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李商隐〗作品集锦
  • 写意

  • 正文: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
    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748次
  • 小园独酌

  • 正文:
    柳带谁能结,花房未肯开。空馀双蝶舞,竟绝一人来。
    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年年春不定,虚信岁前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742次
  • 代董秀才却扇

  • 正文: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718次
  • 李商隐诗《韩碑》全文翻译赏析:元和天子神武姿

  •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解】: 1、元和天子:指宪宗李纯。 2、轩:轩辕氏,即黄帝; 3、羲:伏羲氏。 4、法宫:路寝(皇帝治事之所)正殿。 5、日可麾:用《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这里比喻胆敢反叛作乱。麾:通“挥”. 6、斫:砍。 7、:李; 8、武:韩弘之子韩公武; 9、古:李道古; 10、通:李文通。 11、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12、濡染:润湿。 13、赫:声威昭着; 14、淳熙:淳正、光明。 15、胝:胼胝,手脚皮肤的老茧。 16、封禅:古代帝王宣扬功业的一种祭祀仪式。

        【韵译】:

        元和天子唐宪宗的姿质神圣英武; 他是何人呢真可与黄帝伏羲媲美。

        曾发誓洗雪列代祖宗的奇耻大辱; 坐定法宫中接受四夷的朝拜臣服。

        淮西蔡州的奸贼割据了五十多年; 宛如狼生生罴暴臣代代相继。

        他们不凭借险要山川却占据平地; 依仗利器援戈挥日肆意作歹为非。

        唐宪宗有幸得到贤明的宰相裴度; 匪徒们暗杀他不死是神明的辅助。

        他腰悬相印兼任军队的统帅出征; 天气阴沉秋风惨淡漫卷天皇大旗。

        李公武道古文通都是裴度大将; 礼部员外郎李宗闵命为随军书记。

        行军司马就是那智勇双全的韩愈; 十四万大军威武雄壮象虎豹熊罴。

        攻入蔡州捕获匪首吴贼献于太庙; 裴度功勋无人可比朝庭封赏也高。
  • 唐代阅读:2717次
  • 正文:
    有怀非惜恨,不奈寸肠何。即席回弥久,前时断固多。
    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故念飞书及,新欢借梦过。
    染筠休伴泪,绕雪莫追歌。拟问阳台事,年深楚语讹。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713次
  • 旧顿(顿,宿食处也。天子行幸住宿处,亦曰顿)

  • 正文:
    东人望幸久咨嗟,四海于今是一家。
    犹锁平时旧行殿,尽无宫户有宫鸦。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94次
  • 微雨

  • 正文: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80次
  • 偶题二首

  • 正文: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
    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77次
  • 拟沈下贤

  • 正文: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65次
  • 咏云

  • 正文: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63次
  • 曲池

  • 正文: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迎忧急鼓疏钟断,
    分隔休灯灭烛时。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62次
  • 东阿王

  • 正文:
    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
    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61次
  • 公子

  • 正文:
    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消。归应冲鼓半,去不待笙调。
    歌好惟愁和,香浓岂惜飘。春场铺艾帐,下马雉媒娇。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57次
  • 樱桃答

  • 正文: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55次
  • 哭刘蕡

  • 正文: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
    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15次
  • 细雨

  • 正文: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603次
  • 酬令狐郎中见寄

  • 正文: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579次
  • 街西池馆

  • 正文: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572次
  • 假日

  • 正文:
    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564次
  • 夜半

  • 正文: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543次
  • 韩翃舍人即事

  • 正文: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
    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521次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 正文: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注释
    ⑴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
    ⑵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⑶月:一作“风”。回塘:回曲的水池。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⑷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⑸红蕖:红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⑹悠扬:起伏不定;飘忽。《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归梦:归乡之梦。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⑺濩(huò)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⑻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只尔:只是这样。
    ⑼嵩阳: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2048次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诗《登乐游原》全文

  •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唐代阅读:1750次
  • 代应二首

  • 正文: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718次
  • 杜司勋

  • 正文: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楼上风雨如晦感动于杜司勋的文,他羽翼短小无力奋飞赶不上同群的人。
    倾注心血刻意写诗感伤时事又伤离别,人世间值得推崇和赞誉的只有杜司勋!

    注释
    ⑴杜司勋:即杜牧,晚唐时期诗人、散文家,曾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见《樊川集》中《上周相公启》及《宋州宁陵县记》),故称杜司勋。
    ⑵风雨:语出《诗经·国风·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抒写风雨怀人之情。此借意以怀杜牧,并以风雨迷茫之景象征时局之昏暗。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即第三句所谓“刻意伤春复伤别”之作。
    ⑶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语出《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马瑞辰通释:“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此谓自己翅短力微,不能与众鸟群飞比翼。此自谦才短,又自伤不能奋飞远举。
    ⑷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复:又。伤别:因离别而悲伤。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6-127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15-716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699次
  • 昨日

  • 正文: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未容言语还分散,
    少得团圆足怨嗟。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662次
  •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 正文: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昏时候散衙封印,清点在押的囚徒,惭愧啊,有负你了,荆山,又映进座隅。
    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

    注释
    ⑴弘农:今河南灵宝。尉: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乞假:请假。唐杜牧《祭故处州李使君文》:“我有家事,乞假南来。”
    ⑵封印: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刑徒: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⑶愧负:自愧逊色。唐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由是知余者吊余以色,不知者咥余以声,愧负徬徨,扑浣无所。”荆山:此处指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灵宝)南的荆山,乃传说中黄帝铸鼎处。座隅:座位的旁边。南朝宋颜延之《秋胡》:“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座隅。”
    ⑷卞(biàn)和: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刖(yuè)足:断足,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尚书·吕刑》“剕辟疑赦” 孔传:“刖足曰剕。”
    ⑸没(mò)阶:尽阶,走完台阶,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这里是用来状写身为县尉的诗人每日在官府趋奉奔走的情景。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0-51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657次
  •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正文: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638次
  • 即目

  • 正文: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605次
  • 木兰

  • 正文: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
    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馀。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5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