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白居易〗作品集锦
  •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 正文: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平分春日少,
    百年通计老时多。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16次
  • 白居易-诗词《杂兴三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
    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
    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
    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峨眉。
    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
    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余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余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徘徊。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作品赏析【注释】:古称国之宝 谷米与贤才
    五言古诗《杂兴三首》之三是一首讽刺诗。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都将谷米与贤良有才干的臣子,作为国家之宝。白居易这首诗,以吴王夫差亡国的故事,讽谕君王要关心民生疾苦,注意选贤任能,只有谷米丰稔,国库充盈,民无饥寒,贤才能用而不疑,发挥其才能,国家才能强盛。但目前怎么样呢?这两句后紧接着说:“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虽言夫差,实指当今,语意尖锐,讽喻之意毕现。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 唐代阅读:1216次
  • 白居易-诗词《寒食》 古诗 全诗赏析

  •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
    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
    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 唐代阅读:1211次
  • 秦中吟十首。伤友(又云伤苦节士。一作胶漆契)

  • 正文: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凄。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09次
  • 听歌六绝句。离别难

  • 正文: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
    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09次
  • 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

  •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鉴赏】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 唐代阅读:1204次
  • 霓裳羽衣舞歌

  • 正文: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99次
  • 夜归

  • 正文: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万株松树青山上,
    十里沙堤明月中。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94次
  • 白居易-诗词《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 古诗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作品赏析原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注解】: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
    (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
    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
    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
    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
    “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诗以白
    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
    感。言辞清丽,不加雕饰,句句扣紧主题,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诗中对战乱造成的流离之苦,思念亲人之切,都只是如实写来,结尾更把彼此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 唐代阅读:1194次
  • 题李次云窗竹

  • 正文: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译文:
    笔直的竹子,不用把它栽来做声音优美如凤鸣的笛子,它也不需要用来做钓鱼竿,只要看到在那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后,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茫茫中仅有的绿意,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92次
  • 杨柳枝词八首

  • 正文: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褭褭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唐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8次
  • 食后

  • 正文: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7次
  • 寒食夜

  • 正文: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犹立暗花前。
    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7次
  • 问刘十九

  • 正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韵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意译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注释
    ①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③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3次
  • 寄韬光禅师

  • 正文: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2次
  • 梦旧

  • 正文: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2次
  • 自咏

  • 正文: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1次
  • 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 正文: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0次
  •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 正文:
    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
    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0次
  • 秦中吟十首。歌舞(一作伤阌乡县囚)

  • 正文: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门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80次
  •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 正文: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
    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
    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
    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人生莫作妇人身,
    百年苦乐由他人。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
    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79次
  • 官舍内新凿小池

  • 正文: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78次
  • 咏怀

  • 正文: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76次
  • 白居易-诗词《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古诗 全诗赏析

  •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
    词飘朱槛底,韵堕绿江前。
    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
    收将白雪丽,夺尽碧云妍。
    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
    八风凄间发,五彩烂相宣。
    冰扣声声冷,珠排字字圆。
    文头交比绣,筋骨软于绵。
    澒涌同波浪,铮鏦过管弦。
    醴泉流出地,钧乐下从天。
    神鬼闻如泣,鱼龙听似禅。
    星回疑聚集,月落为留连。
    雁感无鸣者,猿愁亦悄然。
    交流迁客泪,停住贾人船。
    暗被歌姬乞,潜闻思妇传。
    斜行题粉壁,短卷写红笺。
    肉味经时忘,头风当日痊。
    老张知定伏,短李爱应颠。

    不得当时遇,空令后代怜。
    相悲今若此,湓浦与通川。


  • 唐代阅读:1176次
  • 浔阳春三首(元和十二年作)。春生

  • 正文: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
    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67次
  • 八骏图

  • 正文: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67次
  • 白居易-诗词《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古诗 全诗赏析

  •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 唐代阅读:1166次
  • 白居易-诗词《夜雪》 古诗 全诗赏析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品赏析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五绝作于任江州司马时。是说,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就景写景,又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声”,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张明非)
  • 唐代阅读:1164次
  •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 正文: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
    使君歌了汝更歌。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61次
  •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 正文: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幕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1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