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刚,1969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五莲,现居济南。著有诗集《诗,或者歌》、《第二本诗集》和诗合集《7印张》等。2003年参加诗刊社第19届青春诗会。曾获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文学奖、诗刊社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诗是《春天,十个海子》
根据海子死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死的关注。海子死后,关于海子诗歌的水平问题,也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论,有人说他的诗是伟大的诗,有人说他的诗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最近在某期书城杂志上就发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运》的文章,称自己是海子的大学同学,然后断章取义地找出若干句子,对海子的诗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质疑。
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的说法。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门》中,他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从某个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论文似乎稍显得形而上了些,但是他的立论和论证是严谨的,所得出的结论也让许多人信服。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就是诗人西川。有关海子之死,西川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是《纪念》,做为海子的朋友,海子死后他又全面编辑过海子的诗歌作品,也许他的一些说法是最为可靠的。另外一点就是,当由于海子的死引发了众多青年诗人的自杀事件(这里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诗人戈麦和更为有名的顾城)之后,西川又写了《死亡后记》,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海子自杀的几种原因,并提醒青年诗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动,好好珍惜生命。,这也表现了诗人西川的良好社会责任感。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 , 一个诗人自杀了 , 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对诗人自杀的原因 ,人们有许多解释。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 , 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 , 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 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 ;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 , 成了20 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 , 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美国学者奚密对海子之死的评价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否这个雄心万丈的计划①损害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身心健康 ? 是否为了创造这篇超级史诗,他加给自己难以承受的压力 ? 是否孤独离群的生活所造成的极度抑郁令他无法继续其创作计划 ?是否, 如西川向笔者透露的 , 海子对‘天才早夭’的浪漫式的执迷使他陷于其中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顶言 ?”② 我还是比较赞同海子生前好友西川对海子自杀原因的看法。四川在《死亡后记》③一文中对海子自杀原因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考察 ,他认为,导致海子自杀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自杀情结。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 , 他曾于 1986年自杀未遂。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 ( 如发表于 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 , 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甚至 ,海子还与其友人谈过自杀的方式。海子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 , 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并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2)性格因素。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 ,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理想爱情执着。(3)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使他对人世间的温情和生之乐趣感受少了。(4)荣誉问题。和所有中国现当代诗人一样,海子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中某些人对诗人的不信任 ,以及某些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曾受过不少的诽谤和攻击。(5)气功问题。练气功练出了身体上的一些问题 ,出现幻听、幻觉等 , 影响了他的写作 ,破坏了他的心情,这对于一个视写作为自己生命的人来说 , 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6)自杀导火索。海子的不如意的爱情生活或许是导致海子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7)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海子那一种燃烧自己青春激情方式的写作,或许是把他自己推进这个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的黑洞里去的。三、不死的海子
这颗彗星的陨落给人以震撼:它的陨落的时间,以及它的陨落的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
生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表现都不相同。有的生命比较漫长,这种生命的展示有如一串连续的镜头,是一种缓慢有节奏的展开。我们如今纪念的这位诗人却不是,他似乎知道自己只能匆匆,他容不得如此和缓。他的一生,是一种精华的集中展示。它是彗星的陨落。全部的过程都在燃烧,燃烧成一道发光的弧线。燃烧,而后熄灭。它的熄灭是猝然的,是惊雷和霹雳的闪爆!
因为在有限的时空里有着强烈的电闪般的燃烧,所以这颗星辰的陨落留给人们以久远的思念。当然,在这思念背后,是对一种才华的敬意。充满才华的诗人消失了,但人们依然思念这种才华的闪光。不论采取任何一种方式,人的生命最终总要消失,而艺术的生命却因才华的闪光而得到延续。这种延续的长度是与才华的积蕴成正比的。
这位诗人来自深厚而贫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庄、村庄周围绵延的麦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这生长了谷物和生命的大地。他关于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歌唱,有着绵远而浩瀚的背景──那里闪耀着人类高贵心灵的光芒。这位现代诗人是如此地心仪于那些古典的诗魂:屈原、但丁、莎士比亚……。他宣称要接续那些伟大星辰创造的史诗传统。这种宣称无疑是庄严而凝重的。
星辰在天空的燃烧和最后的消失是激动人心的。那一道弧线是一个永恒的记忆,但却更像是一个悲痛的预告。它预告着一种文化精神的终结。从那以后,像这位诗人这样对于伟大史诗刻骨铭心地景仰、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实践这种理想的境界,仿佛是随着那弧光的消失而消失了。90年代似乎是一个拒绝的年代。人们愈是想念这位诗人毕生的追求,就愈是因他的缺席而痛感某种近于绝望的匮乏。
诚然,作为过程,这诗人的一生过于短暂了。他的才华来不及充分地展示便宣告结束是他的不幸。但他以让人惊心动魄的短暂而赢得人们久远的怀念,而且,愈是久远这种怀念便愈是殷切,却非所有的诗人都能拥有的幸运。这不能说与他的猝然消失无关,但却与这位诗人对于诗歌的贡献绝对有关。他已成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他的诗歌理想,他营造的独特的系列意象,他对于中国诗歌的创造性贡献──他把古典精神和现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乡土中国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业精神、他对于诗歌的虔敬。
海子以后,还有什么让人长久谈论并产生激情的话题?我们无疑是在满怀疑虑地期待着。
重庆诗人,涪陵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副主席,区职教中心副校长。
多多(1951- ),原名栗世征,诗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2000)等。下面收录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的全部诗作。
.多多,当代诗人,原名栗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白洋淀插队,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系朦胧诗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等,还有多种外语译本诗集。 多多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过讲座和朗读,并曾任伦敦大学汉语师,加拿大纽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住校作家。旅居荷兰近15年后,多多于2004年回到国内,被海南大学文学院正式聘为教授,并承担讲授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文学课程。现有花城出版社出版《多多诗选》行世。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3年夏参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办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浅草社停止活动,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另组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冯至诗选》(1980)等。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宇慧撰写)
程维(1962—),江西南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江西师大中文系。出版诗集有<他风景>,《古典中 国》、<纸上美人>,散文集《独自凭栏》,<书院春秋>,<豫章遗韵>,长篇小说<戈乱>等。获第8届 庄重文文学奖.
秦·始皇帝
那男人
在忽明忽暗的烽火中弹拨世界
如弹拨一具 优雅的古琴
将胸中的金戈铁马 从飘逸的衣袖间
十分潇洒地挥成
悠悠扬扬的宫商角徵
然后 以一曲悲壮的长城
化作尾声:定
天
下
一支军队在泥土中行进
远山如焚。驰道
宫廷美妇束发丝带样好看地飘向天边
窗外 饱结金色汗粒的农业与烟村
从离人很近的地方变远
框入一幅黄昏作品
六匹马:六副龙的神情 踏六种
一闪一闪的金属之声
从同一个方向冲出画面
在风景上睁开蓝色之眼
一匹无鞍的潇潇白马 在眼中啃着
水面倒影
如啃一片草叶
一支军队在泥土中行进
也许 作为男人
你才懂得 大丈夫不仅可以让人爱
也可以被人恨
土地是黑色的,足够种庄稼
也足够葬人
83斤重的博浪沙之锤和荆轲的短剑
里面熔铸的
不管是易水粼粼粼粼的寒波
还是青铜般凝固的忧愤
在你看来与落花和树叶 没有区分
一支军队在泥土中行进
世界很大很辽阔
为什么不能惬意地铺展自己的心
你庄严的脸色如刀 在抽出的一瞬
周围的空气开始变冷
万国似雪的衣冠 一如大片浮云
从中间线一样向两边分断
破碎的旗帜和血 在土中呻吟
你以斟满腥红的天下为酒樽 和太阳
对饮。看到了天空的梦幻
醉意之手 向黑色的森林深处延伸
阿房宫是一朵妃子的乳房
被穿黄衣的男人所宠幸 。你
贯握剑气和权势的掌心
此时是一只乳罩
于一团温柔的火焰中变软 如一溪烟
在一位力拔山兮汉子的瞳孔里 飘散
-支军队在泥土中行进
松色如暮。一顶侠客的斗笠
在咸阳市上 时现时隐
成为生平的茫然部分
你的目光越过那山 在悲泣中倒塌
如一堆极孟姜的声音
似一披散发 每日都在深宫子夜的
寂暗回廊上幽然闪现。阴冷的墓穴
蛇一般爬到周身 你
焚书取暖 温不热一宿苦秦
今夜 谁在那弯刀一样的秦月下
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身
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
一支军队在泥土中二千年
你别无选择 既然已被历史注定
在别人伤心的时候欣喜
在别人欣喜的时候伤心
那么 随便什么时候只要愿意
就可以将自己生命的句号
用太阳般壮丽的仪式
在饰满花朵和女性的大地上辉煌地
圈定
一支军队出土于古典风景
(载于1987年6月《绿风》)
屈原传奇
屈原先生留着长须
他已经几千岁了他的胡须也该有几千米
我们沿着他的胡须
路慢慢其修远兮
如同在下巴般光滑的峭壁上
拽住一根根绳子
翻过用胡须线装的《楚辞》
涉过那条江
就可以找到一部生满青苔的
历史
他的嘴巴是历史之门
汨罗江发源于他的一声长长的
叹
息 当年
屈原在这声叹息的上游做诗
我们在这声叹息的下游捕鱼
许多人在这声叹息的上面拼命划船
他们的浆
搅起一条条飘逸的发丝
使人联想到天下好看的女子
娥皇和女英
就是其中两根最美最迷人的发丝
难怪屈原会把自己毫不犹豫地扔进
江
里
江两岸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神话
同样潮湿
上面站满了得关节炎的男人与妇女
看见战火烧光的土地
屈原叹出一口三米长的气
下巴上开始长起许多胡须
他的胡须里有鱼
鱼翁沿着江岸垂钓
把屈原的叹息钩在一根细长的银发上
久久凝视
忧愤的时候
他的胡须是与奸人针锋相对的句子
如长剑利戟
将这些句子稍加整理
即是一卷著名的诗集
流传到我们手中仍是沉甸甸的
欣慰的时候
他的胡须随风飘舞
如春天的柳枝
这柳枝曾动情地鞭抚过婵娟和宋玉的
影子
使他们成为一代风流名士
多数时候他都习惯用手指抚弄心爱的胡须
胡须里便会流出水一样悠扬的曲子
他的胡须是琴弦
可以随意表达他的心事
因此所有爱好音乐的少女
都梦想得到他一根多情的
胡须
屈原先生就是用这种胡须写诗
写出来的作品
都忧伤而美丽
历代浪漫诗人的笔都属于他胡须的种类
所以都能写出漂漂亮亮的诗
我手中的这支
也有可能是
屈原先生的胡子的孙子
只是
后来屈原先生的胡须断了
一支曲子嘎然而止
他就将胡须捆着一块沉重的大石
把自己和自己一生的浪漫传奇
沉入江底
那块石头的名字就是
历
史
(载于1987年第4期《绿风》杂志)
1989-1998年卷
程维诗3首
汉字·中国方块
一字千金
-----成语
一个汉字,在中国人面前
就是一个大师
孔子老子庄子这些小师们,从很早开始
就向方块状汉字的房子里浩浩荡荡地
迁居。他们隐身其中
或乘一领汉字小轿,被前呼后拥的动词抬着
从成语里走出来,穿街过市
踅入一条线装小巷
便没了踪迹,让人索隐
他们喜欢在汉字里闭门拒客
黑发谢顶的时候,智慧在秃头上闪光
他们便向后生伸出瘦长的手指
传授:如同汉字本身—样朴素的道理
一笔一划之中,包括了所有为人处世
使汉字散发哲学气息
一个汉字具有一个汉人所具备的全部品质
祖先教我们端端正正做人
端端正正写字
对我来说,这一生都有可能是学习汉字
热爱汉字,运用汉字,乃至化身于汉字
到神奇的汉字方块中
去和屈原、杜甫做邻居
用方块字写诗,状如宝塔和亭子
耸立于汉语风景中,显示出塔的古朴
亭的风仪
像大雁塔、牡丹亭
早已为世人所熟悉,摄入灵魂的底片
从里走出的李白
走出的白居易
他们用汉字方块建构的塔和亭子
是天下最好的,我们叫唐诗
世人进去参观,走出来也成了一个个
雄赳赳的汉字
随即被一支古典的狼毫
潇洒地填入了宋词
用方块字做散文,状似楼阁大宇
在文学史上吞吐风景的,往往属这类名胜古迹
像滕王阁、岳阳楼
连三岁的屁孩也爬过它们押韵的楼梯
从里面步出的王勃,步出的范仲淹
是公认的大师
在《别赋》那幢汉朝建筑里,有人从中打开一扇
汉字的窗户,但见
依依杨柳之下:杨花似雪
古人在柳枝飘忽的道旁摆酒送别
苦煞了一个愁字
江淹从方块字里伸出盛满才气与离情的衣袖
把一片秋色拂去,留下那幅
发黄的宣纸。让人凝神静思
繁体的年代,汉字总是被砍去脑袋,大腿或手臂
由此成了简体
后来的日子逐渐变得机智
它们有的和曹雪芹攀上亲戚
在贾府出入。三杯两盏淡酒,与公子或小姐打发在一起
填词做诗
偶尔想到自己的身世
不由落一两滴伤心的墨汁
成为林妹妹埋葬桃花的辞
其他部分蒙面绿林,它们由词性的强悍而干上了
铤而走险的事
—旦被别的字出卖,就会割去首级
所以有更多的字逼上梁山,在水浒聚义
挺一条朴刀于施耐恩笔下
砍翻一路路官府的字
演义一百二十回英雄传奇
另一部分字,它们的偏旁与部首
直接联系到刀。枪。剑。戟
它们注定用于乱世,效命沙场
秋风喋血
它们在罗贯中的书斋里耍大刀
令三国得以鼎立,从而以功臣的名份进入历史
剩下的字,因为有病
被驱逐出句子
落拓江湖沦为浪子
它们渴望字典收留,或到一册破书里谋职
如果撞在小学生手里
其性命就有可能被涂抹乃至粗暴擦去
我同情这些字
它们的命运使人想到清朝鬼头刀下的汉字
颗颗好头颅
一个个掉下,成最残酷的字
死。一开始就向汉字逼入
使人认定,笔是一种冰冷的凶器
纸是刑场啊,上面覆盖着雪
一个汉字便是一颗血性的头颅
历代文人为什么总是将它伸到刽子手的刀底
多少头被斩
多少汉字成了无头的骑士
在历史的隧道里它们一步一血
语言仍在汉字的肉上奔驰
先哲与大师的灵思,在一块块陡峭的汉字上
行走,传递万世
汉字是肉筑的,灵魂在汉字中
生生不息
我们活着,在人世这幅大纸上
本身就是一个象形汉字
头颅,身体和四肢
都是按汉字结构组成的整体
站立是一个字,卧下是另一个字
跪倒完全是意义相反的一个字
把头往上仰是一个字,往下低是另一个字
往边偏一点又是一个字
将手举起与放下是两个不同的字
身躯的挺立与弯曲,乃至大腿的收缩与伸直
都具有汉字的象形意义
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一个活生生的
汉字。不同的行为
决定着一个不同的字意
每个汉人都要用自己的一生
来完成一个汉字
大写或者小写,繁体或是简体以至
褒义与贬义,都取决于自己
我们在汉字中生活,经常在各种方块里
出入。有时蹲到古老的墙角
随手捡一块断砖
敲一敲汉字:就能够清楚听出一段轰然作响的
历
史
(1990年4月号《作家》)
与鲁迅先生的最近一次邂逅
走进新华书店。你
又出现在书架上。压塑的封面
在武侠小说。席慕容诗歌与厚黑学
中间。格外耀眼
一种久违的感觉。使我
不得不在这种场合。以人民币
这种最世俗也最现实主义的方式
亲近先生
既使书价成倍上涨。我囊中羞涩
也无法隔绝这份和你接近的情感
翻开封面。先生的相貌
在扉页上。黑色的胡子如同两把
黑色的短剑。比命运更锋利比玄铁
更冷。划伤中国的黑暗
成一枚刀口
这刀口是我们停电之夜看到的
蜡烛和油灯。设想
当年那些在它锋刃下胆寒的人
这是暗的明枪
明的暗箭
一如先生手中的香烟。那只
在长夜里熬红的眼睛。曾经预言过
不远的黎明
黑色的天空。语言是零
你用它在铁幕上烙下滚烫的文字
语言的火焰。黎明的歌手。朗诵者
黑暗中光明的大师。我听见
你的天才掠过黑暗时
发出刀锋的声音
书生柔软的笔
在你手中我们才发现是:剑
1991年。先生的短剑
早已陈列在国家纪念馆。成为
大学中文系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哲学与诗歌中。是一种铁的精神
此时。我正在江西师大作家班
做你最没出息的学生
作为中国青年诗人。我觉得
诗歌的本质。荣誉与永存
都在你的胡须和骨头里面
只是先生曾经锻造为剑的笔。而今
在许多文人手中
都得了软骨病
把文学直接通俗到钱。当我
每天面对一张白纸。如面对
命运的锋刃。我没法回避自己一生
将背部交给阴影
也许我唯一的努力。就是
忍受寂寞与贫困
使手中的这支笔。重新变得
象先生的骨头一样坚硬
合上书本
我也能看见:语言的花蕾。黑夜的星
先生鲁迅。在
穿西装。羊皮茄克的现代人中间
依然相貌平平。一件灰旧的长衫在身
走在每一个读者面前。泪水
就会涌上我的眼睛
1992年2月号<诗歌报>
喜马拉雅山上的雪
喜马拉雅。你在夏天逼近我
你站站在那儿
-----世界的最高处
以寒冷、神奇、诡秘构成夏日的巨大诱惑
我在摄氏四十三度高温的南方城市引颈
眺望
冰点三十度以下的喜马拉雅
语境中的神话
一阵严寒。使我肌肤收缩
如突遇暴雪
宿营地的灯火被大风吹灭
我拉紧绳索。珠穆朗玛峰啊
大地的巨帆
带给我们美丽或无情
我不能攀越,也要到达峰顶
我要在峰顶筑起白色教堂,沐浴天风和雪
为我的新娘在大地最高处铺下婚床
用九十九个夏夜的连续激情
融化
冰山
让一千条河推动
一千个春天:土地滋润。万物生长
我的一万个儿女出生在河流经过的地方
屋宇。大米。语言和村庄
运命之炬,照亮人类的殿堂
珠穆朗玛。你等着我
美丽而充满杀机之途。雪炭与冷火
站在最高的地方,面临最暗的深渊
人类最终的征服
是雪和高度
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思想的运行
道路的抵达,旗或头颅
深深地踏下,陷入与拔出,由是而再
从冰到冰
由雪到血
粉碎与凝结。谁
把终极的寒气握住。谁在大风中不会弯折
谁是
雪山飞狐
珠穆朗玛。世界之母
我在大热的中心。火炉之城
写这首有关雪山之巅的诗。一片冰心
打开夏夜
飞向稿纸上方的白雪
那里冷峭、高寒。幻鸟难越
我的诗行,今晚按捺不住
追随登山者的脚步。洁白的空间和高度
把重量留住
除了热爱与向往
还有什么不能减轻。大雪或死亡
又如何能阻止我的上升
让九千只神鸟
托举这硕大的魂灵,高翔于雪山峰巅
蔚蓝的穹顶。九千位仙女与众神
打开天堂之门
雪崩被巨光击中,如玉碎之身
撒播大地以远
苦难与爱情
先行者呀!你永远是高出头顶的
雪山之莲。我在你神明的花朵下跋涉冰川
也许我一生也无法到达峰顶
然而,即使我停止
也是在继续
就像倒下的勇士,不仅仅保持前行的姿势
他们的精神已穿越终止的躯体
成为另一种先行者
雪峰,我以仰望达到那一高度
我以诗行深入你的内部
以摄氏四十三度的高温拥抱你的身子
用办公室的庸常公事投入你的惊险与曲折
我的诗,与山河同在
翻过三十四座雪山,又落入深谷,再度攀越
喜马拉雅。未经污染的圣地
静静的雪床
洁白的纸张:等待
英雄的高贵光临
等待勇士的幸福长眠。等待诗人之心
与珠穆朗玛峰顶王冠的
对称
(1997年1月号《诗神》)
关 羽
(1962—),江西南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江西师大中文系作家班。出版诗集有《古典中国》、《独自凭栏》等。
西川(1963- ),原名刘军,出版的诗集有《隐秘的汇合》(1997)、《虚构的家谱》(1997)、《西川诗选》(1997)、《大意如此》(1997)
西川,诗人,散文家和随笔作家,本名刘军,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大学时代开始写诗,并投身当时全国性的诗歌运动,倡导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 精神。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美国艾奥瓦大学2002年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西川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 歌运动。曾与友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倾向》(1988—1991),参与过民间诗歌刊物《现代汉诗》的编辑工作。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
诗人西川
歌界影响广泛。出版有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诗文集《深浅》(2006),散文集《水 渍》(2001)、《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2004),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1997),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 (2001),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04)、《米沃什词典》(与北塔合译,2004)。编有《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 (1997)。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庄重文文学奖(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齐伯格奖修金(1997)、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 (1999)等。
参加过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1995)、法国巴黎瓦尔德玛涅国际诗歌节(1997)、美国芝加哥人文艺术节(2002)、德国柏林国际文学节 (2004)等。其长诗《远游》曾由郭文景谱写为管弦乐作品,2004年10月由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首演,指挥:EdodeWaart(荷 兰)。其组诗《镜花水月》被改编为实验戏剧,由孟京辉导演,于2006年5月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在北京东方先锋剧场公演。此外,西川还曾于2000年 参加过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站台》的拍摄。
出版有诗集《中国的玫瑰》(1991)。翻译有庞德、博尔赫斯、巴克斯特等人的作品。曾获《十月》文学奖(1988)、《上海文学》奖(1992)、《人 民文学》奖(1994)、现代汉诗奖(1994)等,被录入英国剑桥《杰出成就名人录》。1995年应邀参加第26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1996年作 为加拿大外交部"外国艺术家访问计划"的客人访问萨斯卡图、图贾那和卡尔加里。其部分作品已被评为英、法、荷、西、意、日等国语言。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关于闻一多主要研究资料有:《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陈凝《闻一多传》(民享出版社,1947)、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
闻一多生平(1899-1946)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静夜》《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著有《岑嘉州系年考证》《匡斋说诗》《天问释天》《诗新台鸿字说》《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离骚解诂》《敦煌旧钞
本楚辞音残卷跋》《诗经新义·二南》及《释朱》等,并有《闻一多全集》出版。
多多(1951- ),原名栗世征,诗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2000)等。下面收录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的全部诗作。
.多多,当代诗人,原名栗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白洋淀插队,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系朦胧诗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等,还有多种外语译本诗集。 多多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过讲座和朗读,并曾任伦敦大学汉语师,加拿大纽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住校作家。旅居荷兰近15年后,多多于2004年回到国内,被海南大学文学院正式聘为教授,并承担讲授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文学课程。现有花城出版社出版《多多诗选》行世。
老刀,在广州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参加诗刊社第十六届青春诗会。出版有诗集《失眠的向日葵》、《打滑的泥土》、《眼睛飞在翅膀前方》3部,报告文学《力缚狂魔》1部。曾获徐志摩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北京文学新世纪首届文学奖诗歌二等奖、广东省第十四届新人新作奖、金盾图书奖等。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以及十几种(册)最佳诗歌选取本。诗歌《钱》入选中学生课外读本、《看捐肾电视节目》入选中学生喜欢的100首诗。
晴朗李寒,李寒,原名李树冬,生于20世纪70年代。河北河间人。写诗,译诗,编诗,乐在其中。有译著《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诗选》,与友人合著诗集《三色李》,合译有《当代俄罗斯诗选》等。曾参加诗刊社21届青春诗会。2008年,获得诗刊社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2009年出版诗集《空寂与欢爱》。
狄平子(1872-约1942),祖籍江苏溧阳人。原名葆贤,字楚青,一字楚卿,别号平情居士、平情客。室名宝贤庵、平等阁擅长书画及古画鉴定,后在上海创办《时报》、《民报》和有正书局,与《申报》、《新闻报》鼎足而三。为民国时期的书画家、鉴藏家、出版家和佛教居士。
《石林燕语》有一则米芾的故事:"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尝拜谒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换易。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江而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米芾性诙谐而好收藏,世人有"米颠"之称。
狄平子得到一批湘妃竹材,制成三尺长的扇骨,并特制与之相匹配的扇面,然后持此巨扇至吴湖帆处,索画山水。当巨扇展开时,吴湖帆的画桌还嫌短促,拼了两张桌子才开始作画,当时正好叶恭绰也在,狄平子遂请叶题字。吴湖帆问狄为什么要画如此大的扇子。狄平子回答挥拂之顷,自具大王之雄风,又可权充手杖,即以御侮为武器,亦无不可也。"明明是为了"贪图"吴氏的山水,却又编出如此一本正经的理由,让人忍俊不禁。狄平子则无疑是近世之米南宫。
狄平子生性诙谐不单如此,包笑天与其极为相熟,据说:"平子好戏谑,尝已剥皮香蕉藏于衣襟里,令旁人探摸,旁人手指触及滑腻之物,以为蛇,惊悸大叫。平子以香蕉示之,相与大笑。"狄平子生性烂漫是为天秉,这似可以从他的一幅山水自题上看出:"余生长江右,足迹几遍全省,以此赣中山水梦寐不能忘。丁卯七夕前一日,余梦来舟扬帆驶入一山峡间,波光岚影,苍翠扑眉宇,舟人遥指之,此黄陵庙也,然余生平未经其地,颇以为怪。实则赣中山水颇类蜀江,因追忆写此画,始以蜀江帆影名焉。"狄氏得梦蜀江而以赣中山水入画,烂漫不羁确有米南宫的遗范。
在上海朵云轩拍卖行2000年秋季拍卖会上,所拍出的41件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所有的古画中,有不少件原先是狄平子的藏品或曾经为狄平子过目的。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那幅被董其昌题为王蒙平生第一的《青汴隐居图》也曾为狄平子所收藏过。
狄平子自幼生长在江西农村,随父亲耕种,年青时赴上海,眼界为之大开,与谭嗣同相从甚密,也曾参与维新派组织的自立军起义,后戊戌事变,由于政事牵连,一时东渡扶桑游学,归国后在上海与《湘学报》主笔唐才常共同组织中国独立协会。后时事风云变幻,狄平子灰心革命,创办《时报》,开设有正书局,影印发行珂罗版碑帖画册,在当时条件下,对于传播书画艺术,可说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间狄氏也皈依参佛,并借助有正书局的传播发行创办了中国第一份近代佛教月刊《佛学丛报》。
狄平子也能诗,但诗品格调不高,可能因为晚年参佛的缘故,学得是宋代禅机诗,其中过多禅理晦涩。其书斋名:平等阁,取近代理性佛学中的"平等"观念,即要以佛教之"平等"对付宗法等级,而向"固甚乐三纲之名"的"独夫民贼"开刀,这与其早年的民主思想正相延承。
作为近代名人,在字画流通市场中狄平子的画作并不多见,一般比较常见的是其对子条幅,且价格也不高,狄平子的书画作品其书以意态沉静取胜,风华朴素,颇有书卷气,应为学者书法。
狄平子著作:《平等阁笔记》、《平等阁诗话》、《清代画史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生平】 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他与成仿吾、田寿昌、郁达夫、张资平等人于1921年6月下旬成立创造社,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出版的诗集有《女神》(1921)、《瓶》(1927)、《前茅》(1928)、《战声》(1938)、《凤凰》(1944)等。其他作品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年谱和研究资料主要有:《郭沫若学生时代年谱(1892~1923)》(李保均编),《郭沫若年谱》(龚济民、方仁念编),《郭沫若著译书目》(上海图书馆编),《郭沫若著译系年目录稿》(〔日〕中岛碧编),《郭沫若著译系年》(苏川、倪波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郭沫若专集》、《郭沫若著译系年目录》、《郭沫若评介目录》(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编)。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女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
生平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在这期间,郭沫若写了许多迎合时代的文字,因此受到后人诟病,理论专著《李白与杜甫》一书更是令人齿冷。因此郭沫若其人在中国文化界成为人格方面的反面例证。曾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