耍的博戏。床:坐具。心藏风云:怀藏不平凡的志向与才能。邦伯:周代官名。此指地方长官。攀龙附凤:随皇帝建功立业。



    作者介绍: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唐代阅读:5126次
  •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湜新尉陆浑)

  • 正文: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横庭鼠径空土涩,
    出篱大枣垂朱残。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枉辱称知犯君眼,
    排引才升强縆断。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归来骨薄面无膏,
    疫气冲头鬓茎少。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唐代阅读:4824次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

  •     【诗人简介】

        杜秋娘:(?-?), 即杜秋,金陵(今江苏南京)女子。善歌《金缕衣》曲。初为镇海节度使李之妾,及叛唐被杀,没籍入宫,为宪宗所宠。穆宗立,为皇子漳王保姆。皇子被废,遣归金陵。杜牧过金陵,感其老且穷,为作《杜秋娘诗》。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①,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②折直须折③,

        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①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②堪:可。

        ③直须:不必犹豫。

        【简析】

        此题作者《全唐诗》为无名氏。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 唐代阅读:4775次
  • 美人

  • 正文:
    美人抱瑶瑟,哀怨弹别鹤。雌雄南北飞,一旦异栖托。
    谅非金石性,安得宛如昨。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
    秋林对斜日,光景自相薄。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陆龟蒙,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唐代阅读:4767次
  •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 正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注释
    ⑴岁暮:年终。南山:唐人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⑵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⑶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⑷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明主:圣明的国君。
    ⑸多病:一作“卧病”。故人:老朋友。疏:疏远。
    ⑹老:一作“去”。
    ⑺青阳:指春天。逼:催迫。岁除:年终。
    ⑻永怀:悠悠的思怀。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寐:一作“寝”。
    ⑼虚:空寂。一作“堂”。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唐代阅读:4753次
  • 华山庆云见

  • 正文:
    圣主祠名岳,高峰发庆云。金柯初缭绕,玉叶渐氛氲。
    气色含珠日,晴夫吐翠雰。依稀来鹤态,仿佛列山群。
    万树流光影,千潭写锦文。苍生欣有望,祥瑞在吾君。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绅,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唐代阅读:4659次
  • 李白《日出入行》全诗翻译赏析: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诗词注释】

        四运:一年四季。

        溟涬:这里指元气。

        同科:同类。

        【诗词简析】

        《日出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利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篇。此诗反用汉乐府古意,认为人不能“逆道违天”,而要适应自然规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汉乐府《郊祀歌》有《日出入》一篇,是写太阳升落无穷而人生短促,希望乘着六龙成仙升天的。李白这首诗反驳这种论调,说太阳的运行是自然的,四时的变化是自然的,人是要死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根本否认六龙御日一类说法,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

        【诗词赏析】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精奇玄奥,出天入渊。又曰:必用议论,却随游衍,得屈子《天问》意,千载以上人物呼之欲出。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胡震亨曰:汉《郊祀歌·日出入》言日出入无穷,人命独短,愿 乘六龙,仙而升天。太白反其意,言人安能如日月不息,不当违天矫诬,贵放心自然,与溟滓同科也。

        《唐宋诗醇》:诗意似为求仙者发,故前云“人出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后云“鲁阳挥戈,矫诬实多”、而结以“与溟涬同科”.言不如委顺造化也。若谓写时行物生之妙,作理学语。亦索然无味矣。观此盖知白之学仙盖有所托而然也。
  • 唐代阅读:4648次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翻译赏析

  •     遣怀

        杜牧

        落魄①江湖载酒行,

        楚腰②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③薄幸名。

        【诗人简介】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 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宣歙观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补阙,转膳部、 比部员外郎。武宗时出任黄、池、睦三州 刺史。宣宗时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又出为湖州刺史,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 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注释】

        ①落魄:漂泊。

        ②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

        ③青楼:指妓女居处。

        【简析】

        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

        《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 唐代阅读:4635次
  •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卢纶《送李端》翻译赏析

  •     【诗人简介】

        卢纶:(739?-799?),字允言,祖籍范阳(今北京西南),后迁居蒲(今山西永济)。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居鄱阳。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又受宰相王缙赏识,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德宗朝为昭应令,又赴河中节度使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 “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应酬赠答之作, 但所作边塞诗却苍老遒劲,气势雄浑,体现盛唐之馀绪。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释】

        故关:故乡。

        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简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之情了然。颈联写回忆以往,感叹身世。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末联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 唐代阅读:4634次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这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以玉真公主之荐,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为了平叛,入永王李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长流夜郎。遇 赦东归,往依族叔当涂(今属安徽)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以诗名于当世,为时人所激赏,谓其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将进酒①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①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②,丹丘生③,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④馔玉⑤何足贵,但愿 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⑥昔时宴平乐⑦,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⑧沽取⑨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⑩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①会须:应当。

        ②岑夫子:诗人的一位隐居朋友。一说名勋。

        ③丹丘生:元丹丘,隐居不仕,与诗人交好。

        ④钟鼓:泛指音乐。

        ⑤馔玉:泛指美食。

        ⑥陈王:曹植。曹操子,曾被封为陈王。

        ⑦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故城西。

        ⑧径须:竟须,犹只管。

        ⑨沽取:指买酒。取字语词,无义。

        ⑩将出:拿出,拉出去。

        【简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 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 唐代阅读:4588次
  •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翻译赏析

  •     【诗人简介】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左拾遗。上疏求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诸州刺史。文宗朝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定居洛阳,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香山寺,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致力于讽谕诗,而其闲适抒情之作,却博得当世与后人的喜爱与传诵。平易通俗,深入浅出,是其诗歌的最大特点。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①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②先断,

        斜倚熏笼③坐到明。

        【注释】

        ①泪湿:犹湿透。

        ②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③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简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 唐代阅读:4502次
  • 唐禅社首乐章。福和

  • 正文: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唐代阅读:4492次
  • 七绝圣手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

  •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语出明代胡应麟《诗薮》:“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王昌龄是着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绝,其中名作《出塞》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着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因为诗名早着,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唐代阅读:4216次
  • 吹笛

  • 正文: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唐代阅读:3847次
  • 樱桃花

  • 正文: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唐代阅读:3711次
  • 西上辞母坟

  • 正文: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陈去疾,

      陈去疾(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文医,[唐]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举进士及第。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诗,今存十三首。(见《全唐诗》)

  • 唐代阅读:3630次
  • 离思五首

  • 正文: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著压(一种织布工艺)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一种类似鹦鹉的鸟)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注释
    (1)篸(zān):古同“簪”。
    (2)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

    (1)散漫:慢慢的。
    (2)慵(yōng):懒惰,懒散。
    (3)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明的帘子。

    (1)吉了(liǎo):又称秦吉了,八哥。
    (2)嫩麴(qū):酒曲一样的嫩色。
    (3)纰(pī)缦(màn):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1)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2)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3)取次:随便,草率地。
    (4)缘:因为,为了。

    (1)发:开放。
    (2)白人:皮肤洁白的人。中指亡妻。

    参考资料:

    1、 王明韶,曾凡星,王传光.《走进诗歌部落》: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08:152-153 2、 《古诗文诵读》编写组.《古诗文诵读 初中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5:第81页 3、 方鸣.《一生最爱古诗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7:第436页 4、 李杰虎,李婕,路开源.《新编大学语文》: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9:73-74

    作者介绍: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唐代阅读:3607次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江南逢李龟年①

      杜甫

      岐王②宅里寻常见,

      崔九③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简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 唐代阅读:3557次
  •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诗《出塞》(其一)全文翻译赏析

  •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诗鉴赏

        “出塞”是汉乐府《横吹曲》的曲调名,唐人乐府中的《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都从这一乐曲演变而来,都用以吟咏边塞征战生活。

        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篇,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它通过月照边关时戍边士卒思慕良将的强烈感情和报国建功愿望的抒发,抨击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边将无能,致使边衅四起的现实,表现了诗人诚挚的爱国热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意是一轮明月挂在边关上空,令人不禁想起国力强盛、边防巩固的秦汉时代。然而,现在明月如故,雄关依旧,边塞的形势却今非昔比,只看见部队不断开往塞外,却不见他们凯旋归来。这两句诗想象雄奇,给人以纵横开阔的时空感。“秦”、“汉”二字,足见诗人“思接千载”的艺术功力;家乡、边关那“万里”空间距离的“视通”,又把天地的变迁、山河的易主,一同摄入笔端,交织成一幅现实与历史、现实与愿望和谐融合的阔大悠远的境界。这里的“明月”、“雄关”都是历史的见证。“秦时明月”曾见过秦将的雄威;“汉时”的雄关也曾见过汉将的壮举。但是,今天的“明月”、“雄关”所见到的又是些什么呢?是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是“万里长征人未还”.今昔相较,诗人的讽刺、谴责之意溢于言表。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

        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卢城飞将指汉将李广,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只要有李广这样英勇善战、忠心为国的统帅来镇守边庭,外敌就不敢轻举妄动。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由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轻启战争,边地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一些边将为求取功名,一味迎合玄宗意旨,而一些忠君爱国的良将却受到贬谪和惩罚。

        王昌龄之所以呼吁朝廷选贤任能、重用当代的“卢城飞将”,其一是有感于正直之人惨遭贬谪,其二也含有反对劳而无功的开边战争的意思,因而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评说此诗时就说道:此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用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可见主张“备边”-- 持重安边、制止异族来犯,和“熄”边烽-- 主动废除开边的黩武战争,这才是《出塞》一诗的要旨所在。
  • 唐代阅读:3518次
  • 王昌龄-诗词《寄是正字》 古诗 全诗赏析

  •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一作孟浩然诗]


  • 唐代阅读:3500次
  • 柳宗元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赏析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诗鉴赏

        柳宗元的诗歌大都写于他遭贬之后,而且大多抒写其离乡去国的哀愁和谪居生活的苦闷。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被贬永州的困境中。

        诗一开篇便扣紧了题意:深秋,寒夜寂寥。诗人因心绪不宁,至“中夜”仍孤自愁苦,辗转难眠。户外,传来了“繁露”滴落的轻微的声音,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静寂的夜晚。于是,他打开屋门,来到西园。

        户外,空旷、宁静。一轮明月从东山后面爬上来,把它那清冷的光辉洒在疏疏落落的竹林之中。“泠泠”一词用在此处极为巧妙,诗人取其“清凉”之意来形容月光,与“寒月”的“寒”字互相映衬,着意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意境。

        此时,四周万籁俱寂。山脚下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声,愈远而声音愈为清晰,山中的野鸟偶尔发出一阵喧鸣,这更反衬出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

        诗人用“繁露”坠地、石泉的“逾响”和空山深涧的鸟鸣,极写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这种以闹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生动地勾画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

        在这景色中寄寓着作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有遭冷遇后的不平,有离开家园和亲人的寂寞,也有封建知识分子的孤傲高洁…

        诗人面对眼前清冷寂静的景色,倚门沉思默想,直至天明。尽管如此,诗人仍无法摆脱孤独苦闷的心境,所以最后说“寂寞将何言”,寥寥数语,其种种苦痛和烦恼尽在不言中。

        诗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大地的宁静和山林的空旷,从而绘成了一幅意境清幽的月夜图,繁露、寒月、疏竹、石泉的流响以及山涧的鸟鸣涵盖其中,显示出诗中有画,静中有声、动静相衬的特色。
  • 唐代阅读:3452次
  • 观猎

  • 正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
    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
    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注释
    1.题一作《猎骑》。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编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题作《戎浑》。按:唐人姚合《玄极集》及韦庄《又玄集》均以此诗为王维作。[2]猎,狩猎。
    2.劲:强劲。
    3.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使用动物的角、筋等材料制作的传统复合弓。
    4.渭(wèi)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鹰:指猎鹰。
    6.眼疾:目光敏锐。
    7.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
    8.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9.射雕处:借射雕处表达对将军的赞美。雕:猛禽,飞得快,难以射中;射雕: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语出《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
    10.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参考资料:

    1、 黄念然.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1-172 2、 李晓明.唐诗三百首(学生版).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54-55

    作者介绍: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唐代阅读:3425次
  • 岳阳楼

  • 正文: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江为,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950年前后(汉隐帝乾祐末)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文蔚之子,避乱家建阳。

  • 唐代阅读:3405次
  • 墨客网(www.mokecn.com) 京ICP备150497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