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白居易〗作品集锦
  •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 正文: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
    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
    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
    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49次
  •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正文: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表美如水波纹新袄刚做成,面料绵软匀细温暖又轻盈。
    晴天晨起抱它倚墙晒太阳,夜间赏雪应当不忘披在身。
    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
    宴罢友人叹息声中黑夜至,稳稳躺下一觉睡到大天明。
    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一人独享荣华没啥好心情。
    心里咋就难忘农民耕种苦,好像听到饥民受冻不绝声。
    啥时能有万丈之长保暖衣,与您分享护住洛阳至更多。

    注释
    ①水波文:水波纹。
    ②鹤氅: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大概样子像道袍,而不缝袖,所以披在身上像一只鹤。毳疏:鸟兽的细毛。
    ③农桑:农业,农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49次
  • 白居易-诗词《感旧》 古诗 全诗赏析

  •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微之捐馆将一纪,
    杓直归丘二十春。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平生定交取人窄,
    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人生莫羡苦长命,
    命长感旧多悲辛。

    作品赏析【注释】:
    原序:故李侍郎杓直,长庆元年春薨。元相公微之,大和
    六年秋薨。崔侍郎晦叔,大和七年夏薨。刘尚书梦
    得,会昌二年秋薨。四君子,予之执友也,二十年
    间,凋零共尽,唯予衰病,至今独存,因咏悲怀,
    题为感旧。
  • 唐代阅读:1249次
  • 阴雨

  • 正文: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
    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45次
  • 白居易-诗词《中秋月》 古诗 全诗赏析

  •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 唐代阅读:1244次
  • 初入太行路

  • 正文: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41次
  • 白居易-诗词《秋思》 古诗 全诗赏析

  •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 唐代阅读:1241次
  • 白居易-诗词《池上》 古诗 全诗赏析

  •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 唐代阅读:1241次
  • 三谣。素屏谣

  • 正文: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
    张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我心久养浩然气,
    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
    织成步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素屏素屏,
    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
    舍吾草堂欲何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38次
  • 对琴待月

  • 正文: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37次
  • 送客归京

  • 正文: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35次
  • 白居易-诗词《对酒》 古诗 全诗赏析

  • 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有时成白首,无处问黄芽。
    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
  • 唐代阅读:1233次
  • 白居易-诗词《七夕》 古诗 全诗赏析

  •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作品赏析【注释】:几许欢情与离恨①?年年并在此宵②中
    ①欢情与离恨:神话故事,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来到人间,自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乃断。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②此宵:七月七日。
    《七夕》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牛郎与织女的欢情和离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这一个晚上,这是天帝造成的。对牛郎织女寄予无限同情与怜悯。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 唐代阅读:1233次
  • 醉中对红叶

  • 正文: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32次
  • 秦中吟十首。议婚(一作贫家女)

  • 正文: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32次
  • 白居易-诗词《山石榴,寄元九》 古诗 全诗赏析

  •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
    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 唐代阅读:1231次
  • 白居易-诗词《归田三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种田计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
    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
    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
    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
    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
    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
    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
    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
    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
    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
    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
    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 唐代阅读:1230次
  • 白居易-诗词《春雪》 古诗 全诗赏析

  •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冰复结。
    红干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 唐代阅读:1229次
  •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

  • 正文:
    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
    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
    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8次
  • 花非花

  • 正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注释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2)来如:来时。
    (3)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5)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参考资料:

    1、 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 2、 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 3、 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 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 吴功正;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花非花:麦子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7次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正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55页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6次
  • 早秋曲江感怀

  • 正文: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5次
  • 宴散

  • 正文: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宴会随着凉夜的来临散了,自己从平桥上踏着月色回去。
    笙歌停止了,灯火熄灭了。
    残留的暑气已在蝉声中消失,新的秋天随着大雁南飞而到来。
    拿什么东西来催眠?那就是在临睡时把剩下的酒喝完。

    注释
    ①本作于大和五年(831),时在洛阳,任河南尹。诗句于自然之中含精致。
    ②追凉:乘凉。
    ③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④戴:一作“带”。
    ⑤将何:拿什么。
    ⑥残杯:剩下的酒。

    参考资料:

    1、 周勋初 严杰选注.白居易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第295-296页 2、 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简明文学知识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339页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4次
  • 池鹤二首

  • 正文: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乱鸡群里 一作:乱群鸡里)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
    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
    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
    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池塘中的这只鹤是鹤中稀有的品种,恐怕是传说中的辽东丁令威吧。
    它高高的站在带雪的松枝上,用菱花的花瓣点缀自己的羽毛。
    低空徘徊时会到笼子里栖宿,快速张开翅膀时终究要飞到辽阔的天空。
    你若问它的故巢,它知道在哪里,只是留恋现在的主人还不能归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4次
  • 宿紫阁山北村

  • 正文: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去游览紫阁峰,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
    村老见了我,十分欣喜,为我设宴,打开了酒樽。
    刚端起酒杯,还未沾唇,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
    为首的身穿紫衣,带着刀斧,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
    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
    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来宾。
    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
    主人虽然爱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
    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隶属皇上的神策军。
    主人啊,你千万沉住气,不要开口,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

    注释
    ⑴紫阁峰:终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陕西西安南百余里。《陕西通志》卷九引《雍胜略》曰:“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其峰上耸,若楼阁然。”故名“紫阁”。
    ⑵暮宿:傍晚投宿。
    ⑶余:我。
    ⑷开一尊:设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
    ⑸暴卒:横暴的士兵。
    ⑹紫衣:指穿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挟:用胳膊夹着。
    ⑺草草:杂乱粗野的样子。
    ⑻掣(chè):抽取。
    ⑻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⑼敛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
    ⑽奇树:珍奇的树。此句语本《古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⑾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
    ⑿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
    ⒀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宠信。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 2、 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24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23次
  • 白居易-诗词《短歌行》 古诗 全诗赏析

  • 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己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余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经天远。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作品赏析 奉嗜欲:一作身嗜欲。雪前宿:一作雪前读。
  • 唐代阅读:1223次
  • 白居易-诗词《寓意诗五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
    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赫赫京内史,炎炎中书郎。
    昨传征拜日,恩赐颇殊常。
    貂冠水苍玉,紫绶黄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闻窜遐荒。
    亲戚不得别,吞声泣路旁。
    宾客亦已散,门前雀罗张。
    富贵来不久,倏如瓦沟霜。
    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
    传语宦游子,且来归故乡。

    促织不成章,提壶但闻声。
    嗟哉虫与鸟,无实有虚名。
    与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诚信,白水指为盟。
    云雨一为别,飞沉两难并。
    君为得风鹏,我为失水鲸。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轻。
    穷通尚如此,何况死与生。
    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
    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

    翩翩两玄鸟,本是同巢燕。
    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
    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
    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
    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
    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
    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至微,虫蠹无已期。
    孰谓树至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嘴长将何为。



    作品赏析【注释】:乃知择交①难?须有知人明
    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
    ①择交:选择朋友。
    这几句是说,要知道,找一个真正的朋友是很难的,这要经过洞察人的品行。坚贞自守的君子,千万不要错认了人,去和那如水上浮萍般的小人交朋友。设喻独特,议论精辟,足供交友之戒。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 唐代阅读:1222次
  • 正文: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珮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18次
  • 放言五首·其三

  • 正文: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7)试:试验,检验。
    (8)辨:辨别,鉴别。
    (9)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复: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16)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参考资料:

    1、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2、 李晏 等 .白居易诗选 :北京文化出版社 ,2012年 .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218次
  • 白居易-诗词《杂兴三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
    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
    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
    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峨眉。
    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
    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余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余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徘徊。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作品赏析【注释】:古称国之宝 谷米与贤才
    五言古诗《杂兴三首》之三是一首讽刺诗。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都将谷米与贤良有才干的臣子,作为国家之宝。白居易这首诗,以吴王夫差亡国的故事,讽谕君王要关心民生疾苦,注意选贤任能,只有谷米丰稔,国库充盈,民无饥寒,贤才能用而不疑,发挥其才能,国家才能强盛。但目前怎么样呢?这两句后紧接着说:“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虽言夫差,实指当今,语意尖锐,讽喻之意毕现。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 唐代阅读:12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