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李商隐〗作品集锦
  • 嫦娥

  • 正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 .李商隐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216-217 .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66次
  • 昨日

  • 正文: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未容言语还分散,
    少得团圆足怨嗟。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59次
  • 无题·八岁偷照镜

  • 正文: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
    十岁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
    十二岁开始学弹筝,套在手指上的银甲一直没脱下来。
    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
    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注释
    ⑴偷:指羞涩,怕人看见。
    ⑵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⑶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⑷芙蓉:荷花。《离骚》:“集芙蓉以为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⑸筝(zhēng):乐器,十三弦。
    ⑹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⑺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
    ⑻悬知:猜想。
    ⑼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⑽背面:背着女伴。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⑾招邀:邀请。
    ⑿裛(yì):沾湿。
    ⒀风蝶:风中之蝶。娇饶:柔美妩媚。
    ⒁不自聊:不能自行排遣,烦闷无聊。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72-73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1-2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51次
  • 梦泽

  • 正文: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49次
  •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 正文: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
    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
    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
    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
    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即时贤路辟,此夜泰阶平。
    愿保无疆福,将图不朽名。率身期济世,叩额虑兴兵。
    感念殽尸露,咨嗟赵卒坑。傥令安隐忍,何以赞贞明。
    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人言真可畏,公意本无争。
    故事留台阁,前驱且旆旌。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清啸频疏俗,高谈屡析酲。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南诏应闻命,西山莫敢惊。寄辞收的博,端坐扫欃枪。
    雅宴初无倦,长歌底有情。槛危春水暖,楼迥雪峰晴。
    移席牵缃蔓,回桡扑绛英。谁知杜武库,只见谢宣城。
    有客趋高义,于今滞下卿。登门惭后至,置驿恐虚迎。
    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雕龙心已切,画虎意何成。
    岂有曾黔突,徒劳不倚衡。乘时乖巧宦,占象合艰贞。
    废忘淹中学,迟回谷口耕。悼伤潘岳重,树立马迁轻。
    陇鸟悲丹觜,湘兰怨紫茎。归期过旧岁,旅梦绕残更。
    弱植叨华族,衰门倚外兄。欲陈劳者曲,未唱泪先横。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37次
  • 南朝

  • 正文: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37次
  • 赠荷花

  • 正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注释
    ①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
    ②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③绿荷红菡萏(hàn 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经·山有扶苏》之“隰有荷华”,刘桢《公宴》诗:“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
    ④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
    ⑤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冯延巳《忆江南》词之一:“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⑥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翠:指荷叶。红:指荷花。
    ⑦愁杀(shà)人:令人愁苦至极。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室唐诗选注小组.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唐诗选注 下册: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8页 3、 吕明涛.怡情书吧 李商隐 :中华书局,2011.03:第132页 4、 陶冶主.唐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02:第281页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37次
  •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

  • 正文: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
    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36次
  • 白云夫旧居

  • 正文: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34次
  • 烧香曲

  • 正文:
    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漳宫旧样博山炉,
    楚娇捧笑开芙蕖。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
    白天月泽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玉佩呵光铜照昏,
    帘波日暮冲斜门。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
    露庭月井大红气,轻衫薄细当君意。蜀殿琼人伴夜深,
    金銮不问残灯事。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26次
  •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 正文: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20次
  •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正文: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20次
  • 即目

  • 正文: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19次
  • 李卫公(德裕)

  • 正文: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16次
  • 听鼓

  • 正文: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头上传来了叠鼓声声,城墙下日暮时江水清清。
    要想学那一曲《渔阳掺挝》,这时世已经没有祢正平。

    注释
    ⑴叠鼓:重迭的鼓声。这里指繁杂的鼓声。唐温庭筠《台城晓朝曲》:“朱网龛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⑵暮:傍晚时分。江:指长江。
    ⑶渔阳掺:即《渔阳掺挝》,鼓曲调名。掺:三挝鼓。掺、挝,都是“击”的意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
    ⑷祢正平:即东汉文人祢衡(173-198),字正平。《后汉书·祢衡传》:衡字正平,少有才辩,而气尚刚傲。“(曹)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吏。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吏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掺挝》,碟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于是先解衵衣,次释馀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著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作。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08-209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09次
  • 燕台四首。秋

  • 正文: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云屏不动掩孤嚬,
    西楼一夜风筝急。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金鱼锁断红桂春,
    古时尘满鸳鸯茵。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帘钩鹦鹉夜惊霜,
    唤起南云绕云梦。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401次
  • 王昭君

  • 正文: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92次
  • 正文:
    迥拂来鸿急,斜催别燕高。已寒休惨淡,更远尚呼号。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归舟天外有,一为戒波涛。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90次
  • 夜饮

  • 正文: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89次
  • 戏题友人壁

  • 正文: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83次
  • 访秋

  • 正文: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76次
  • 乐游原 / 登乐游原

  • 正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注释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⑷近:快要。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8-229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74次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正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参考资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九年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23 2、 刘学锴 李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81-182 3、 钱荣涵·《无题》九首分析·安徽大学·2006年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71次
  • 春游

  • 正文: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68次
  • 正文: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
    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67次
  •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 正文:
    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瓶。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62次
  • 木兰花

  • 正文: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61次
  • 喜雪

  • 正文:
    朔雪自龙沙,呈祥势可嘉。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
    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寂寞门扉掩,依稀履迹斜。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粉署闱全隔,霜台路正赊。此时倾贺酒,相望在京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52次
  • 桂林路中作

  • 正文: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51次
  • 玉山

  • 正文: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
    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
    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唐代阅读:13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