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清代〗诗词集锦
  • 清凉山赞佛寺 (四首选一)

  • 正文: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
    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
    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
    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
    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
    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
    言过乐游怨,进及长杨街。
    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
    携手呼太息,乐极生微哀。
    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
    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
    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
    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
    今日乐方乐,私语胡为哉?
    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
    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台。
    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081次
  • 捉船行

  • 正文: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009次
  •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 正文: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司农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此时正是盛夏时节,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此人不管,强要住下。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进入房间后,便逐渐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曹兄完全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头发吐出了长舌,变成吊死鬼的样子。曹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把自己的头摘下来放到桌子上。曹又笑着说:“有头的我尚且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便一瞬间消失了。待到曹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刚露出它的脑袋,曹便唾骂到:“又是那个倒霉的东西吗?”鬼竟然没有进去。

    注释
    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学管钱粮的官。清代的户部尚书也别称司农。
    歙(shè):县名。今安徽省歙县。
    延:请。
    是:这里。
    夹纸:作夹带用的纸,极薄。夹带:旧时考生应试,私带预先抄好的文字资料或书籍入考场。
    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
    倏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甚:很,十分。
    及:等到。
    轩:宽敞。
    状:······的样子
    穷:用尽



    作者介绍:
    纪昀,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清代阅读:3000次
  •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 正文: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慈铭,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清代阅读:2985次
  •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 正文: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徐灿,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清代阅读:2915次
  • 读秦纪

  • 正文: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清代阅读:2896次
  • 中秋看月有感

  • 正文:
    今年京口月,犹得杖藜看。
    暂息干戈易,重经少壮难。
    江声连戍鼓,人影出渔竿。
    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887次
  • 南乡子·集调名

  • 正文: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龚翔麟,龚翔麟(1658—1733)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字天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晚号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 清代阅读:2853次
  • 下相极东庵读同年北使时诗卷

  • 正文: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上林飞雁无还表,头白山僧话子卿。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844次
  • 读史杂感(十首选二)

  • 正文: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775次
  •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 正文: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
    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
    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邓廷桢,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迁至陕西巡抚。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江苏南京市有“邓廷桢墓”可供瞻仰、凭吊。
  • 清代阅读:2716次
  • 秋径

  • 正文:
    伙涉真高兴,留侯太有情。
    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长生。
    剑求一人敌,杯中万虑冥。
    悠然篱菊老,可不咏荆卿。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傅山,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 清代阅读:2698次
  • 沁园春·试望阴山

  • 正文: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排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694次
  • 漫兴

  • 正文: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之瑜,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 清代阅读:2654次
  • 上巳日,天畅晴甚,觉《兰亭》“天朗气清”句为右军入化之笔,昭明忽然出手,岂谓年年有印板上巳耶?诗以纪

  • 正文:
    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
    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金人瑞,

      金人瑞一般指金圣叹。金圣叹(1608.4.17—1661.8.7)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明末诸生出身,为人狂傲有奇气。他本姓张,因明亡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从而改姓“金”,字“圣叹”,名人瑞。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清代阅读:2620次
  • 古意·欢似机中丝

  • 正文:
    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
    侬似衣上花,春风吹不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594次
  •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 正文: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事如飘蓬,风吹浪卷。多少繁华流过,回眸处满眼荒芜。我策马,远行。不敢再回首苍茫夜色。天寿山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残阳的余晖斜洒在空寂的山林深处。
    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锁住了行宫大门,也将旧时的热闹与繁华锁在了时空深处。只有那些盘旋在宫殿上空的大雁和乌鸦,还像以前那样不停地聒噪着,似乎还想在这深山日暮的断瓦残垣里,找寻到旧日的荣华记忆。

    注释
    “飘蓬”:飘飞的蓬草。 比喻人事的飘泊无定。“惊飙”:狂风。此句谓人事无定,在光阴中随风四散,漂泊不定。
    “茂陵”:指明十三陵之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
    “行殿”:行宫。皇帝出行在外时所居住之宫室。唐李昂《戚夫人楚舞歌》:“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徘徊入行殿。”
    “梵呗”:佛家语。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陈思,曹植。琉璃火,即琉璃灯,寺庙中点燃之玻璃制作的油灯。
    “宫鸦”:栖息在宫苑中的乌鸦。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594次
  •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 正文: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注释
    ①纤:细小。
    ②语密:缠绵的情话。
    ③翻:反,却。
    ④珊(shān)枕:珊瑚色的枕头,即红色的枕头。
    ⑤泫(xuàn):流泪。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中华书局,2004年05月第1版:第4页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553次
  • 地震

  • 正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已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发生了大地震。当时,我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有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过来,向西北方向滚去。大家都很惊骇诧异,不知是什么缘故。不一会儿,只见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屋梁房柱,发出一片咔咔的断裂声。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过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直立起来;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孩子号哭的声音,一片鼎沸,震耳欲聋。人头晕得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颠簸。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鸡叫狗吠,全城大乱。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聚在一起,争相讲着刚才的事情,都忘了没穿衣服。
      后来,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水井井筒倾斜了,不能再打水;某家楼台南北掉了个方向;栖霞山裂了道缝;沂水陷下了一个有几亩大的地穴。这真是少有的奇异灾变啊!

    注释
    [1]康熙七年:即公元一六六八年。戌刻:晚七时至九时。
    [2]稷(jì记)下:地名。此指临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注引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3]倾仄:倾斜。仄,通“侧”。
    [4]栖霞:县名。今属山东省。
    [5]沂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6]溲(sōu叟)溺(niào尿):小便。
    [7]缓颊:犹松嘴。
    [8]一何:多么。

    参考资料:

    1、 蒲松龄 著,朱其铠 主编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 .

    作者介绍:
    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清代阅读:2522次
  •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 正文: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深了,还未入睡,我剔去灯花,周围明亮了些许。然而,这孤凄的氛围却没有变得暖热稍许。这离乡千里的边地深夜何其漫长,,无声无息。不愿如祖逖那般闻鸡起舞,鸡鸣却依旧声声催人。默默已觉青绫上尽是泪痕。
    天的尽头,似乎天水相接,晨雾朦胧。西南天边的一角渐渐露出鱼肚白色。想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中,再次泛舟在浣花溪上。然而乡梦幽远,只任东风吹去远。

    注释
    1、生查子(shēngzhāzǐ):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
    2、短焰:指蜡烛的火焰已短。
    3、剔(tī)残花:把残存的灯花剪去,使烛光明亮。
    4、边声:边地特有的声音,如马嘶、风吼、戍角声、战鼓声等等。
    5、“倦舞”句:意谓在倦于起舞的时候却偏偏听到鸡鸣声。此处反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6、青绫:青色的丝织品,此指青绫被。
    7、冥蒙:幽暗不明。江淹《杂体·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蒙,丹嵘被葱蒨。”
    8、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曾于溪旁筑草堂而居。此借指自己的家。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 李跃忠 李红渊选评.西风吹梦.湖南:岳麓书社,2002年01月第1版:第91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一生最爱纳兰词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0:第117页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520次
  • 楼雨

  • 正文:
    晓雨天沾草,萧萧牧马群。
    鼓鼙喧绝檄,部落拥将军。
    仆病炊无木,悭僧屐不分。
    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杜濬,

      杜濬(1611~1687) 清初诗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号半翁。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避乱流转于南京、扬州,居南京达四十年,刻意为诗,诗多寓兴亡之感。著有《变雅堂集》。

  • 清代阅读:2511次
  •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 正文: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解风情的东风吹来,轻拂着她的裙衩。在寂寞的夜里,背靠着丝纱的灯罩,映照出纤细身影。
    沉香燃尽,烟气也已消散,露珠滴落在成对的鸳鸯瓦上。夜里天气变得寒冷,但立于樱桃树下面花蕾的香气却愈加宜人。

    注释
    ①东风:即春风。
    ②湘裙:湖绿色的裙子。
    ③衩:为衣裙下边的开口。
    ④纱笼:一种以纱制成的罩子,用以罩在熏炉外面。
    ⑤爇(ruò):燃烧。
    ⑥水沉:即水沉香、沉香。
    ⑦鸳鸯(yuān yāng)瓦:成双成对的瓦,两两相扣,如同相依的鸳鸯。
    ⑧花骨:花枝。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纳兰全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6月:第281页 2、 (清)纳兰性德,(清)顾太清著;夏华等编译.《纳兰词 太清词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5月:第24页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510次
  • 狼三则

  • 正文: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清代阅读:2507次
  •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 正文: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和人相约,时间缓缓流淌,已经深夜。一轮新月挂在天际,周围寥寥几颗孤星。夜色将近,人未眠,在这三更时分,所有人都睡下,寂静无声的夜里,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令我焦虑不安。
    我猜想是瞿塘峡那样的艰险遥远的道路阻隔约会的意外事故,让我错怪他的无情。阑干外,听不到来人的声音,寂静无声,未能听到风吹护花铃的声响,、让人不禁断肠泪下。

    注释
    个人:那人。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
    玉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器。
    鼠窥灯;形容环境寂静荒僻。用秦观《如梦令》“梦破鼠窥灯”意。
    瞿唐:.亦作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首,两岸悬崖壁立,水速风疾,中有滟滪堆,古时行船者常在此遇难,这里来比喻阻隔约会的意外变故。
    护花铃: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502次
  • 江城子·咏史

  • 正文: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清代阅读:2501次
  • 追悼

  • 正文: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493次
  • 客盂,盂有问余于右元者,右元占韵复之,阿好过情,遂如韵自遣

  • 正文:
    扬雄拟我槐非伦,况复无才撰《美新》。
    什一懒营虚笑鬼,寻常守辱失钱神。
    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
    破衲黄冠犹末死,还因邻里问僧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傅山,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 清代阅读:2489次
  • 自剑津发燕江次西溪

  • 正文:
    双剑潆洄地,篮舆十万峰。
    云争桥上屋,水舞石边春。
    破壁蹲饥虎,残僧拜废钟。
    追呼亦肯到,何处劝为农?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周亮工,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贰臣。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仕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下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 清代阅读:2486次
  • 山市

  • 正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注释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奂山 :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孙公子禹年 :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然数年恒不一见 :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 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饮:喝酒。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想。
    禅院 :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高垣睥睨 :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连亘 :连绵不断。
    居然城郭 :竟然变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的像楼。
    堂若者 :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坊若者 :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以:用。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一片迷茫。
    依稀 :隐隐约约。
    既而:不久。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危楼 :高楼。危,高。
    直接:连接。
    霄汉 :云霄与天河。
    窗扉 :窗户。
    皆:都。
    洞开 :敞开
    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黯然缥缈 :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而:然后。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或:有的人。
    凭 :靠着。
    不一状 :形态不一。
    逾时 :过了一会儿。
    倏忽 :突然。
    遂 :终于。
    人烟市肆 :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铺。
    孤 :孤零零。
    耸 :耸立。
    惊疑 :惊奇,疑惑。
    碧 :青绿色。
    同人:同业朋友。
    然:但是。
    数:几。
    明(出自文中“则明渐少”):光亮。
    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孤塔耸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

    通假字
    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只有,刚刚。
    乌:乌通“无”,没有。

    词类活用
    故又名“鬼市”云 (名:叫,称。名词用作动词)。
    窗扉皆洞开(洞:像洞一样,名词作状语)。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词作状语。依次译为:城市中有像楼台的,有像厅堂的,有像牌坊的)。
    楼渐低(低:降低。形容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恒:
    古义:常常,经常。
    今义:持久,普通。
    顾:
    古义:看。
    今义:注意。
    念:
    古义:1.思考、思虑 2.惦念、怀思 3. 诵读
    今义:1.想念 2.读.
    悟:
    古义:明白。
    今义:了解。
    始:
    今义:开始。
    危楼:
    古义:高楼。危,高耸。
    今义:危险的楼。
    直接:
    古义:一直连接到。
    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黯然:
    古义:1.黑色的样子 2.暗淡无光的样子 3.神情沮丧的样子 4.和谐顺利的意思。
    今义:1.阴暗的样子 2.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
    层次:
    古义:层数 。
    今义:说话、作文的次序。
    睥睨:
    古义: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亦称女墙。
    今义:眼睛斜着向旁边看,形容傲慢的样子。
    居然:
    古义:竟然。
    今义: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
    (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连词,但是,然而(表转折)。
    (原文:尘气莽莽然)助词,……的样子。
    (原文:居然城郭矣)尾词,副词后缀。
    数:
    (原文:见宫殿数十所)量词,几,几个。
    (原文: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动词,计数。(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多。
    (原文: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有想楼台的,有想厅堂的,有像牌坊的。
    无何:
    古义:不久,一会儿。
    今义:没有什么。
    以:
    (原文:以亿万计)用,(形容很多)。

    参考资料:

    1、 蒲松龄 著,朱其铠 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介绍:
    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清代阅读:2483次
  •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二首选一)

  • 正文: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黄宗羲,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清代阅读:2479次
  • 墨客网(www.mokecn.com) 京ICP备150497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