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坚守之道与服务之责
夏锦文 1964年生,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组长。在《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公开出版《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等著作30余部。
现代大学诞生之初,便以一种“精神贵族”的姿态,与社会保持着一种传统的距离。作为传习的场所和知识的殿堂,大学的使命在于育人,在于保存和传递人类的文明成果。作为以创新为特征的“学术共和国”,大学是先进思潮的策源地,是道德文化的高地,也是师生应当坚守的家园。
坚守家园,首在抱持学术理想。“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问不容许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浮躁,只有静得下心气,耐得住寂寞,精研深究,求新求精,才能达到“穷韫奥、致良知”的境地。坚守家园,贵在坚持文化育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是社会文明的灯塔,开启思想先河,引领社会风尚;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文化人的活动,即通过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染人、熏陶人、教化人,滋益成长成才,推动人格养成。坚守家园,重在秉持大学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不是指大学本身,而是说教书育人的“大道理”,大学之道就在于能够彰明德性,革除旧习,探索真理,追求“至善”这一最高境界;大学之大,意味着大度宽容,有大学之气象,有大学之品格,有大学之精神。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扬州大学虽历经沧桑,屡经更迭,但学校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格传承延续,历久弥新。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学校的创始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便确立了“坚苦自立”的校训,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坚韧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百余年来,这一优良传统得到了承继和光大。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30多年坚守帕米尔高原的“白衣圣人”吴登云,到“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自幼失聪但毅力非凡的黄鹂,一代代扬大人在坚守中耕犁,成就了学校“坚毅刻苦,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
大学与社会的距离只是相对的,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则是千丝万缕的。如果说德国洪堡建立了现代大学的学术制度,那么,美国“威斯康星模式”则开拓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使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在后工业化社会,大学已然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大学服务社会,核心是人才输送。在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当今时代,大学育人的指向必然是培养敢于“筑梦”、勇于“追梦”的优秀人才。大学服务社会,重点是科技服务。大学理应发挥其对于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支撑作用,瞄准国家战略,对接地方需求,集合优质资源,组织科研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大学服务社会,关键是文化支撑。大学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拓展视野,回应关切,推出新见,咨政建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扬州大学坚持立足地方,面向社会,开展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承担横向合作项目2600多项,推广科技成果1300多项,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又踏层峰望眼开”,今年10月,学校与扬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资源共享等八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必将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坚守精神家园与服务经济社会,在历史传统与时代使命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守正出新,主动作为,方是新时期的大学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