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吴伟业〗作品集锦
  • 伍员

  • 正文:
    投金濑畔敢安居?覆楚亡吴数上书。
    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归去愧包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6754次
  • 临清大雪

  • 正文:
    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
    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6600次
  • 遇旧友

  • 正文: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注释
    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明代阅读:6036次
  • 直溪吏

  • 正文:
    直溪虽乡村,故是尚书里。
    短棹经其门,叫声忽盈耳。
    一翁被束缚,苦辞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贫谁信尔。
    呼人好作计,缓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屋梁记日月,仰视殊自耻。
    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毁。
    贻我风雨愁,饱汝歌呼喜。
    官逋依旧在,府帖重追起。
    旁人共唏嘘,感叹良有以。
    东家瓦渐稀,西舍墙半圯。
    生涯分应尽,迟速总一理。
    居者今何栖,去者将安徙。
    明岁留空村,极目唯流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5682次
  • 清凉山赞佛寺 (四首选一)

  • 正文: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
    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
    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
    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
    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
    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
    言过乐游怨,进及长杨街。
    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
    携手呼太息,乐极生微哀。
    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
    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
    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
    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
    今日乐方乐,私语胡为哉?
    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
    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台。
    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963次
  • 捉船行

  • 正文: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851次
  • 中秋看月有感

  • 正文:
    今年京口月,犹得杖藜看。
    暂息干戈易,重经少壮难。
    江声连戍鼓,人影出渔竿。
    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763次
  • 下相极东庵读同年北使时诗卷

  • 正文: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上林飞雁无还表,头白山僧话子卿。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697次
  • 读史杂感(十首选二)

  • 正文: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646次
  • 古意·欢似机中丝

  • 正文:
    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
    侬似衣上花,春风吹不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3117次
  • 过淮阴有感

  • 正文: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984次
  • 追悼

  • 正文: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976次
  • 怀古兼吊侯朝宗

  • 正文: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944次
  • 临顿儿

  • 正文: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877次
  • 鸳湖曲

  • 正文:
    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
    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
    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闻风吹笑语来。
    画鼓队催桃叶伎,玉箫声出柘枝台。
    轻靴窄袖娇妆束,脆管繁弦竞追逐。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
    酒尽移船曲榭西,满湖灯火醉人归。
    朝来别奏新翻曲,更出红妆向柳堤。
    欢乐朝朝兼暮暮,七贵三公何足数!
    十幅蒲帆几尺风,吹君直上长安路。
    长安富贵玉骢骄,侍女薰香护早朝。
    分付南湖旧花柳,好留烟月伴归桡。
    那知转眼浮生梦,萧萧日影悲风动。
    中散弹琴竞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
    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
    白杨尚作他人树,红粉知非旧日楼。
    烽火名园窜狐兔,画图偷窥老兵怒。
    宁使当时没县官,不堪朝市都非故!
    我来倚棹向湖边,烟雨台空倍惘然。
    芳草乍疑歌扇绿,落英错认舞衣鲜。
    人生苦乐皆陈迹,年去年来堪痛惜。
    闻笛休嗟石季伦,衔杯且效陶彭泽。
    君不见白浪掀天一叶危,收竿还怕转船迟。
    世人无限风波苦,输与江湖钓叟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799次
  • 生查子·旅思

  • 正文: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785次
  • 过吴江有感

  • 正文: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702次
  • 采石矶

  • 正文: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595次
  • 一舸

  • 正文: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560次
  • 如梦令·镇日莺愁燕

  • 正文: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
    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
    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553次
  • 梅村

  • 正文: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
    桑落酒香卢桔美,钓肥斜系草堂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2533次
  • 圆圆曲

  • 正文: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还说红颜流落不是他所系恋,还说逆贼命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像闪电般扫荡黄巾平定黑山.哭毕君王和老父亲再和她相见。
      初次和她相见是在田弘遇之家,侯门的歌舞演起来真像繁花。田弘遇把会演唱的她献给将军,只等将军来娶就送上油壁香车。她的家本在姑苏浣花里,小名叫圆圆衬上罗绮更娇丽。她曾在梦里到当年夫差的宫苑里游嬉,被宫娥拥簇进去君王正身起。她前身真应是西施采莲女,门前也正临横塘水清碧。横塘里双桨摇动船去快如飞,哪家豪门硬要把她强买回。这时谁知不是薄命。这时只有泪湿褛表。田弘遇将陈圆圆送入宫中,可明眸皓齿的她竟没有获得君王怜惜。从宫掖里领回来仍留在田弘遇家,让她练好时兴歌曲来倾倒贵客。责客们传杯宴饮直到日暮,哀弦中她的心曲向谁倾诉。只有平西伯这位白净英俊的少年,拣中了花枝对她频频回顾。该早点把她这娇乌带出牢笼,要等什么时候才能把银河飞渡。只恨军书拼死地催促,只好留下信约把人耽误。相约恩深但相见可难,一朝蚁贼拥满了长安。可怜她本是思妇楼头的杨柳,却被人当作天边的杨花相看。像索取绿珠那样围住了内宅,硬是她叫出了雕栏。如果不是将军大获全胜,哪能用匹马载她归还。
      她在马上一路传呼前进.云鬟还来不及梳整可惊魂已定。战场上点起蜡炬把她迎到,她满面啼痕还残留着红印。奏起箫鼓将军专征兵进秦川,金牛道上有车马千乘。斜谷里云深之处是她的画楼。散关前明月西落她打开了妆镜。消息传遍了江南水乡.乌栖泛红已经历十度秋霜。可怜她当年教她歌曲的妓师还操旧业,和她一同演奏的女伴也记起这位同行。在旧巢里本都是衔泥的燕子,她却飞上了枝头变成凤凰。女伴们只好老是在宴会上悲叹年龄长大,而她却找了个好夫婿贵为侯王。当年正为有了声名反受累,贵戚豪门都抢着要延致。一斛明珠的身价给她带来万斛的愁思.关山漂泊瘦损了她的腰肢。但也不必怨恨飘扬落花的狂风,无边春色到来已使天地呈现芳姿。
      曾听说有了倾国倾城的美人,反而使周郎损伤了声名。妻子怎应影响大局,英雄无夸过于多情。全家的白骨早已化为灰土,一代红妆已照耀汗青。君不见,当年馆娃宫刚盖起鸳鸯双飞双宿,花朵般的西施君王怎么看也不会厌足。可是如今采香径尽是尘土只有鸟在啼叫,响尿廊也不见人迹空让苔长青绿。换羽移宫使万里之外也生愁,珠歌翠舞还热闹在咕梁州。给君另唱了一首吴宫曲,汉水向东南日日夜夜不停地奔流。

    注释
    (1)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即乘龙而去。后世因称此处为“鼎湖”。常用来比喻帝王去世。此指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
    (2)敌:指李自成起义军。
    (3)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指山海关。
    (4)恸(tòng)哭:放声痛哭,号哭。
    (5)缟(gǎo)素:丧服。
    (6)冲冠一怒:即怒发冲冠,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红颜:美女,此指陈圆圆。
    (8)天亡:天意使之灭亡。
    (9)荒宴:荒淫宴乐。
    (10)黄巾:汉末农民起义军,这里借指李自成。
    (11)黑山:汉末农民起义军,这里借指李自成。
    (12)君:崇祯帝。
    (13)亲,吴三桂亲属。吴三桂降清后,李自成杀了吴父一家。
    (14)田窦(dòu):西汉时外戚田蚡、窦婴。这里借指崇祯宠妃田氏之父田宏遇。
    (15)侯门:指显贵人家。
    (16)戚里:皇帝亲戚的住所,指田府。
    (17)箜篌伎(kōng hóu jì):弹箜篌的艺妓,指陈圆圆。
    (18)油壁车,指妇女乘坐的以油漆饰车壁的车子。
    (19)姑苏:即苏州。
    (20)浣(huàn)花里:唐伐名妓薛涛居住在成都浣花溪,这里借指陈圆圆在苏州的住处。
    (21)娇罗绮(qǐ):长得比罗绮(漂亮的丝织品)还群艳美丽。
    (22)夫差(fū chāi):春秋时代吴国的君王。
    (23)宫娥:宫中嫔妃、侍女。
    (24)合:应该。
    (25)采莲人:指西施。
    (26)横塘:地名,在苏州西南。
    (27)熏天:形容权势大。
    (28)宫掖(yè):皇帝后宫。
    (29)永巷(yǒng xiàng):古代幽禁妃嫔或宫女的处所。
    (30)良家:指田宏遇家。
    (31)倾:使之倾倒。
    (32)飞觞(shāng):一杯接一杯不停地喝酒。
    (33)白皙通侯:画色白净的通侯,指吴三桂。
    (34)花枝:比喻陈圆圆。
    (35)银河几时渡:借用牛郎织女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的传说,比喻陈圆圆何时能嫁吴三桂。
    (36)抵死:拼死,拼命。
    (37)蚁贼:对起义军的诬称。
    (38)长安:借指北京。
    (39)可怜思妇:意谓陈圆圆已是有夫之人,却仍被当作妓女来对待。
    (40)天边粉絮:指未从良的妓女。粉絮:白色的柳絮。
    (41)遍索:意谓李自成部下四处搜寻圆圆。
    (42)绿珠:晋朝大臣石崇的宠姬。
    (43)内第:内宅。
    (44)绛树(jiàng shù):汉末著名舞妓。这里二人皆指陈圆圆。
    (45)壮士:指吴三桂。
    (46)争得:怎得,怎能够。
    (47)蛾眉:喻美女,此指圆圆。
    (48)云鬟(huán):高耸的环形发髻
    (49)专征:指军事上可以独当一面,自己掌握征伐大权,不必奉行皇帝的命令。
    (50)秦川:陕西汉中一带。
    (51)金牛道:从陕西沔县进入四川的古栈道。
    (52)千乘(qiān shèng):这里指千辆,虚指车辆之多。
    (53)斜谷:陕西郿县西褒斜谷东口。
    (54)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
    (55)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
    (56)乌桕(jiù):树名。
    (57)浣纱女伴:西施入吴宫前曾在绍兴的若耶溪浣纱。这里是说陈圆圆早年做妓女时的同伴。
    (58)尊:酒杯。老大:年岁老大。
    (59)有人:指陈圆圆。
    (60)延致:聘请。
    (61)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
    (62)细:指瘦损。
    (63)倾国:形容极其美貌的女子。
    (64)倾城:形容极其美貌的女子。典出《汉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65)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因娶美女小乔为妻而更加著名。这里借喻吴三桂。
    (66)一代红妆:指陈圆圆。
    (67)照汗青:名留史册。
    (68)馆娃:即馆娃宫,在苏州附近的灵岩山,吴王夫差为西施而筑。
    (69)越女:指西施。
    (70)香径:即采香径,在灵岩山附近。
    (71)屧(xiè)廊:即响屧廊,吴王让西施穿木屐走过以发出声响来倾听。欣赏的一条走廊,在馆娃宫。
    (72)羽、宫:都是古代五音之一,借指音乐。这皇是用音调变化比喻人事变迁。
    (73)珠歌:指吴三桂沉浸于声色之中。
    (74)古梁州:指明清时的汉中府,吴三桂曾在汉中建藩王府第,故称。
    (75)别唱:另唱。
    (76)吴宫曲:为吴王夫差盛衰所唱之曲,此指《圆圆曲》。
    (77)汉水:发源于汉中,流入长江。此句语出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暗寓吴三桂覆灭的必然性。

    参考资料:

    1、 李寅生著 .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 下册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年 :第514页 . 2、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2年 :第34页 .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1922次
  • 出塞·玉关秋尽雁

  • 正文:
    玉关秋尽雁连天,碛里明驼路几千!
    夜半李陵台上月,可能还似汉宫圆?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1835次
  • 沁园春·观潮

  • 正文: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1803次
  • 阻雪

  • 正文: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清代阅读:17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