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明代〗诗词集锦
  • 满江红·咏竹

  • 正文: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陆容,

      陆容(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请大臣往迎,容谏止之。迁浙江右参政,所至有绩。后以忤权贵罢归,卒。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病故后,其子陆伸,字安甫,汇列其书目,并以新得者,再总为经、史、子、集,合为若干卷。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 明代阅读:2976次
  • 咏儋耳二首

  • 正文:
    刺竹芭蕉乱结村,人家犹有古风存。
    相逢尽道年来好,不见催科夜打门。 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
    凭谁识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方向,
  • 明代阅读:2963次
  • 古戍

  • 正文: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明代阅读:2873次
  • 泰山

  • 正文: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明代阅读:2861次
  •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 正文: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 明代阅读:2840次
  • 春晴

  • 正文: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林下春光明媚风儿渐渐平和,高山上的残雪已经不多。
    垂吊在空中的蛛丝冉冉飘动花枝静谧,远远的看见白鸟从石板路上面飞过。
    忽而在山中怀念起旧时的朋友,多少回梦到洞口雾气缭绕的藤萝。
    衣服沾满尘土最终要换下呵,好到湖边采荷花与菱角。

    注释
    ①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冉冉:柔软下垂的样子。如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②青壁:此处指雪后光滑的石板路。旧时驿道多为石板辅成。迢迢:形容遥远。
    ③芰荷(jì hé):芰,菱。荷,荷花。



    作者介绍:
    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明代阅读:2818次
  • 午日处州禁竞渡

  • 正文: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注释
    1、处州:隋唐时旧名,明代为处州府,今浙江丽水市,辖遂昌、缙云、青田、龙泉等9县市。此当作于作者官遂昌知县任内。
    2、莲城:即今浙江丽水城区,当时为处州府府治。
    3、瓯江:浙江东南部的一条江,流经丽水,至温州入海。



    作者介绍:
    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明代阅读:2713次
  • 尊经阁记

  • 正文: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译文: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它沟通人与物,遍及四海,充塞天地之间,贯通往古来今,无处不存,无处不是同样,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所以它是永恒不变之道。它表现在人的情感里,便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它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因此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也就是亲、义、序、别、信,是同样一件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即永恒不变之道。这永恒不变之道,用以阐述阴阳盛衰的运行,便称它为《易》;用以表明纪纲政事的施行,便称它为《书》;用以传达歌咏性情的感发,便称它为《》;用以显示体统仪节的表征,便称它为《礼》;用以宣泄欣喜和平的跃动,便称它为《乐》;用以辨别真假邪正的标准,便称它为《春秋》。因此阴阳盛衰的运行,以至于真假邪正的评价,同样是一个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真理,唯其如此所以称为六经。六经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中永恒不变之道。因此《易》这部经,是记我们内心的阴阳盛衰的经:《书》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纪纲政事的经;《诗》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歌咏性情的经;《礼》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体统仪节的经;《乐》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欣喜和平的经;《春秋》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真假邪正的经。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表露,这才是尊重《礼》;省察心中的欣喜和平而使之及时跃动,这才是尊重《乐》;省察心中的真假邪正而及时地辨明,这才是尊重《春秋》。

      大抵古代圣人的匡扶人间正道、耽心后世的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耽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拘守于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晓晓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

      越城过去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已久了。知府渭南人南大吉君,在治理民政之暇,即慨然痛惜晚近学风的颓败,将使之重归于圣贤之道,于是命山阴县令吴瀛君扩大书院使之一新,又建造一座尊经阁于书院之后,说道:“经学归于正途则百姓就会振发,百姓振发那便不会犯罪作恶了。”尊经阁落成,邀我写一篇文章,以晓喻广大的士子,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唉!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

      (何满子)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明代阅读:2665次
  • 示僧

  • 正文: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620次
  • 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 正文:
    翦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
    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惠山泉。
    肯藏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陶振,
  • 明代阅读:2587次
  • 神凤操

  • 正文:
    钧天奏兮列丹墀,俄翩翩兮凤凰仪。
    敛翱翔兮栖梧枝,彼观德兮直为我辞。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504次
  • 辽事杂诗(八首选—)

  • 正文: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陈子龙,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明代阅读:2501次
  • 金鸡报晓

  • 正文: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84次
  • 赠四仙

  • 正文: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80次
  • 无题

  • 正文: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78次
  • 思亲歌

  • 正文:
    苑中高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
    雏翎少乾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
    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
    呼来呼去翎羽硬,万里长风两翼振。
    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返哺天性真。
    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
    歔欷歔欷梦寐心不泯,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64次
  • 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 正文:
    望西南隐隐神坛,
    独跨征车,信步登山。
    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
    一尘不染,浮生九还,
    客中有僧舍三间,
    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43次
  • 钟山

  • 正文:
    游山智盘旋,俯谷仰奇巅。
    松声细入耳,云生水石边。
    敲竹猿长啸,临弆视鹿眠。
    白鹤来天翅,玄羽衣裳鲜。
    采芝携桂子,任意恣蹁跹。
    野人溪外语,黄莺啭更便。
    山静鸟归疾,林深紫暮烟。
    樵还渔罢钓,畅饮乐吾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29次
  • 无题

  • 正文: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425次
  • 钟山赓吴沉韵

  • 正文: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
    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
    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
    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
    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明代阅读:2376次
  • 牧牛词

  • 正文: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明代阅读:2079次
  • 感怀(二首)

  • 正文:
    其 一
    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
    回风卷落叶,翊翊带沙尘。
    平原旷千里,莽莽尽荆槿。
    繁华能几何?憔悴及兹辰。
    所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
    云林耿幽独,霜雪空相亲。 其 二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
    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生。
    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明代阅读:1986次
  • 绝句·人生无百岁

  • 正文: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译文:
    人生是活不到百岁的,就算活到又如何?
    古往今来的英雄壮士,现在都化为尘土洒落在江河之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明代阅读:1968次
  • 岳忠武王祠

  • 正文: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译文:
    自南宋建都杭州以来,舍弃了汴梁巍峨的宫阙。此时号称中兴宋室,可有几个将领能克敌制胜呢?反倒是主和负国的奸臣一直掌权。在寒雨中,岳王祠庙满是黄叶堆积,青山野坟间白云霭霭。为什么朱仙镇大捷之后,岳将军就再没能打胜仗、高奏凯歌了呢?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于谦,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明代阅读:1922次
  • 题桃花扇传奇

  • 正文:
    玉树歌残迹已陈,
    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
    不爱江山爱美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陈于王,陈于王(?—1637)字丹衷,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 。明代武职官吏,世为苏州卫千户,既袭职,举武乡试,崇祯初累官前锋游击,十年守太湖,被罗汝才、刘国能等农民军围攻,兵败自刎而死。
  • 明代阅读:1921次
  • 山花子·春愁

  • 正文: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陈子龙,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明代阅读:1920次
  • 观书

  • 正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注释
    ①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②“相亲”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忧:愁。每:时常。亲:近。
    ③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④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
    ⑤“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⑥逐:挨着次序。
    ⑦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⑧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参考资料:

    1、 郭太平,王元明,王涛群.《勤学古诗百首》: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第177页

    作者介绍:
    于谦,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明代阅读:1904次
  • 旅兴(二首)

  • 正文:
    其 一
    寒灯耿幽暮,虫鸣清夜阑。
    起行望青天,明月在云端。
    美人隔千里,山河淼漫漫。
    玄云翳崇冈,白露雕芳兰。
    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
    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其 二
    倦鸟冀安巢,风林无静柯。
    路长羽翼短,日暮当如何?
    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
    宁知天上雨,去去为沧波。
    慷慨对长风,坐感玄发皤。
    弱水不可航,层城岌嵯峨。
    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明代阅读:1892次
  • 望阙台

  • 正文: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注释
    ①望阙(quē)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戚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中记道:“一山抱高处,可以望神京.名之日望阙台。”阙,宫闱,指皇帝居处。
    ②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
    ③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
    ④宸(chēn)銮(luán):皇帝的住处。

    参考资料:

    1、 王英志主编.历代名家绝句评点: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04 2、 傅德岷,李书敏主编.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重庆出版社,1997

    作者介绍:
    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明代阅读:1886次
  • 渡黄河

  • 正文: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谢榛,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明代阅读:1882次
  • 墨客网(www.mokecn.com) 京ICP备150497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