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两汉〗诗词集锦
  • 陶侃惜谷

  • 正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⑴尝:曾经。
    (1)出:外出。
    ⑵持:拿着。
    ⑶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说。
    ⑸聊:姑且。
    ⑹耳:罢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⑼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⑽执:抓住。
    ⑾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⑿是以:因此。
    ⒀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⒁给:富裕,足,丰足。
    ⒂足:足够。
    ⒃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⒄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⒅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19)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
    (20)出:外出
    (21)持而鞭之 ,而:表转折。



    作者介绍: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两汉阅读:2932次
  • 天马二首·其一

  • 正文: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神太一赐福,使天马飘然下凡。这天马真是与众不同,它奔驰时流出的汗是红色的,好像满脸红血,此马因而被人们称为汗血宝马。这天马的状态不同凡响,情志洒脱不受拘束,它步伐轻盈,踏着浮云,一晃就飞上了天。它放任无忌,超越万里,凡间没有什么马可以与它匹敌,它志节不凡,唯有神龙才配做它的朋友。

    注释
    ①太一:天神中的至尊者。
    ②况:赏赐。
    ③沫:洗脸。
    ④赭(zhě):红褐色。
    ⑤俶傥(tì tǎnɡ):与“倜傥”相通,洒脱不受拘束的意思。
    ⑥精:又作“情”。
    ⑦权奇:奇特不凡。
    ⑧籋:同“蹑”,踏着。
    ⑨晻:朦胧不清的样子。
    ⑩容与:放任无诞。迣(lì):超越。



    作者介绍:
    刘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 两汉阅读:2897次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正文: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赢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魏国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待人仁爱,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凡是士人,不论德才高低,公子都谦逊地有礼貌地同他们结交,不敢凭仗自己的富贵对士人骄傲。因此,方圆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去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各国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又有很多门客,有十多年不敢施加武力打魏国的主意。

      魏国有位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岁了,家里贫穷,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你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性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人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打败了赵国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诉魏王说:“我进攻赵国(都城),早晚将要攻下来;如果诸侯有敢援救赵国的,我在攻克赵国后,一定调遣军队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两面讨好,以观望局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使臣连续不断地来到魏国,责备魏公子道:“我之所以自愿高攀您结为姻亲,是因为公子义气高尚,是能够关心和解救别人困难的。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公子为此事发愁,屡次请求魏王发兵,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从魏王那里得到救兵,决计不独自活着而使赵国灭亡,于是邀请门客,准备了一百多量车,想率领门客去同秦军拼命,与赵国人死在一起。走过夷门时,会见侯生,把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和原因全告诉侯生。告别出发,侯生说:“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道去。”公子走了几里路,心理不愉快,说:“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去死,可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对他)难道有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吗?”便又调转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公子会回来的。”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称传遍天下。现在有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赶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像拿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公子还用门客干什么!然而公子待我恩情深厚,公子前去(拼命)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对此感到遗憾,一定会再回来的。”公子拜了两拜,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她有办法能够偷到它。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力,即使)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夺取晋鄙的军队,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依从他的计策,去请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生说:“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的对国家有利。公子即使合了兵符,如果晋鄙不把军队交给公子,再向魏王请求,事情就一定危险了,晋鄙听从,那很好;不听从,就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起来。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泣呢?”公子说:“晋鄙是位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去(接他的兵权),恐怕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因此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市场上一个操刀宰杀牲畜的人,可是公子多次亲自来慰问我,我之所以不回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的礼节没有用处。现在公子有急难,这就是我替您贡献生命的时候了。”于是他就跟公子一同前去。公子又去向侯生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您去,年老了,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公子走路的日程,在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天,我面向北方自杀,以此来送公子!”

      公子于是就出发了,到了邺城,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了兵符,对此感到怀疑,举起手来注视着公子,说:“现在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交给的重任。如今你单车匹马来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命令)。朱亥拿出袖子里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锤,用锤子打死了晋鄙。

      公子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整顿队伍,给军中下了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这样,)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打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救下了邯郸,保存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城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给公子引路。赵王拜了两拜,说道:“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啊!”(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分别,到达晋鄙军中那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魏王恼恨公子偷了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之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注释
    1. 魏:战国时国名,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魏晖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2. 公子:诸侯的儿子,后来官僚的二子也称公子。
    3. 魏昭王:名遬(古“速”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5~前277年。
    4. 安釐王:名圉(yǔ),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76~前243年。釐:也写作“僖”。
    5. 异母弟:同父不同母的弟弟。者……也:最常见的判断句式,可译为“……是……”。
    6. 薨(hōng):周代,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7. 即位:指帝王登位。
    8. 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9. 仁:仁爱。
    10. 下士:恭谦地对待士人。下:谦让。
    11. 无:不论。
    12. 贤:有才德。
    13. 不肖:无才德,于贤相对而言。
    14. 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15. 礼交:按一定礼节与人交往。
    16. 之:他们,代“士”。
    17. 以:凭仗。
    18. 其:他的,代信陵君。
    19. 骄:骄傲地对待,形容词用作动词。
    20. 以此:因此。此:代上句内容,甚言区域之广。
    21. 争:争先恐后。
    22. 归:投奔,归附。
    23. 致:招来。
    24. 食客:亦称门客,指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并为主人效劳的人。
    25. 加兵:施加兵力,及发动战争。
    26. 谋:图谋,做侵犯的打算。
    27. 隐士:封建时代称隐居民间不肯做官的人。
    28. 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29. 夷门:大梁城的东门。
    30. 监者:守门人。
    31. 之:他,代侯赢。
    32. 厚遗:丰厚地赠送,即赠送丰厚的礼物。遗:赠送。
    33. 臣:我,秦汉前表示谦卑的自称。
    34. 洁行:使品德纯洁。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5. 终:终究。
    36. 以:因为。
    37. 监门:指看守城门。
    38. 故:缘故。
    39. 置酒:备办酒席。
    40. 从车骑(jì):带着随从车马。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
    41. 虚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
    42. 生:先生的省称。
    43. 摄敝衣冠:撩起破旧的衣服。摄:拉、拽、撩起。敝:破旧。衣冠:衣服。偏义复词,冠没有意义。
    44. 直上:径直上(车)。
    45. 载公子上坐:把自己安置在公子左边的尊位上。载:安置,搁。上坐:尊位,上位。坐,同“座”。?
    46. 以:凭借,“以”后省宾语“之”。之,代侯生上述行动。
    47. 观:观察。
    48. 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亲自驾车)。
    49. 客:这里指朋友。
    50. 市屠:肉市。
    51. 愿:希望。
    52. 枉车骑(jì):委屈“您的”车马随从。
    53. 过:访问,看望。
    54. 引车:带领车骑。
    55. 俾(bì)倪(bì):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态。
    56. 故:副词,故意。
    57. 其:他的,代侯生。
    58. 语:说话。
    59. 微察:偷偷地观察。察:与上文“观”互文见义。
    60. 颜色:脸色。
    61. 宗室:与国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贵族。
    62. 举酒:开宴的意思。
    63. 窃:暗地,偷偷地。
    64. 终:副词,始终。
    65. 乃:副词,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示衔接,可译为“然后”“于是”。
    66. 谢:告辞。
    67. 引:导引。
    68. 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词。“上坐”前的“坐”为动词。“上坐”前省介词“于”(在)。
    69. 遍:周遍,一个一个地。
    70. 赞:见(xiàn),这里是介绍的意思。“赞”是使动用法。
    71. 酒酣:饮酒兴尽畅快。
    72. 为寿:也叫上寿,意思是向尊者献酒,并致辞祝颂。“侯生前”之前省介词“于”(向)。
    73. 因:于是。
    74. 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75. 为:难为,作难。
    76. 足:够。矣:啦,表示事物的既成状态,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77. 乃:(仅仅)是。
    78. 报关者:名词性“者”字短语,守城门的人,即负责开关城门的人。关:门栓。
    79. 不宜:不应该。
    80. 有所过:有逾越常礼之处。所过:名词性“所”字短语,作“有”的宾语。过:逾越。
    81. 故:特意。
    82. 过之:逾越常礼。之:代词,指向侯生“遍赞宾客”一事。
    83. 就:成就。
    84. 之:的,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85. 立:使……立,动词的使动用法。“市中”前省介词“于”(在)。
    86. 过客:访问朋友。过:访问。
    87. 以:介词,后省宾语(之)。
    88. 以……为……:文言中表示意谓意义的格式。以:是表“译文”意义的动词,与“为”字相配,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表示对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断,相当于“认为……是……”。
    89. 而:连词,连接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
    90. 长者:有德性的人。
    91. 也:表肯定语气。
    92. 于是:承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
    93. 罢酒:结束宴会。
    94. 遂:就。
    95. 为:成为,做了。
    96. 所过:名词性“所”在短语,意即“访问的”。
    97. 屠者:以屠宰牲畜为业的人,可译为“屠夫”。
    98. 子:古代男子的尊称。
    99. 贤者:有才德的人。
    100. 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
    101. 知:了解。故:所以。
    102. 隐:埋没,作“隐居”讲,也通。
    103. 耳:助词,表示范围的仅此性,相当于“而已”,这里可不必译出。
    104. 数(shuò):多次。
    105. 请:拜访他,代朱亥。
    106. 故:故意。
    107. 复谢:答谢,问访。
    108. 怪之:以之为怪,意即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属意动用法。之:指代上面两句的内容。
    109. 秦昭王:即昭襄王,名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06~前251年。秦破赵长平军,在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命白起为大将军,在长平大败赵军,活埋赵军降卒四十万人,赵国大为震惊。
    110. 长平,赵地,在今山西省高平县。
    111. 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112. 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父亲。
    113. 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的封号,任赵相。公元前259年,秦兵围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
    114. 数(shuò):多次。
    115. 遗(wèi):致送。
    116. 将(jiàng):统率。
    117. 众:这里指军队。
    118. 使使者:派遣使者。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后一个“使”与“者”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用来指代人,意即“出使的人”(使臣)。
    119. 旦暮:早晚间,形容很短时间。
    120. 且:副词,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就将”,“将要”。
    121. 下:动词,攻下。?
    122. 而:这里用为假设连词,如果。
    123. 者:语助词,用在表假设的分句的末尾,可译为“的话”。
    124. 已:时间副词,可译为“在……之后”。
    125. 拔:攻克,与上文的“下”为近义词。
    126. 移兵:调动军队。
    127. 之:它,代“诸侯”。
    128. 止晋鄙:叫晋鄙停止前进。止:使……停止。
    129. 留:使……停留,都表使动。
    130. 壁:原义是营垒,这里是安营驻扎的意思。
    131. 邺:魏地名,靠近赵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前省略介词“于”(在)。
    132. 名:名义上。
    133. 持两端:手握两头,比喻对双方采取两面手法,不敢得罪或支持哪一方。
    134. 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
    135. 观望: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形势的变化。
    136. 冠盖相属:指使者相连续。冠:帽子,借指礼服。盖:车盖,借指华美的车子。冠盖:指使者。相属(zhǔ):连续不断。
    137. 让:责备。
    138. 胜:平原君(赵胜)自称,可译为“我”。
    139. 自附:自愿地依附。
    140. 婚姻:亲戚,因男女婚嫁而结成亲戚。所以……: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缘故”或“之所以……”。
    141. 者:表句中停顿,并提示下文将有所说明。
    142. 以:因为。
    143. 高义:高尚的道义。
    144. 为:是。
    145. 急人之困:为别人的困苦焦急操心。急:形容词用作动词。
    146. 今:如今。
    147. 而:然而。
    148. 安在:(表现)在哪里。安,疑问代词,表处所,作动词(在)的宾语,倒置。
    149. 也:与(安)配合,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150. 且:连词,况且,表转换话题。
    151. 纵:连词,纵然,即使。
    152. 轻:看不起,形容词用作动词。
    153. 弃:抛弃。之:我,代平原君。
    154. 独:副词,可译为“难道”“竟(然)”。
    155. 邪:吗。
    156. 患之:为这件事担忧。患:忧虑。之:指赵求救而魏王不肯救。
    157. 终:始终。
    158. 度(duó):估量,推测。
    159. 终:终究。
    160. 得之于王:从魏王那里得到给赵的援助。之:贷出兵救赵的事。于:从。
    161. 计:决计,打算。
    162. 不独生:不独自活着,即下文“与赵俱死”的意思。
    163. 令:使,让。
    164. 乃:副词,于是,表示前后两个分句的衔接。
    165. 宾客:止门下的食客。
    166. 约:准备。
    167. 乘(shéng):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168. 以:率领。
    169. 赴秦军:赶去与秦军拼命。赴:奔走以从事,这里有舍身投入的意思。
    170. 赵:指赵国将士。
    171. 俱:副词,一同。
    172. 过:经过,与上文“过客”“有所过”等的“过”,含义不同。
    173. 具:备,都,完全。
    174. 所以:表原因,这里可译为“之所以”。
    175. 欲:将要。
    176. 死秦军:与秦军拼命,与秦军同归于尽。
    177. 状:情况。这是个双宾语句,省近宾语“之”,“之”代侯生。译时用“把”字将远宾语提到谓语“具告”前。
    178. 辞决:辞别,告别。辞:告。决:通“诀”。
    179. 勉之:努力。之:为凑足一个音节,无义。矣:吧,表祈使语气。
    180. 快:痛快。
    181. 所以待侯生:名词性短语,意即“用以对待侯生的礼节”。
    182. 备:完备,周到。
    183. 矣:了,表肯定语气。
    184. 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185. 且:副词,将要。
    186. 曾:副词,表示事实出人意外或已达到某种极限。竟(然),简直。
    187. 岂:难道。
    188. 所失:名词性“所”字短语,这里用来指代“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失:失礼,礼节不周到,与上句的“备”字相对而言。
    189. 哉:与“岂”配合,表反问,可译为“吗”。
    190. 引车:率领车骑。
    191. 故:副词,早已,本来就。
    192. 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193. 名:声名。
    194. 闻:传布。“天下”前省略介词“于”(到)。
    195. 他端:别的办法。
    196. 而:却,表转折。
    197. 赴秦军:舍身投入秦军。
    198. 譬若:好像。
    199. 以:拿。
    200. 馁:饥饿。
    201. 何功之有:即“有何功”,有什么作用。之:起着把宾语“何功”提前的作用。哉:与“何”配合,表疑问,可译为“呢”。
    202. 尚:副词,还。
    203. 安:为什么,何必。
    204. 事:用。
    205. 遇:对待。
    206. 厚:优厚。
    207. 而:却。
    208. 以是:因此。
    209. 恨之:对我的行为感到遗憾。恨:遗憾。也:表示肯定语气。
    210. 再拜:连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反映求计心切。
    211. 因:于是。
    212. 问:咨询,请教。这一句省略的成分比较多,全句的意思是:于是向侯生请教救赵的计策。
    213. 乃:就,于是。
    214. 屏(bǐng)人:叫旁人走开。屏:使……退避,动词的使动用法。
    215. 间(jiàn)语:密谈,私语。
    216. 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铜玉或竹木做成,状如虎,又成虎符,上刻文字,剖成两半,彼此相合。一半授给出征将帅,国君有命令,派人持留下的半符前去传达,两相吻合,命令才能施行。
    217. 卧:卧室,寝宫。
    218. 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219. 如姬:安釐王宠妃。
    220. 幸:旧指得帝王宠爱。
    221. 力:能力。
    222. 窃:窃取,偷到。
    223. 资之:为这事悬赏。之,代“如姬父为人所杀”的事。一说,资,做“蓄”解;资之,蓄为父报仇之心。
    224. 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225. 为:对,介词。
    226. 之: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表语意未完。死:这里是献出声明的意思。
    227. 无所:是表示否定的动宾关系的习惯格式,相对于“没有什么……”。无,是个动词;所,与后边的动词相结合,作“无”的宾语。
    228. 辞:推辞。
    229. 顾:只是,但是。
    230. 路:途径。
    231. 耳:罢了,表限止语气。
    232. 诚:副词,果真。
    233. 许诺:答应。
    234. 则:就(会)。
    235. 却秦:使秦军退却,意即打退秦军。却:使……退去,使动用法。
    236. 伐:功业。
    237. 果:果然,真的。
    238. 主令:国君(或天子)的命令。
    239. 有所不受:有时(可以)不接受。吕昌莹《经传衍义》:“有所,谓有时也。”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240. 便:利。
    241. 即:连词,即使。
    242. 授:授给,交给。
    243. 请:问,请示。
    244. 臣客:我的朋友。
    245. 与俱:跟(您)一起去。介词“与”后省宾语“之”(公子)。俱:与“偕”同义,一路同行。
    246. 听:听从。
    247. 大善:很好。“使”后省兼语“朱亥”。
    248. 击:打死。
    249. 泣:流泪,低声哭。
    250. 嚄(huò)唶(zè)宿将:意思是叱咤风云很有威望的老将。嚄:大笑。唶:大叫,很有威势的样子。宿将:有威望的老将。
    251. 是以:因此。
    252. 乃:副词,帮助表判断。
    253. 市井:古代指做买卖的地方。
    254. 鼓刀:动刀,操刀。
    255. 而:可是。
    256. 存:问候。
    257. 所以……:相当于“……的缘故(原因)”。
    258. 报谢:答谢。
    259. 小礼:指“所”字短语,意即“用处”。
    260. 急:急难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
    261. 效命:贡献生命。
    262. 秋:时机。
    263. 过谢:登门拜谢。
    264. 请:请让我。
    265. 数(shǔ):计算。
    266. 行日:行路的日程,行程。
    267. 以至晋鄙军之日:介宾短语作状语。以,在。
    268. 北乡(xiàng):是“乡北”的倒装,意即面向北方。乡:同“向”。晋鄙军驻地邺在大梁北边,故侯生说“北向”。
    269. 自刭:刎颈自尽。
    270. 以:送,介词,以(此)。这里有报答的意思。
    271. 矫:假传,诈称。
    272. 疑之:怀疑这件事。
    273. 视:这里指瞪着眼睛仔细观察。
    274. 拥:持,掌握的意思。
    275. 屯:驻扎。
    276. 境:边境。邺,靠近赵国,故说“境上”。
    277. 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
    278. 何如哉:(这是)怎么回事呢。何如:表示对情况的询问。哉:表疑问语气,也有感叹的色彩。
    279. 无:不。听:听从。
    280. 袖:藏在袖子里,名词用作动词。
    281. 椎:通“锤”,是用以击人的武器。前一个“椎”是名词,做宾语。后一个是动词,用椎打,“杀”是它的补语。
    282. 遂:于是,就。
    283. 勒兵:约束,整顿军队。一说,检阅军队。
    284. 归养:回家奉养父母。
    285. 选兵:经过挑选的精兵。
    286. 解去:解除包围,撤离赵国。去:离开。
    287. 存:保存。
    288. 于:到。
    289. 负:背着。
    290. 栏矢:简筒和弓箭。栏:盛简的器具。
    291. 先引:在前引路,是隆重的礼节。
    292. 及:比得上。及公子者:名词性“者”字短语,意即“比得上公子的人”。
    293. 自比于人: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人:指信陵君。意思是邯郸被秦军围困,平原君自己不能像信陵君那样早日击退秦军,因而自愧不如。
    294. 决:同“诀”,话别。
    295. 果:果然。
    296. 怒:恼恨。
    297. 矫:即矫令,假传(安釐王的)命令。
    298. 知:后面省宾语“之”,“之”代上句的内容。
    299. 却:使……退却,使动用法,可译为“打退……”。
    300. 将:前一个是名词,将军,后一个是动词,率领。

    参考资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信陵君窃符救赵

    作者介绍: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两汉阅读:2880次
  • 东征赋

  • 正文: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译文:

      在汉安帝永初七年的这一年,我随赴任的儿子一起从京师迁往东边的陈留。时值孟春的阳春季节,选择了良辰吉日启程。早晨匆匆登车上路,傍晚时在偃师夜宿。告别了久居的京城,寄身于陌生的新地。

      心里充满了悲伤的情怀,天亮时仍然无法入睡。情知是内心徘徊不前,又无法与命运抗争。手捧着酒杯思绪万千啊!感叹压抑的心情无法排遣。实在是没出生在巢居击蠡的上古时代啊!只怕是再没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才力。姑且顺其自然、随同大流的趋势吧,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归宿。遵循崎岖的治国之道吧,想寻求捷径又能够听从于谁呢?就这样悄悄的从京师消逝吧,暂且让高傲的魂灵四处漫游。

      一路上历经七个城邑,又遭遇了巩县的道路艰险。眺望了黄河与洛水交汇的景象,见识了成皋县著名的旋门壮观。翻越了一座座险峻的山岗,跨越了赫赫有名的荥阳城。在原武县匆匆歇脚用过午餐,当晚露宿在阳武县的桑林之间。渡过了封丘河水马不停蹄的赶路,暗自感叹着思恋的故乡越走越远。地位低下的人难免思念故土啊,自书的叙传里有详细的记载。

      沿路前进走不了多久,就到了平丘县的北城边。进入名胜的匡郭之地忍不住思绪遥远,当年孔夫子遭受围困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是个怎样衰乱的世道啊!难怪会有圣人被围困的事件。我久久地在站在那里惆怅徘徊,直到暮色降临而忘记回返。到了长桓县的地界,顺道察访居住在郊外的农民。目睹了蒲城县的古迹废墟,那里早已是荆棘丛生、灌木迷漫。我忧伤的向身边的人请教再三,思慕着子路当年的威望和神灵。卫国人都传颂他的勇敢和义气,到如今还无不称道颂赞。蒲城东南是贤能的蘧瑗的家乡,那里的老百姓也尊重他的坟地。

      人世间只有美德永垂不朽啊!身躯埋葬了还有名望长存。典范的著作里赞美不绝啊,人们敬重的是美德和仁贤。吴国公子季扎说过:“卫国君子多而无患”,他的话不但可信而且还很灵验。后来的衰落导致了患难不断,于是那里衰败,再也没有兴盛。我懂得上天主宰着人的命运,从此就身体力行接近仁贤。勉励自己实行高尚的言行,对人应尽忠孝、善于宽恕。亲善正直而无怨无悔,让神明知道我的精诚。愿神灵审查并监察我的言行,保佑我真诚善良的辅佐之心。

      下面是乱说:君子思考的问题,必定是称道的礼制;为何不各言其志,追慕古人呢?先父所到之处就会有佳作产生,虽然我才思不够敏捷,怎能不效法笔端?人世间的贫贱富贵是不能强求的啊!洁身自好、坚持正道,以此等待时来运转。长寿和短命在于天道,愚钝和聪慧来源相同。安心等待命运的安排,不管它是吉还是凶。敬业慎行不敢懈怠,牢记谦虚时刻反省。清心寡欲于平静,效仿孟公绰为楷模。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班昭,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 两汉阅读:2855次
  • 叶公好龙

  • 正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注释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字。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文”通“纹”。
    以:在
    闻:听说。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同“拖”。
    堂:厅堂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好:喜欢。
    夫:这,那。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作者介绍:
    刘向,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 两汉阅读:2852次
  • 酒箴

  • 正文: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叀礙,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讬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扬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 两汉阅读:2838次
  • 前出师表

  • 正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注释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出征。
    师:军队。
    先帝:这里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而:表转折。
    赏:受赏。
    刑:受罚。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此:这。
    诚:确实,实在。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候。
    然: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诚。
    内: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士:将士。
    忘身:奋不顾身。
    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以: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恢:大。弘:大、宽。
    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微薄。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义:适宜,恰当。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俱:全,都。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为非作歹。
    科:科条,法令。
    及:和。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凭定。
    刑:罚。
    以: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
    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 缺点。
    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公平,平均。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为这,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部队。
    和睦:团结和谐。
    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亲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
    先汉:西汉。 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 倾颓:衰败。
    每:常常。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认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奋激。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
    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
    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ō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参考资料:

    1、 苏教版九下语文书十七课 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作者介绍:
    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 两汉阅读:2833次
  • 陈万年教子

  • 正文: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来跪在床边训话。一直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要对上司要奉承拍马屁罢了!”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注释
    1.尝:曾经。
    2.戒:同“诫”,告诫;教训。
    3.语:谈论,说话。
    4.睡:打瞌睡。
    5.欲:想要。
    6.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
    7.之:代词,指代陈咸。
    8.曰:说。
    9.乃公:你的父亲 ,乃:你
    10.谢:道歉,认错。
    11.具晓:完全明白,具,都。
    12.大要:主要的意思。
    13.大要教咸谄: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谄(chǎn),谄媚,奉承。拍马屁。
    14.乃:是
    15.复:再。
    16.言:话。
    17.显:显赫。



    作者介绍:
    班固 撰,
  • 两汉阅读:2805次
  • 舜庙怀古

  • 正文: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
    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刘熊渠,

      刘熊渠,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父亲是舂陵节侯刘买,他承袭舂陵侯的爵位。他死后,谥号戴,舂陵侯的爵位由长子刘仁继承。他的庶子苍梧太守刘利是更始帝刘玄的祖父。他的弟弟郁林太守刘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 两汉阅读:2803次
  • 迢迢牵牛星

  • 正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注释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 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
    8.杼(zhù):织机的梭子
    9.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0.零:落。 
    11.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12.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3.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4.素:白皙。
    15.涕:眼泪。
    1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7 .间:相隔。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93次
  •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 正文: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业,必须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马奔跑踢人,却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讥讽,却能建立功名。这些不受驾驭的马和放纵不羁的人,也在于如何驾驭他们罢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发现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优秀才能,超群出众,可担任将相及出使远方的人才。

    注释
    ①茂才西汉称秀才,东汉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又常称作“茂才异等”。在西汉属特举科目,汉光武帝时改为岁举。茂才的选拔之是对于有特异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级官吏的提拔。被举为茂才的人多授以县令或相当于县令的官衔。而孝廉选拔的对象多是布衣平民,被举为孝廉的人初次给予的官职多是郎,然后再由郎擢升为县令。因此,茂才的起家官要比孝廉高。茂才,指优秀的人才。异等:才能出类拔萃的人。
    ②奔踶(dì):奔驰,踢人。意谓不驯服。
    ③泛(fěng)驾:把车子弄翻,指不受驾驭。
    ④跅(tuo)弛:放纵不羁。
    ⑤绝国:极为辽远的邦国。



    作者介绍:
    刘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 两汉阅读:2792次
  • 古歌

  • 正文: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译文:
    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
    最终(会因为缺水)而难以长出麦穗。
    男儿(常年漂泊流浪)在他乡,
    又怎能不憔悴难当?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83次
  • 匈奴歌

  • 正文: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日子都没有好的容颜。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注释
    ①焉支山:在今甘肃西部。
    ②妇女无颜色:妇女因生活贫困而无好的容颜。
    ③使我六畜不蕃息:指丧失了良好的牧场,不能繁殖牲畜。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82次
  • 临高台

  • 正文: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台,心情阔然开朗。俯视台下,溪水静静流淌,清澈纯透,给人以清爽之感。岸边的香草散发着像兰花一样迷人的芬芳。抬头望去,一只黄鹄高飞空中,飞向远方。弯弓射鹄,我期盼自己主寿万年。

    注释
    ①轩:高。
    ②离哉翻:这三字是音节词,没有实际意义。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79次
  • 枯鱼过河泣

  • 正文: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75次
  • 刺世疾邪赋

  • 正文: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髒依门边。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帝时候的礼仪制度不同,三王时候的礼仪制度也各不相同,气数到了极限,自然就要发生变化,非和是本来就是互相排斥的,施行仁德不能拯救社会的混乱,实行赏罚难道就可以惩戒时代的清浊吗?春秋时代是祸乱破败的开始,战国时又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秦汉时期也没有什么改变,更增加了人民的怨恨和苦难,哪里还考虑百姓的死活,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满足了。
      从那时到现在,弄虚作假的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虚伪奉承的歪风日甚一日,刚强正直的品德逐渐消亡,舔痔疮的人可以乘四匹马拉的车,正派的人只能徒步而行,对豪强之家溜须拍马,稍微有点骨气、敢于反抗这恶劣风气的,立即遭到祸殃。不择手段追逐名利者指日高升。富贵昌盛,好坏不分,冷热难辨,奸邪之人飞黄腾达,正直的人只能隐居潜藏。
      追究这弊病的兴起实在是因为当政者不贤明。女人和宦官掩住了皇帝的耳目,宠臣把持了国家的大权。他们所喜好的人,千方百计让其长出羽毛;他们所讨厌的人,就不择手段找缺点毛病。正直之士即便想谒诚尽忠,为国效命,也如同面临绝险的境地,找不到路径。皇宫的大门既然打不开,又加上一群恶狗汪汪乱叫,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还在放纵自己的嗜好欲望,只贪眼前之欢。这和渡海的大船失去了舵盘,坐在干柴上等待燃烧有什么两样。
      荣幸地被重用者都是些善于阿谀奉承之辈,有谁知道辨别他们的美丑。所以,连法律禁令都屈于豪门贵族,皇恩厚泽怎么能到达贫寒之家。宁可忍饥耐寒在尧舜时的灾荒之岁,也不吃饱穿暖在现在的丰收之年。坚持真理即使死去也,违背正义即使活着也等于死了。
      有一秦地的人作说:“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好看风使舵,顺水推舟吧!谁有权势谁就是贤德之人,满肚子学问比不上一袋子钱更实用。卑躬屈膝就可以成为富贵人家,刚直的人只能依门而立。”
      鲁地的人听到这些话,接着作歌说:“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如同芬芳的花卉变成喂牛的干草。有才德的人即使一个人很清醒,也只能被那些愚蠢的人所困。暂且守你的本分吧!不要再白白地奔走,痛苦、悲哀,这就是命运。

    注释
    ⑴伊:发语词。
    ⑵溷乱:混乱。
    ⑶捷慑逐物:急切而唯恐落后地追逐名利权势。
    ⑷原:推究。瘼:病,这里指弊病。
    ⑸狺狺:狗叫声。
    ⑹柂:同“舵”。
    ⑺河清:语出《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传说黄河一千年清一次,黄河一清,清明的政治局面就将出现。
    ⑻激:指猛吹。靡:倒下。
    ⑼文籍:文章典籍。代指才学。
    ⑽伊优:逢迎谄媚之貌。北堂:指富贵者所居。
    ⑾抗脏:高尚刚正之貌。倚门边:是“被疏弃”的意思。
    ⑿势家:有权有势的人。
    ⒀被褐:披着短褐的人,借指贫穷的人。金玉:借喻美好的才德。
    ⒁兰蕙:两种香草名。刍:饲草。
    ⒂独悟:犹“独醒”。《楚辞·渔父》中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话。
    ⒃尔分:你的本分。
    ⒄空驰驱:白白奔走。



    作者介绍:
    赵壹,赵壹(本名懿,因后汉书作于晋朝,避司马懿名讳,故作“壹”),约生于汉顺帝永建年间,卒于汉灵帝中平年间。东汉辞赋家。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体貌魁伟,美须眉,恃才傲物。桓、灵之世,屡屡得罪,几致于死。友人救之,遂作《穷鸟赋》答谢友人相助。并作《刺世疾邪赋》抒发愤懑之气。一生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等16篇,今存5篇。
  • 两汉阅读:2772次
  • 封燕然山铭

  • 正文: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译文:

      大汉永元元年(汉和帝年号,西元89年)秋七月,国舅、车骑将军窦宪,恭敬天子、辅佐王室,理国事,高洁 光明。就和执金吾耿秉,述职巡视,出兵朔方。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天子的王师。六军俱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统以八阵,临以威神,铁甲耀日,红旗蔽空。于是登高阙,下鸡鹿,经荒野,过沙漠,斩杀“温禺鞮王”,用其血涂鼓行祭;用“尸逐骨都侯”的血来涂刀剑之刃。然后四方将校横行,流星闪电,万里寂静,野无遗寇。于是统一区宇,举旗凯旋,查考害传图籍,遍观当地山河。终于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此所渭一次劳神而长期安逸,暂时费事而永久安宁。于是封山刻石,铭记至德。铭辞曰:

      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减凶残,统一海外;万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丰碑;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班固,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 两汉阅读:2760次
  • 子虚赋

  • 正文: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   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麇脚麟。骛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者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   “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琨吾,瑊玏玄厉,碝石碔玞。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芎藭昌蒲,茳蓠麋芜,诸柘巴苴。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莲藕觚卢、菴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瑇瑁鳖鼋。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柟豫章,桂椒木兰,蘖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鹓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于是乃使剸诸之伦,手格此兽。楚王乃驾驯驳之驷,乘雕玉之舆。靡鱼须之桡旃,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阳子骖乘,纤阿为御,案节未舒,即陵狡兽。蹴蛩蛩,辚距虚,轶野马,轊陶駼,乘遗风,射游骐。倏眒倩浰,雷动猋至,星流霆击。弓不虚发,中必决眦,洞胸达腋,绝乎心系。获若雨兽,揜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节俳徊,翱翔容与。览乎阴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徼郄受诎,殚睹众物之变态。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溪谷。衯衯裶裶,扬袘戌削,蜚纤垂髾。扶与猗靡,噏呷萃蔡。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威蕤,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媻珊郣窣,上乎金堤。揜翡翠,射鵕鸃。微矰出,孅缴施。弋白鹄,连鴐鹅。双鸧下,玄鹤加。怠而后发,游于清池。浮文鹢,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罔瑇瑁,钩紫贝。摐金鼓,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涌泉起,奔扬会。礧石相击,硠硠礚礚,若雷霆之声,闻乎数百里之外。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纚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怕乎无为,澹乎自持,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脟割轮焠,自以为娱。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齐王默然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王悉发境内之士,而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勠力致获,以娱左右,何名为夸哉!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章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陼钜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勃澥,游孟诸;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俶傥瑰伟,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崪充牣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卨不能计。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遣境内所有的士卒,准备了众多的车马,与使者一同出外打猎。打猎完毕,子虚前去拜访乌有先生,并向他夸耀此事,恰巧无是公也在场。大家落座后,乌有先生向子虚问道:“今天打猎快乐吗?”子虚说:“快乐。”“猎物很多吧?”子虚回答道:“很少。”“既然如此,那么乐从何来?”子虚回答说:“我高兴的是齐王本想向我夸耀他的车马众多,而我却用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的盛况来回答他。”乌有先生说道:“可以说出来听听吗?”

      子虚说:“可以。齐王指挥千辆兵车,选拔上万名骑手,到东海之滨打猎。士卒排满草泽,捕兽的罗网布满山岗,兽网罩住野兔,车轮辗死大鹿,射中麋鹿,抓住麟的小腿。车骑驰骋在海边的盐滩,宰杀禽兽的鲜血染红车轮。射中禽兽,猎获物很多,齐王便骄傲地夸耀自己的功劳。他回头看着我说:‘楚国也有供游玩打猎的平原广泽,可以使人这样富于乐趣吗?楚王游猎与我相比,谁更壮观?’我下车回答说:‘小臣我只不过是楚国一个见识鄙陋的人,但侥幸在楚宫中担任了十余年的侍卫,常随楚王出猎,猎场就在王宫的后苑,可以顺便观赏周围的景色,但还不能遍览全部盛况,又哪有足够的条件谈论远离王都的大泽盛景呢?’齐王说:‘虽然如此,还是请大略地谈谈你的所见所闻吧!’

      “我回答说:‘是,是。臣听说楚国有七个大泽,我曾经见过一个,其余的没见过。我所看到的这个,只是七个大泽中最小的一个,名叫云梦。云梦方圆九百里,其中有山。山势盘旋,迂回曲折,高耸险要,山峰峭拔,参差不齐;日月或被完全遮蔽,或者遮掩一半;群山错落,重叠无序,直上青云;山坡倾斜连绵,下连江河。那土壤里有朱砂、石青、赤土、白垩、雌黄、石灰、锡矿、碧玉、黄金、白银、种种色彩,光辉夺目,像龙鳞般地灿烂照耀。那里的石料有赤色的玉石、玫瑰宝石、琳、珉、琨珸、瑊玏、磨刀的黑石、半白半赤的石头、红地白文的石头。东面有蕙草的花圃,其中生长着杜衡、兰草、白芷、杜若、射干、芎䓖、菖蒲、茳蓠、蘼芜、甘蔗、芭蕉。南面有平原大泽,地势高低不平,倾斜绵延,低洼的土地,广阔平坦,沿着大江延伸,直到巫山为界。那高峻干燥的地方,生长着马蓝、形似燕麦的草、还有苞草、荔草、艾蒿、莎草及青薠。那低湿之地,生长着狗尾巴草、芦苇、东蔷、菰米、莲花、荷藕、葫芦、菴闾、莸草,众多麦木,生长在这里,数不胜数。西面则有奔涌的泉水、清澈的水池、水波激荡,后浪冲击前浪,滚滚向前;水面上开放着荷花与菱花,水面下隐伏着巨石和白沙。水中有神龟、蛟蛇、猪婆龙、玳瑁、鳖和鼋。北面则有山北的森林和巨大的树木:黄楩树、楠木、樟木、桂树、花椒树、木兰、黄蘖树、山梨树、赤茎柳、山楂树、黑枣树、桔树、柚子树、芳香远溢。那些树上有赤猿、猕猴、鹓鶵、孔雀、鸾鸟、善跳的猴子和射干。树下则有白虎、黑豹、蟃蜒、貙、豻、雌犀牛、大象、野犀牛、穷奇、獌狿。

      ‘于是就派专诸之类的勇士,空手击杀这些野兽。楚王就驾御起被驯服的杂毛之马,乘坐着美玉雕饰的车,挥动着用鱼须作旒穗的曲柄旌旗,摇动缀着明月珍珠的旗帜。高举锋利的三刃戟,左手拿着雕有花纹的乌嗥名弓,右手拿着夏箙中的强劲之箭。伯乐做骖乘,纤阿当御者。车马缓慢行驶,尚未尽情驰骋时,就已踏倒了强健的猛兽。车轮辗压邛邛、践踏距虚,突击野马,轴头撞死騊駼,乘着千里马,箭射游荡之骐。楚王的车骑迅疾异常,有如惊雷滚动,好似狂飙袭来,像流星飞坠,若雷霆撞击。弓不虚发,箭箭都射裂禽兽的眼眶,或贯穿胸膛,直达腋下,使连着心脏的血管断裂。猎获的野兽,像雨点飞降般纷纷而落,覆盖了野草,遮蔽了大地。于是,楚王就停鞭徘徊,自由自在地缓步而行,浏览山北的森林,观赏壮士的暴怒,以及野兽的恐惧。拦截那疲倦的野兽,捕捉那精疲力竭的野兽,遍观群兽各种不同的姿态。

      ‘于是,郑国漂亮的姑娘,肤色细嫩的美女,披着细缯细布制成的上衣,穿着麻布和白娟制做的裙子,装点着纤细的罗绮,身上垂挂着轻雾般的柔纱。裙幅褶绉重叠,纹理细密,线条婉曲多姿,好似深幽的溪谷。美女们穿着修长的衣服,裙幅飘扬,裙缘整齐美观;衣上的飘带,随风飞舞,燕尾形的衣端垂挂身间。体态婀娜多姿,走路时衣裙相磨,发出噏呷萃蔡的响声。飘动的衣裙饰带,摩磨着下边的兰花蕙草,拂拭着上面的羽饰车盖。头发上杂缀着翡翠的羽毛做为饰物,颌下缠绕着用玉装饰的帽缨。隐约缥缈,恍恍忽忽,就像神仙般的若有若无。

      ‘于是楚王就和众多美女一起在蕙圃夜猎,从容而缓慢地走上坚固的水堤。用网捕取翡翠鸟,用箭射取锦鸡。射出带丝线的短小之箭,发射系着细丝绳的箭。射落了白天鹅,击中了野鹅。中箭的鸧鸹双双从天落,黑鹤身上被箭射穿。打猎疲倦之后,拨动游船,泛舟清池之中。划着画有鹢鸟的龙船,扬起桂木的船浆。张挂起画有翡翠鸟的帷幔,树起鸟毛装饰的伞盖。用网捞取玳瑁,钓取紫贝。敲打金鼓,吹起排箫。船夫唱起歌来,声调悲楚嘶哑,悦耳动听。鱼鳖为此惊骇,洪波因而沸腾。泉水涌起,与浪涛汇聚。众石相互撞击,发出硠硠礚礚的响声,就像雷霆轰鸣,声传几百里之外。

      ‘夜猎将停,敲起灵鼓,点起火把。战车按行列行走,骑兵归队而行。队伍接续不断,整整齐齐,缓慢前进。于是,楚王就登上阳云之台,显示出泰然自若安然无事的神态,保持着安静怡适的心境。待用芍药调和的食物备齐之后,就献给楚王品尝。不像大王终日奔驰,不离车身,甚至切割肉块,也在轮间烤炙而吃,而自以为乐。我以为齐国恐怕不如楚国吧。’于是,齐王默默无言,无话回答我。”

      乌有先生说:“这话为什么说得如此过分呢?您不远千里前来赐惠齐国,齐王调遣境内的全部士卒,准备了众多的车马,同您外出打猎,是想同心协力猎获禽兽,使您感到快乐,怎能称作夸耀呢!询问楚国有无游猎的平原广泽,是希望听听楚国的政治教化与光辉的功业,以及先生的美言高论。现在先生不称颂楚王丰厚的德政,却畅谈云梦泽以为高论,大谈淫游纵乐之事,而且炫耀奢侈靡费,我私下以为您不应当这样做。如果真像您所说的那样,那本来算不上是楚国的美好之事。楚国若是有这些事,您把它说出来,这就是张扬国君的丑恶;如果楚国没有这些事,您却说有,这就有损于您的声誉,张扬国君的丑恶,损害自己的信誉,这两件事没有一样是可做的,而您却做了。这必将被齐国所轻视,而楚国的声誉也会受到牵累。况且齐国东临大海,南有琅琊山,在成山观赏美景,在之罘山狩猎,在渤海泛舟,在孟诸泽中游猎。东北与肃慎为邻,左边以汤谷为界限;秋天在青丘打猎,自由漫步在海外。像云梦这样的大泽,纵然吞下八九个,胸中也丝毫没有梗塞之感。至于那超凡卓异之物,各地特产,珍奇怪异的鸟兽,万物聚集,好像鱼鳞荟萃,充满其中,不可胜记,就是大禹也辨不清它们的名字,契也不能计算它们的数目。但是,齐王处在诸侯的地位,不敢陈说游猎和嬉戏的欢乐,苑囿的广大。先生又是被以贵宾之礼接待的客人,所以齐王没有回答您任何言辞,怎能说他无言以对呢!”

    注释
    1.子虚:与乌有先生都是赋中虚构的人物。《子虚赋》不同传本文字出入较大,这里是依李善注《文选》卷七。
    2.悉:全,皆。士:兵。备:齐全。田:通“畋”,打猎。
    3.过:拜访。奼:通“托“,夸耀。
    4.罘(fú):捕兔的网。罔:捕鱼的网。弥(mí):满。
    5.掩:覆盖、罩住。辚:用车轮辗压。
    6.麇:麇鹿。脚:本指动物的小腿,此用为动词,捉住小腿之意。麟:雄鹿,非指古人作为祥瑞之物的麟。
    7.骛:纵横奔驰。盐浦:海边盐滩。
    8.鲜:指鸟兽的生肉。染轮:血染车轮。此句言猎获之物甚多。
    9.矜:骄矜、夸耀。自功:自我夸功。
    10.何与:何如,比起来怎么样。
    11.鄙人:见识浅陋的人。
    12.唯唯:应答的声音。
    13.特:只。
    14.盘纡:迂回曲折。茀郁:山势曲折的样子。
    15.隆崇:高耸之状。嵂萃(lǜzú):山势高峻险要的样子。
    16.岑崟(yín):《方言》释为“峻貌”,即山势高峻的样子。参差:形容山岭高低不齐的样子。
    17.蔽:全遮住。亏:半缺。
    18.交错纠纷:形容山岭交错重叠,杂乱无序。
    19.干:接触。按:《文选》李善注引孔安国《尚书传》曰:“干,犯也。”
    20.罢(pí)池:山坡倾斜的样子。下文“陂陀”亦此意。
    21.属:连接。
    22.丹:朱砂。青:石青,可制染料。赭(zhě):赤土。垩(è):白土。
    23.雌黄:一种矿物名,即石黄,可制橙黄色染料。白坿:石灰。
    24.碧:青色的玉石。
    25.众色:指各种矿石闪现出的不同光彩。炫耀:光辉夺目的样子。
    26.照:照耀。烂:灿烂。这句说各种矿石光彩照耀,有如龙鳞般的灿烂辉煌。
    27.赤玉:赤色的玉石。玫瑰:一种紫色的宝石。
    28.琳瑉:一种比玉稍次的石。琨吾:同“琨珸”,即“琨”,《说文》:“琨,石之美者。”
    29.瑊玏(jiānlè):次于玉的一种石名。玄厉:一种黑色的石头,可以磨刀。
    30.碝(ruǎn)石:一种次于玉的石头,“白者如冰,半有赤色”(见《文选》李善注)。娬玞:一种次于玉的美石,质地赤色而有白色斑纹。
    31.蕙圃:蕙草之园。蕙与兰皆为香草,外貌相似。蕙:比兰高,叶狭长,一茎可开花数朵;兰:一茎一花。
    32.衡:杜衡,香草名,“其状若葵,其臭如蘼芜。”(见《文选》李善注)兰:兰草。芷:白芷,或称“药”,香草名。若:杜若,香草名。
    33.芎藭:今通常叫作“川芎”,香草名,其根可以入药,有活血等作用。昌蒲:水草名,根可入药,气香。
    34.茳蓠(lí):水生香草名。蘪(mí)芜:水生香草名,《文选》李善注引张揖曰:“似蛇床而香。”按:蛇床,其子入药,名蛇床子,可壮阳。
    35.诸柘:即甘蔗。巴苴(jū):即芭蕉。
    36.登降:此言地势高低不平,或登上或降下。陁靡:山坡倾斜绵延的样子。
    37.案衍:地势低下。坛曼:地势平坦。
    38.缘:沿、循。大江:指长江。
    39.限:界限。巫山:指云梦泽中的阳台山,在今湖北境内,非为今四川巫山。
    40.高燥:高而干燥之地。葴:马蓝,草名。菥:一种像燕麦的草。苞:草名。按:即《左传》讲到的楚国的特产苞茅,可湑酒、编席织鞋等。荔:草名,其根可制刷。
    41.薛:蒿的一种。莎(suō):一种蒿类植物名。青薠:一种形似莎而比莎大的植物名。
    42.卑:低。藏莨(zāngláng):即狗尾巴草,也称狼尾草。
    43.东蔷:草名,状如蓬草,结实如葵子,可以吃。雕胡:即蒋,或称菰,俗称茭白。
    44.觚(gū)卢:《文选》李善注引张晏说即葫芦。
    45.菴(ān)闾:蒿类植物名,子可入药。轩于:即莸(yóu)草,一种生于水中或湿地里的草。
    46.众物:指众多的草木。居:此指生长。
    47.图:计算。
    48.涌泉:奔涌的泉水。推移:浪涛翻滚向前。
    49.外:指池水表面之上。发:开放。芙蓉:即荷花。菱华:即菱花,开小白花。
    50.内:指池水下面。隐:藏。
    51.中:指池水中。蛟: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鼍(tuó):即今之扬子鳄,俗名猪婆龙。
    52.瑇瑁:玳瑁,龟类动物,其有花纹的甲壳可做装饰品。鼋:大鳖。
    53.阴林:背阳面的树林。
    54.楩(pián):树名,即黄楩木。柟(nán):树名,即楠木,树质甚佳。豫章:树名,即樟木。
    55.椒:花椒树。木兰:树名,高大乔木,开白花。
    56.蘖(bò):即黄蘖树。其高数丈,其皮外白里黄,入药清热燥湿。离:通“樆(lí)”,即山梨树。朱杨:生于水边的树名,即赤茎柳。
    57.樝(zhā)梨:即山楂。梬(yǐng)栗:梬枣,似柿而小。
    58.橘柚:芸香科植物,俗称橘子、柚子。
    59.鹓雏(yuānchú):凤凰。孔:孔雀。鸾:鸾鸟,传说中似凤凰的鸟名。
    60.腾远:疑为“腾猿”之误字,猿善腾跃。射(yè)干:似狐而小的动物,能上树。
    61.蟃蜒:应作“獌狿”,一种似狸的大兽。貙豻(qūhàn):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
    62.剸诸:即专诸,春秋时代的吴国勇士,曾替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此指像剸诸一样的勇士。伦:类。
    63.格:击杀。
    64.驯:被驯服。驳:毛色不纯的马。驷(sì):古代四匹马驾一车称驷,此泛指马。
    65.雕玉之舆:用雕刻的玉石装饰的车,言车之高贵。
    66.靡:通“麾”,挥动。鱼须:海中大鱼之须,用来做旗子的穗饰。桡旃(náozhān):曲柄的旗。
    67.曳:摇动。明月之珠旗:画有明月装饰有珠子的旗。
    68.建:举起。干将:本为春秋时代吴国的著名制剑工匠,此指利刃。雄戟:有刃的戟。
    69.乌号:古代良弓名,相传为黄帝所用。雕弓:雕刻花纹的弓。
    70.夏服:通“夏箙(fú)”,盛箭的袋子。相传善射的夏后羿有良弓繁弱,还有良箭,装在箭袋之中,此箭袋即称夏服。
    71.阳子:即孙阳,字伯乐,秦穆公之臣,以善相马著称。骖乘:陪乘的人。古时乘车,驾车者居中,尊者居左,右边一人陪乘,以御意外,称骖乘。
    72.纤阿(ē):传说是为月神驾车的仙女,后人泛称善驾车者为纤阿。
    73.案节:马走得缓慢而有节奏。此言马未急行。未舒:指马足尚未尽情奔驰。
    74.陵:侵凌,此指践踏。狡兽:强健的猛兽。按《广雅》:“狡,健也。”
    75.蹴:践踏。蛩蛩(qióng):传说中的怪兽,其状如马,善奔驰。
    76.辚:用车轮辗压。距虚:一种善于奔走的野兽名,其状如驴。
    77.轶:超过。轊(wèi):车轴顶端。这里是以 撞击之意。騊駼(táotú):北方野马名;一说即野马。
    78.遗风:千里马名。骐:野兽名,似马。
    79.倏眒(shūshēn):迅速的样子。倏,通“跾(shū)”,疾速。倩浰(lì):迅疾的样子。
    80.雷动:像惊雷那样震动。猋(biāo):即飙风,迅疾的大风。
    81.星流:流星飞坠。霆:疾雷。
    82.决:射裂。眦(zì):眼眶。
    83.洞:洞穿。掖:同“腋”。
    84.绝:断裂。心系:连接心脏的组织。
    85.雨(yù):下雨。这里指把猎物丢下来像落雨一样,夸耀多。揜(yǎn):掩盖。
    86.弭节:停鞭缓行。
    87.徼(jiǎo):拦截。郄(jù):极度疲倦。诎:穷尽,指精疲力竭。
    88.殚(dān):尽。
    89.郑女:古代郑国多美女。曼姬:美女。曼,皮肤细腻柔美。
    90.被:通“披”。此指穿衣。阿:轻细的丝织品。緆(xì):细布。
    91.揄:牵曳。紵:麻布。缟:白绸布。
    92.纤罗:纤细的有花纹的丝绸。按:凡言纤言细都是指的丝绸质量好,质量好才做得到轻薄。
    93.雾縠(hú):轻柔的细纱。
    94.襞bì积:形容女子腰间裙褶重重叠叠。褰(qiān)绉:褶皱。
    95.郁桡:深曲的样子。
    96.衯(fēn)衯裶(fēi)裶:衣服长长的样子。
    97.扬:抬起。袘(yì):裙子下端边缘。戌削:形容裙缘整齐的样子。
    98.蜚:通“飞”。纤:妇女上衣上的飘带。髾(shāo):本指妇女燕尾形的发髻,此指衣服的燕尾形的下端。
    99.扶与猗靡:形容衣服合身,体态婀娜的样子。
    100.噏呷(xīxiá)、萃蔡:皆为人走路时衣服摩擦所发出的响声的象声词。
    101.摩:摩擦。
    102.拂:拂拭。羽盖:插饰羽毛的车盖。
    103.错:间杂。翡、翠:皆为鸟名,前者羽毛红色,后者羽毛绿色。威蕤(ruí):指作装饰的羽毛发亮。按:威蕤,同“葳(wēi)蕤”,也作“萎蕤”,就是植物玉竹,玉竹因为叶面有光泽,晶莹可爱,所以也用来指有光泽的东西。
    104.缪绕:缭绕。玉绥:用玉装饰的帽带。
    105.眇眇:缥缈。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
    106.仿佛:似有似无。
    107.獠:夜间打猎。
    108.媻姗:同“蹒跚”,走路缓慢的样子。郣窣(bósū):缓缓前行的样子。金堤:堤名,堤同“堤”。
    109.鵕鸃(jùnyí):锦鸡,野鸡一类。
    110.孅:同“纤”。缴(zhuó):系在射鸟的箭上的绳线。施:射出。
    111.弋(yì):用带丝线的箭射飞禽。白鹄:白天鹅。连:牵连。此指用带丝线的箭射中驾鹅。鴐(jiā)鹅:野鹅。
    112.鸧(cāng):鸟名,即鸧鸹(guā),形似雁,黑色。玄鹤:黑鹅。加:箭加其身,即射中之意。
    113.怠:疲倦。发:指开船。游:泛舟。清池:指云梦西边的涌泉清池。
    114.浮:漂浮。文:花纹。鹢(yì):水鸟名,此指船头绘有鹢的图案的画船。扬:举起。旌:旗。栧(yì):船浆。
    115.张:挂起。翠帷:画有翡翠鸟图案的帷帐。建:树起。羽盖:用鸟毛装饰的伞盖。
    116.罔:通“网”,用网捕取。
    117.摐(chuāng):撞击。金鼓:形如铜锣的古乐器,即钲。籁:管乐器,即排箫。
    118.榜人:划船的人。按:“榜人”即“舫人”,《说文》:“舫人,习水者。”流喝:声音悲凉嘶哑。
    119.水虫:指水中的鱼虾之类。鸿:洪大。沸:指波涛翻滚。
    120.奔扬:指波涛。会:汇合。
    121.礧(léi):通“磊”。
    122.硠(láng)硠、礚(kē)礚:皆为水石相撞击的声音。
    123.灵鼓:神鼓。
    124.起:点燃。烽燧:烽火。
    125.行:行列。就队:归队。
    126.纚(xǐ):接续不断的样子。淫淫:渐进的样子。指队伍缓缓前行。
    127.班(pán)乎:犹“班然”,依次相连的样子。裔裔:络绎不绝地向前行进的样子。
    128.云阳之台:楚国台榭之名,在云梦南部的巫山下。
    129.怕:通“泊”,安静无为的样子。按:《文选》李善注引《说文》:“怕,无为也。”说明《子虚赋》用的是怕的本义。
    130.澹乎:憺泊,安静无为的样子。
    131.勺药:即芍药。和:调和。具:通“俱”,齐备。御:用。
    132.脟(luán):通“脔”,把肉切成小块。焠(cùi):用火烤。按:轮焠,转着烤。
    133.殆:恐怕。
    134.贶:惠赐。
    135.勠力:齐心合力。致获:获得禽兽。
    136.风:风范。烈:功业。
    137.显:彰显。
    138.害:损害,减少。信:诚信。
    139.轻:受人轻视。累:受人牵累。
    140.陼(zhǔ):水边,此处用作动词。钜:巨。
    141.琅邪(yé):或写作“琅琊”,山名,在今山东诸城东南海边。
    142.成山:山名,在今山东荣城东北。
    143.之罘:也作“芝罘”,在今山东烟台市。
    144.浮:行船。勃澥:也作“渤澥”,即今之渤海。
    145.孟诸:古代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已淤塞消失。
    146.邪:同“斜”,指侧翼方向。肃慎:古代国名,在今东北三省境内。
    147.右:《文选》李善注以为此“右”字当是“左”字之误。按:李善注应是正确的,今出土汉代地图,好几种都是上南下北,自然也就是左东右西了;《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也说“左苍梧,右西极”,明左东右西。汤谷:或写作“晹谷”,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148.青丘:国名,相传在大海之东三百里。
    149.曾:竟。蒂芥:指极小的东西。
    150.俶傥:通“倜傥”,卓越非凡。瑰伟:奇伟,卓异。
    151.异方:不同地区。殊类:别样物类。
    152.鳞崒:像鱼鳞般地聚集在一起。崒:同“萃”,会聚。牣:满。充牣:充满。
    153.名:叫出名字来。
    154.卨(xiè):古“契(xiè)”字,应是指的商代的始祖契,传说做过舜臣,时代上正好在禹之后。
    155.见客:被当做客人对待。
    156.王辞不复:齐王没有回话。这两句的意思是齐王没有回话,不是没有话回。

    参考资料:

    1、 章沧授 等 .古文鉴赏辞典(上册)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251-258 . 2、 巨 才 .辞赋一百篇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19-21 .

    作者介绍: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 两汉阅读:2760次
  • 苏武传(节选)

  • 正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棫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李陵不好意思亲自送礼物给苏武,让他的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后来李陵又到北海,对苏武说:“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说是皇上死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放声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说:“今天你还归,在匈奴中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怎能超过你!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差不多,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逮捕杀戮我的全家,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再顾念什么呢?算了吧,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我已成异国之人,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李陵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
      李陵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永别。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常惠后来做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自己也有传记。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班固,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 两汉阅读:2757次
  • 答客难

  • 正文: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译文:

      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主,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按:韩信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不足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之上,抑制他则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为老虎,不用他则为老鼠。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

      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见用于文、武二王,终于得以实践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则会聪敏而广大。

      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子胥。天下太平之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转环,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势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现在就凭你这样愚钝的人来非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这足以说明不知通权达变的人终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东方朔,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著名词赋家,幽默风趣且才华横溢,在政治方面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
  • 两汉阅读:2755次
  • 诫兄子严敦书

  • 正文: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注释
    1.讥议:讥讽,谈论。
    2.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
    3.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4.汝曹:你等,尔辈。
    5.是非:评论、褒贬。
    6.正法:正当的法制。
    7.大恶:深恶痛绝。
    8.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9.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周慎:周密,谨慎。
    10.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dù)”,败坏。
    11.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12.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13.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14.谨敕:谨敕:谨慎。
    15.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16.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17.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
    18.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参考资料:

    1、 诫兄子严、敦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7-18]

    作者介绍:
    马援,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 两汉阅读:2751次
  • 论积贮疏

  • 正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

      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注释
    1. 管子:即管仲。后人把他的学说和依托他的著作,编辑成《管子》一书,共二十四卷。
    2. 仓:贮藏谷物的建筑物。《吕氏春秋·仲秋》:“修囷(qūn)仓。”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
    3. 廪:米仓。
    4. 实:充实,满。
    5. 而:同“则”,就,连词。
    6. 礼节:礼仪法度。
    7. 不足:指衣食不足,缺吃少穿。
    8. 治:治理,管理。
    9. 及:到。
    10. 未之尝闻:即“未尝闻之”,没有听说过这回事。未尝,不曾。副词。之,指“民不足而可治”,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11. 古之人:亦指管子,以下四句引自《管子·轻重甲》,与原文略有出入。
    12. 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13. 或:有的人,代词。
    14. 生之有时:生产有时间的限制。之,指物资财富,代词。
    15. 亡:同“无”。
    16. 度:限制,节制。
    17. 则:那么,连词。
    18. 物力:指财物,财富。
    19. 屈:竭,穷尽。
    20. 至:极,副词。
    21. 孅(xiān):通“纤”,细致。
    22. 悉:详尽,周密。
    23. 畜:同“蓄”,积聚,储藏。
    24. 恃:依赖,依靠。
    25. 背本趋末:放弃根本的事,去做不重要的事,此处是指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古代以农桑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背,背离,背弃。
    26. 是:这,代词,作主语。
    27. 残:害,危害,祸害。
    28. 淫侈(chǐ)之俗:奢侈的风气。淫,过分,副词。
    29. 以:连词。
    30. 长(zhǎng):增长。
    31. 贼:害,危害,祸害。
    32. 公行;公然盛行。
    33. 即“莫或止之”,没有人去稍微制止它一下。莫,没有人,代词。之,代词,指“残贼公行”之事。是“止”的宾语,前置。或,副词,有“稍微”、“稍稍”之意。
    34. 大命:国家的命运。
    35. 将:将要,副词。泛:通“覂”,翻覆,覆灭。
    36. 振救,拯救,挽救。
    37. 生之者:生产粮食、财物的人。
    38. 靡:耗费。
    39. 汉之为汉:意谓汉朝自从建立政权以来。这是个主谓短语,“之”是用于短语主、谓之间的助词。为,成为,动词
    40. 几:将近,副词。
    41. 公私:国家和个人。
    42. 犹:还,仍然,副词。
    43. 可哀痛:指积蓄少得使人痛心。
    44. 失时:错过季节。
    45. 雨:下雨,动词。
    46. 且:将,副词。
    47. 狼顾:狼性多疑,行走时常回头看,以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此处形容人们看到天不下雨的忧虑不安。
    48. 岁恶:年景不好。恶,坏。
    49. 不入:指纳不了税。“入”是“纳”的意思。
    50. 请卖爵(jué)子:即请爵卖子。指富者向国家缴粮买爵位,贫者卖儿女为生。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
    51. 既:已经,副词。
    52. 闻耳:闻于耳,指上述严重情况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53. 安:哪里,副词。
    54. 为:治理。
    55. 阽危:危险。阽,临近。若
    56. 是:如此,象这个样子。
    57. 上:皇上,皇帝。
    58. 饥穰:荒年和丰年。此处为偏义复词,只指荒年。饥,灾荒,《墨子·七患》:“五谷不收谓之饥。”穰,庄稼丰熟。
    59. 天之行也:是自然界的固有现象。天,大自然。行,常道,规律。
    60. 禹、汤被之: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水有功,舜死后继其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被:遭,受。之:代词,指“饥穰”。传说禹时有九年的水灾,汤时有七年的旱灾。
    61. 即:如果,假如,连词。
    62. 方二三千里:纵横各二三千里。
    63. 胡以:何以,用什么。胡,代词。以,介词。
    64. 相:副词,兼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此处指“方二三千里”的灾区。
    65. 恤:周济,救济。
    66. 卒然:突然。卒,通“猝”。
    67. 急:紧急情况,指突然爆发的战争。
    68. 馈:进食于人,此处指发放粮饷,供养军队。
    69. 兵:兵灾,战祸,战争。
    70. 乘:因,趁。
    71. 大:非常,十分,副词。
    72. 屈:缺乏。
    73. 徒:同伙。
    74. 衡击:横行劫掠攻击。衡,通“横”。
    75. 罢(pí):通“疲”。
    76. 羸(léi):瘦弱。
    77. 易:交换。
    78. 毕:完全,副词。
    79. 通:达。
    80. 能:是衍文。疑者:指对朝廷反抗的人。
    81. 疑:同“拟”,指与皇帝相比拟,较量。
    82. 并:一同,副词。
    83. 举:举兵。
    84. 争起:争先起来闹事。
    85. 乃:才,副词。
    86. 骇:受惊,害怕。
    87. 图:谋划,想办法对付。
    88. 岂:难道,副词。
    89. 夫:助词,用在全句之前,表示一种要阐发议论的语气。
    90. 大命:大命脉,犹言“头等大事”。
    91. 苟:如果,假如,连词。
    92. 粟:此处泛指粮食。
    93. 何为:做什么事。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为,动词。
    94. 以:凭,靠,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
    95. 则:就,连词。
    96. 怀敌:使敌对者来归顺。怀,归向,使动用法。
    97. 附远:使远方的人顺附。附,使动用法。
    98. 招:招抚。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99. 殴:通“驱”,驱使。
    100. 归之农:使动双宾语,使之归农。
    101. 著:“着”的本字,附着。
    102. 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力吃饭。
    103. 末技: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此处指与“本业”相对的“末业”,即工商业。
    104. 游食之民:游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游食,坐食,不劳而食。《荀子·成相》:“臣下职,莫游食。”杨倞注:“游食谓不勤于事,素餐游手也。”
    105. 缘南亩:走向田间,从事农业。缘,因,循,此处有趋向之意。南亩,泛指农田。
    106. 乐其所:以其所为乐,即乐于从事自己的本业(农业)。乐,以……为乐,意动用法。所,名词。
    107. 可以:助动词。
    108. 为:做到。
    109. 富安天下:使天下富足安定。富安,使动用法。富,指食用充足;安,指政治安定。
    110. 而:但,却,连词。
    111. 直:竟然,副词。
    112. 为:造成,动词。
    113. 廪廪:同“懔懔”,危惧的样子。指令人害怕的局面。
    114. 窃:私下,副词,表示自谦。
    115. 为:替,介词。
    116.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作者介绍:
    贾谊,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字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 两汉阅读:2748次
  • 生年不满百

  • 正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
    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注释
    1.昼短夜苦长二句:“秉”,执也。“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
    2.来兹:因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训“兹”为“年”,这是引申义。“来兹”,就是“来年”。
    3.费:费用,指钱财。
    4.嗤:轻蔑的笑。
    5.仙人王子乔二句:“王子乔”,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仙人之一。“期”,待也,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
    说明:这首,和《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两篇用意略同。诗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46次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正文:
      车驾至临溜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光武帝来到临淄,亲自慰劳军队,群臣都在这里集会。光武帝对耿弇说:“过去韩信击破历下而开创汉朝的基业,而今将军你攻克祝阿而由此发迹。这两个地方都是齐国的西部地界,因此你的功劳是足以和韩信相比的。然而韩信袭击的是已经降服的对手,而将军你却是独立战胜强劲的敌人,取得的功劳要比韩信困难。另外,当初田横烹杀了郦食其,到田横投降的时候,高帝下诏给卫尉郦商,不允许他与田横为仇。张步以前也杀了伏隆,如果张步来归降听命,我也要诏告大司徒伏湛,解除他和张步的冤仇,这两件事又更加相似。将军你以前在南阳的时候,就提出这项重大的计策,我曾经以为这事无人理解难以实现,如今看来,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注释
    ①光武帝:即汉光武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临淄:原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临淄县。耿弇(yǎn):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字伯昭。刘秀即位后,任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
    ②韩信破历下:汉高帝三年,韩信袭击历下军,平定临淄。历下,今山东历城县。
    ③祝阿:地名,故地在今山东长清县。光武帝建城五年春,张步屯军祝阿,耿弇率兵讨伐,大破张步。后两军又战于临淄,耿弇攻临淄。这时光武帝车驾到临淄,亲自劳军。
    ④西界:历下、祝阿都是古时齐、鲁的分界,在齐国的西部。
    ⑤秦末,田儋自立为齐王,割据旧齐地。后田儋子田横,立兄田劳子广为齐王,自己为相。汉王齐邦派郦生去齐劝降,田横接受,解除历下军。韩信便趁其不备袭击。
    ⑥勍(qing)敌:即劲敌。实力强大的敌人。
    ⑦田横烹郦生:当韩信袭历下时,田横以为郦生出卖了自己,便将郦生烹杀。郦生,即郦食其。
    ⑧卫尉:即郦商。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的弟弟,刘邦即帝位后封信成侯。
    ⑨“张步”三句:光武帝派光禄大夫伏隆拜张步为东海太守。刘永也遣使立张步为齐王,张步接受刘永的封号,杀了伏隆。大司徒,伏隆的父亲伏湛。
    ⑩“将军”二句:耿弇在南阳跟从刘秀,自请北收上谷兵,平定渔阳的彭宠,涿郡的张丰,东攻张步,平定齐地。当时,刘秀同意了他的策略。



    作者介绍:
    刘秀,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 两汉阅读:2736次
  • 蒿里

  • 正文: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蒿里是魂魄聚居之地,无论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都不免一死,魂归蒿里。主管死亡的神对人命的催促是多么紧迫啊,人的性命不能久长,更容不得稍稍逗留。

    注释
    ①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
    ②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③鬼伯:主管死亡的神。
    ④一何:何其,多么。
    ⑤踟蹰:逗留。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24次
  • 驱车上东门

  • 正文: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722次
  • 逐贫赋

  • 正文: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槃。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扬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 两汉阅读:2693次
  • 垓下歌

  • 正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1.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2.奈何:怎么办
    3.奈何:怎样;怎么办
    4.若:你



    作者介绍:
    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称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两汉阅读:2693次
  • 曾子不受邑

  • 正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说:“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派来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派来的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注释
    ①曾子,即曾参。
    ②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做采邑。鲁国国君送给曾子一座城镇,不同一般馈赠,应视为封赐。
    ③修:修饰。
    ④奚:何,为什么。
    ⑤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 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
    ⑥使:命令,派遣。
    ⑦于:向。
    ⑧全:保全。
    ⑨敝:破旧
    ⑩受:接受
    ⑾反:同“返”,返回



    作者介绍:
    刘向,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 两汉阅读:2683次
  • 东门行

  • 正文: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
    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
    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
    “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
    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
    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

    注释
    ⑴东门行:乐府古辞,载于《乐府集·相和歌辞·瑟调曲》中。东门:主人公所居之处的东城门。
    ⑵顾:念。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不归:一作“不愿归”。
    ⑶来入门:去而复返,回转家门。
    ⑷怅:惆怅失意。
    ⑸盎(àng):大腹小口的陶器。
    ⑹还视:回头看。架:衣架。
    ⑺“拔剑”句:主人公看到家中无衣无食,拔剑再去东门。
    ⑻儿母:孩子的母亲,主人公的妻子。
    ⑼他家:别人家。
    ⑽哺糜(bǔmí):吃粥。
    ⑾用:为了。仓浪天:即苍天、青天。仓浪,青色。
    ⑿黄口儿:指幼儿。
    ⒀今非:现在的这种冒险行为不对头。
    ⒁咄(duō):拒绝妻子的劝告而发出的呵叱声。
    ⒂行:走啦!
    ⒃吾去为迟:我已经去晚啦!
    ⒄下:脱落。这句说:我头上常脱落白发,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第二版):31

    作者介绍:
    佚名,
  • 两汉阅读:2680次
  • 墨客网(www.mokecn.com) 京ICP备150497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