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先秦〗诗词集锦
  • 泗上谣

  • 正文:
    称乐太早绝鼎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511次
  • 敝笱

  • 正文: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504次
  • 汉书引逸诗

  • 正文:
    四牡翼翼。
    以征不服。
    亲省边陲。
    用事所极。
    九变复贯。
    知言之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98次
  • 祭侯辞

  • 正文:
    嗟尔不宁侯。
    为尔不朝于王所。
    故亢而射女。
    强食尔食。
    曾孙侯氏百福。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97次
  • 秦人谣

  • 正文:
    天帝醉秦暴。
    金误陨石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55次
  • 石鼓诗

  • 正文:
    徒我啴啴然。
    而师旅填然。
    会同又绎。
    以左戎障。
    弓矢孔庶。
    滔滔是炽。
    射夫写矢。
    具夺举(上此下手)。
    其徒肝来。
    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
    燕乐天子。
    来嗣王始。
    振振复古。
    我来攸止。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50次
  • 关雎

  • 正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参考资料:

    1、 骆玉明 等 .先秦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1-6 . 2、 朱熹 .诗经集传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2 .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33次
  • 桃夭

  • 正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15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31次
  • 商子引谚

  • 正文:
    蠹众而木折。
    隙大而墙坏。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30次
  • 荀子引民语

  • 正文:
    欲富乎。
    忍耻矣。
    倾绝矣。
    故旧矣。
    与义分背矣。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28次
  • 晋儿谣

  • 正文:
    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
    昌乃在其兄。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27次
  • 齐民歌

  • 正文:
    公胡不复遗其冠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25次
  • 申包胥歌

  • 正文:
    吴为无道。
    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
    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
    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25次
  • 穷劫曲

  • 正文:
    王耶王耶何乖劣。
    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忌多所杀。
    诛夷白氏族几灭。
    二子东奔适吴越。
    吴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举兵将西伐。
    伍胥白喜孙武决。
    三战破郢王奔发。
    留兵纵骑虏京阙。
    楚荆骸骨遭掘发。
    鞭辱腐尸耻难雪。
    几危宗庙社稷灭。
    庄王何罪国几绝。
    卿士凄怆民恻悷。
    吴军虽去怖不歇。
    愿王更隐抚忠节。
    勿为谗口能谤亵。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18次
  • 恭世子诵

  • 正文:
    贞之无报也。
    孰是人斯。
    而有斯臭也。
    贞为不听。
    信为不诚。
    国斯无刑。
    媮居幸生。
    不更厥贞。
    大命其倾。
    威兮怀兮。
    各聚尔有。
    以待所归兮。
    猗兮违兮。
    心之哀兮。
    岁之二七。
    其靡有徵兮。
    若翟公子。
    吾是之依兮。
    镇抚国家。
    为王妃兮。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09次
  • 周礼注引逸诗

  • 正文:
    敕尔瞽。
    率尔众工。
    奏尔悲诵。
    肃肃雝雝。
    无怠无凶。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403次
  • 列子引周谚

  • 正文:
    田父可坐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99次
  • 孔子家语引里语

  • 正文:
    相马以舆。
    相士以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95次
  • 白水诗

  • 正文:
    浩浩者水。
    育育者鱼。
    未有家室。
    而召我安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84次
  • 狐援辞

  • 正文:
    先出也衣絺紵。
    后出也满囹圄。
    吾今见民之洋洋然。
    东走而不知所处。
    有人自南方来。
    鮒入而(左鱼右见)居。
    使人之朝草国为墟。
    殷有比干。
    吴有子胥。
    齐有狐援。
    己不用若言。
    又斮之东闾。
    每斮者经吾参夫二子者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83次
  • 礼记引逸诗

  • 正文:
    昔吾有先正。
    其言明且清。
    国家以宁。
    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
    谁能秉国成。
    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
    尚犹患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82次
  • 朱儒诵

  • 正文:
    臧之狐裘。
    败我于狐骀。
    我君小子。
    朱儒是使。
    朱儒朱儒。
    朱使我败于邾。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79次
  • 妆台记序引春秋时谚

  • 正文:
    夏姬得道。
    鸡皮三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63次
  • 晨风

  • 正文: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忧心忡忡满怀担心。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满怀悒郁忧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早忘了我啊没有丝毫记忆!

    注释
    ⑴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⑵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⑶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⑷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朱熹《集传》:“忧而不忘之貌。”
    ⑸如何:奈何,怎么办。
    ⑹苞:丛生的样子。栎(lì):树名。
    ⑺隰(xí):低洼湿地。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⑻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⑼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檖(suí):山梨。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59-261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55-257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55次
  • 石鼓诗

  • 正文:
    我车既攻。
    我马既同。
    我车既好。
    我马既(左马右阜)。
    君子爰猎。
    爰猎爰游。
    麀鹿速速。
    君子之求。
    弯弯卤弓。
    弓兹以时。
    我驱其畤。
    其来趩趩。
    (左走右害口换罒心)(左走右害口换罒心)炱炱。
    即御即时。
    麀鹿趚趚。
    其来大垐。
    我驱其朴。
    其来(左走右卖)(左走右卖)。
    射其(左豕右肩)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52次
  • 攻狄谣

  • 正文:
    大冠若修剑拄颐。
    攻狄不能下。
    垒于梧丘。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344次
  • 愚公移山

  • 正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魁(kuí)。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 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 ——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9、长息——长叹。
    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
    42、匮(kuì)——竭尽的意思。
    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4、苦——愁。
    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48、帝——神话中的天帝。
    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1、负——背。
    52、厝(cuò)——同“措”,放置。
    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6、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57、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作者介绍:
    列御寇,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 先秦阅读:2311次
  • 三秦民谣

  • 正文: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
    蛇盘鸟栊,势与天通。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277次
  • 投壶辞

  • 正文:
    有酒如淮。
    有肉如坻。
    寡君中此。
    为诸侯师。
    有酒如渑。
    有肉如陵。
    寡君中此。
    与君代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先秦阅读:2258次
  • 九歌·国殇

  • 正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坠兮 一作:怼兮)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注释
    ⑴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⑵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⑶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错:交错。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⑷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
    ⑸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⑹凌:侵犯。躐(liè):践踏。行:行列。
    ⑺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
    ⑻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
    ⑼援玉枹(fú)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⑽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天怨神怒。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怼:怨恨。威灵:威严的神灵。
    ⑾严杀尽兮弃原野: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上。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
    ⑿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
    ⒀忽:渺茫,不分明。超远:遥远无尽头。
    ⒁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
    ⒂首身离:身首异处。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
    ⒃诚:诚然,确实。以:且,连词。武:威武。
    ⒄终:始终。凌:侵犯。
    ⒅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
    ⒆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参考资料:

    1、 汪涌豪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83-785 2、 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51-53 3、 余恕诚 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52 4、 郑国民 等.语文(扩展模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53-154 5、 郑国民 等.语文(扩展模块)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5

    作者介绍: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 先秦阅读:22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