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经闲谭】(2)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当年在周朝出任过"守藏室之史"的官职,这个职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在这里也交代得比较详细。老子对孔子说,"年轻人呵,你所汲汲于想恢复的那个'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隐居起来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君子,那谦虚的容貌像个愚钝的人。抛弃您满身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没有任何好处。--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孔子离开后,对他的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在《庄子》的"天运篇"对孔子见老子还有更多的细节描写。"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归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归老聃哉!"这段话中共三个"归"字,前者是归去之意,后二者通"窥",窥见的意思。看样子,这次孔子与老子的高峰对话,老子的博大精深确实让孔子深深折服,深感见到了一眼望不见底的高人,就像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
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很关心时局,但他的学说以幽隐无以名状为旨归。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大概厌恶了荒淫、贪婪、愚蠢的京城上流社会,对所谓的高官贵人敬谢不敏),于是就离开了周都这个名利场。到了函谷关,久闻他大名的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把那么多的学问烂在肚子里多可惜,拜托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
于是老子就写了他生平里唯一的一本学术著作《老子》,分上下两篇,阐述道与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换得关令大人的出境通行证,倒骑着青牛翩然而去,从此再没有人见过他,知道他的下落。
前面说《史记》里称孔子誉老子为龙,其实也有古文献称老子曾誉孔子为凤。老子比孔子为凤的记载,见于《太平御览》卷九一五所辑古《庄子》佚文:"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多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琼林、瑯玕为宝。天又为之离珠,一人三豆递起以向瑯玕。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这是对不大为人熟知的孔老又一次见面的详细描述。老子称许孔子师表既佳,弟子满堂,"右智左贤",就像百鸟之王的凤凰一样,率领着诸位贤弟子。
道家之仙骨PK儒家之风骨
其实《论语》里也有以凤来比孔子的逸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第十八》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说:"凤凰啊凤凰,为什么德行会这么衰落?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算啦算啦,现在搞政治的实在是危险得很咧。"为什么危险得很呢?因为"滔滔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这是《论语·微子第十八》里另一章孔子的高徒子路,在问过河的渡口时,遇到的一位叫桀溺的隐者对他说的话。大意是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谁能使它改变呢?完全是道家的一付热心肠,想了法子要点醒、留住他们眼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