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白居易〗作品集锦
  • 白居易-诗词《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古诗 全诗赏析

  •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 唐代阅读:1674次
  • 偶吟

  • 正文:
    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久寄形于朱紫内,
    渐抽身入蕙荷中。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69次
  • 自戏三绝句。身报心

  • 正文:
    心是身王身是宫,君今居在我宫中。
    是君家舍君须爱,何事论恩自说功。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65次
  •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 正文: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62次
  • 白居易-诗词《东坡种花二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
    游蜂遂不去,好鸟亦栖来。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
    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
    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
    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
    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
    划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
    封植来几时,高下齐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作品赏析 生初:一作初舒。决渠:一作凿渠。
  • 唐代阅读:1657次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同是天涯沦落人

  •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唐代阅读:1657次
  • 香山避暑二绝

  • 正文: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
    夜深起凭阑干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49次
  • 迂叟

  • 正文:
    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初时被目为迂叟,
    近日蒙呼作隐人。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49次
  • 和杜录事题红叶

  • 正文: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43次
  • 白居易-诗词《重赋》 古诗 全诗赏析

  •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作品赏析 忧人:一作爱人。悲端:一作悲喘、一作悲啼。
  • 唐代阅读:1640次
  • 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

  • 正文:
    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
    却寄两条君令取,明年双引入中书。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25次
  •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

  • 正文: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07次
  • 秋槿

  • 正文:
    风露飒已冷,天色亦黄昏。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怀哉聊一陈。男儿老富贵,女子晚婚姻。
    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604次
  •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 正文: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580次
  •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 正文: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578次
  • 灵岩寺

  • 正文:
    馆娃宫畔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
    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553次
  • 白居易诗词《钱塘湖春行》全诗翻译赏析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1.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2.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3.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4.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5.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6.暖树:向阳的树。

        7.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8.没(mò):隐没。

        9.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赏析: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 出: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 唐代阅读:1535次
  •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 正文: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528次
  • 白居易-诗词《自咏》 古诗 全诗赏析

  •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 唐代阅读:1502次
  • 有木诗八首

  • 正文: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
    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著。
    有木香苒苒,山头生一蕟。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闼。
    爱其有芳味,因以调麹糵.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
    岂徒悔封植,兼亦误采掇。试问识药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
    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501次
  •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 正文: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492次
  • 白居易-诗词《落花》 古诗 全诗赏析

  • 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
    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
    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
    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
    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


  • 唐代阅读:1491次
  • 白居易-诗词《夜坐》 古诗 全诗赏析

  •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


  • 唐代阅读:1488次
  • 白居易-诗词《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古诗

  •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由是推天运,从兹乐性场。
    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
    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
    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
    薙草通三径,开田占一坊。
    昼扉扃白版,夜碓扫黄粱。
    隙地治场圃,闲时粪土疆。
    枳篱编刺夹,薤垄擘科秧。
    穑力嫌身病,农心愿岁穰。
    朝衣典杯酒,佩剑博牛羊。
    困倚栽松锸,饥提采蕨筐。
    引泉来后涧,移竹下前冈。
    生计虽勤苦,家资甚渺茫。
    尘埃常满甑,钱帛少盈囊。
    弟病仍扶杖,妻愁不出房。
    传衣念褴褛,举案笑糟糠。
    犬吠村胥闹,蝉鸣织妇忙。
    纳租看县贴,输粟问军仓。
    夕歇攀村树,秋行绕野塘。
    云容阴惨澹,月色冷悠扬。
    荞麦铺花白,棠梨间叶黄。
    早寒风槭槭,新霁月苍苍。
    园菜迎霜死,庭芜过雨荒。
    檐空愁宿燕,壁暗思啼螀。
    眼为看书损,肱因运甓伤。
    病骸浑似木,老鬓欲成霜。
    少睡知年长,端忧觉夜长。
    旧游多废忘,往事偶思量。
    忽忆烟霄路,常陪剑履行。
    登朝思检束,入阁学趋跄。
    命偶风云会,恩覃雨露滂。
    沾枯发枝叶,磨钝起锋芒。
    崔阁连镳骛,钱兄接翼翔。
    齐竽混韶夏,燕石厕琳琅。
    同日升金马,分宵直未央。
    共词加宠命,合表谢恩光。
    厩马骄初跨,天厨味始尝。
    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
    青缣衾薄絮,朱里幕高张。
    昼食恒连案,宵眠每并床。
    差肩承诏旨,连署进封章。
    起草偏同视,疑文最共详。
    灭私容点窜,穷理析毫芒。
    便共输肝胆,何曾异肺肠。
    慎微参石奋,决密与张汤。
    禁闼青交琐,宫垣紫界墙。
    井栏排菡萏,檐瓦斗鸳鸯。
    楼额题鳷鹊,池心浴凤凰。
    风枝万年动,温树四时芳。
    宿露凝金掌,晨晖上碧珰。
    砌筠涂绿粉,庭果滴红浆。
    晓从朝兴庆,春陪宴柏梁。
    传呼鞭索索,拜舞佩锵锵。
    仙仗环双阙,神兵辟两厢。
    火翻红尾旆,冰卓白竿枪。
    晃漾经鱼藻,深沉近浴堂。
    分庭皆命妇,对院即储皇。
    贵主冠浮动,亲王辔闹装。
    金钿相照耀,朱紫间荧煌。
    球簇桃花骑,歌巡竹叶觞。
    洼银中贵带,昂黛内人妆。
    赐禊东城下,颁酺曲水傍。
    樽罍分圣酒,妓乐借仙倡。
    浅酌看红药,徐吟把绿杨。
    宴回过御陌,行歇入僧房。
    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
    望春花景暖,避暑竹风凉。
    下直闲如社,寻芳醉似狂。
    有时还后到,无处不相将。
    鸡鹤初虽杂,萧兰久乃彰。
    来燕隗贵重,去鲁孔恓惶。
    聚散期难定,飞沉势不常。
    五年同昼夜,一别似参商。
    屈折孤生竹,销摧百炼钢。
    途穷任憔悴,道在肯彷徨?
    尚念遗簪折,仍怜病雀疮。
    恤寒分赐帛,救馁减余粮。
    药物来盈裹,书题寄满箱。
    殷勤翰林主,珍重礼闱郎。
    煦沫诚多谢,抟扶岂所望?
    提携劳气力,吹簸不飞扬。
    拙劣才何用?龙钟分自当。
    妆嫫徒费黛,磨甋讵成璋?
    习隐将时背,干名与道妨。
    外身宗老氏,齐物学蒙庄。
    疏放遗千虑,愚蒙守一方。
    乐天无怨叹,倚命不劻勷。
    愤懑胸须豁,交加臂莫攘。
    珠沉犹是宝,金跃未为祥。
    泥尾休摇掉,灰心罢激昂。
    渐闲亲道友,因病事医王。
    息乱归禅定,存神入坐亡。
    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
    不动为吾志,无何是我乡。
    可怜身与世,从此两相忘。




    作品赏析 百炼钢:一作百炼刚。
  • 唐代阅读:1472次
  • 古冢狐-戒艳色也

  • 正文: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头变云鬟面变妆,
    大尾曳作长红裳。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忽然一笑千万态,
    见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狐假女妖害犹浅,
    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471次
  • 白居易-诗词《琵琶行》 古诗 全诗赏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 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作品赏析〔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索索: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
    〔4〕掩抑:掩蔽,遏抑。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玄: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沉重 舒长。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当心 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云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嘲哳(音折):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 唐代阅读:1464次
  • 寄湘灵

  • 正文: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458次
  • 白居易-诗词《宫词》 古诗 全诗赏析

  •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作品赏析【简析】:
    用对比的白描手法抒发了宫中妇女的不幸,诗人对她们怀着深深的同情。

  • 唐代阅读:1454次
  • 白居易: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     赠君一法决狐疑,(1)

        不用钻龟与祝蓍。(2)

        试玉要烧三日满。(3)

        辨材须待七年期。(4)

        周公恐惧流言日,(5)

        王莽谦恭未篡时。(6)

        向使当初身便死,(7)

        一生真伪复谁知?(8)

        【注释】

        (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7)试:试验,检验。

        (8)辨:辨别,鉴别。

        (9)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复: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后来成王发现留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16)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译文】

        我送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

        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

        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

        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 唐代阅读:1440次
  •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 正文: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唐代阅读:14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