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学术研究的新作
显赫于战国、秦汉之际的纵横家,是一个注重实践,善于韬略智谋的学派。因此,有人认为纵横家无学术,对纵横家的研究多局限于它的人物行踪与历史事实。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8月)、张彦修副教授著述的《纵横家书》则不同。该书在对纵横家进行了系统探讨之后,认为纵横家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学术和经典著作的学派。纵横家的经典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12家,107篇;《隋书·经籍志》著录2部,6卷。虽然著录的这些纵横家经典大多都已经佚失,但传世的纵横家的教科书《战国策》、《鬼谷子》和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则保存了大量有关资料。根据这些有价值的资料,《纵横家书》对纵横家的思想学术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廓清了被称之为纵横短长之术的纵横家学术。纵横短长之术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崇尚韬略智谋、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以说为谋等几个大的方面。纵横短长之术是纵横家的学术特征,但其学术决不仅限于此。谨守秘密,含而不露;创造局面,力争主动;相互利用,相互倾轧;度势进退,随机应变;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等纵横家的为谋原则以更集中、更抽象、更深刻的形式反映了纵横家的学术。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看,纵横家是一个受思想观念约束最小、富有进取性的学派,转祸为福、因败为胜,重直观、善比喻是它的哲学基础,独具风骚的民本思想和闪光的士人精神则是它的思想底蕴。纵横家的哲学根基和思想底蕴成为他们积极入世、强烈忧患、韬略计谋变换无穷的动力源泉。理清纵横家走过的历史轨迹固然重要,但认识它的思想学术却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从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了纵横家,把对纵横家的认识由人物、行为深入到了思想学术。由于以前一直认为纵横家无学术,所以对纵横短长之术也无专论。《纵横家书》以求实、求真、求深的精神认识纵横家学术,不仅改变了纵横家无学术之说,而且对纵横家研究和战国、秦汉之际的历史文化研究都会有多方面的帮助。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纵横家骤然失去了显学地位,因而人们疏忽于纵横家在汉武帝以后的发展变化,甚至认为纵横家是一个有源而无流的学派。《纵横家书》认为,汉武帝以后纵横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纵横短长之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母体,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母体之中流变、转型,生生不息,源源流长。该书还勾勒出了纵横家流变的基本轨迹。纵横家是一个流动的、成分复杂的社会群体,其中既有世袭权贵,又有布衣平民,在纵横家断绝之后,部分人继承了纵横家的游与侠之风,走上了游侠之路。游侠的身影长期闪现于中国古代社会,他们的艺术形象反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诗篇、唐宋传奇与诗词、宋元话本和明清侠义小说之中。在理论形态方面,在《战国策》长期流传的同时,又出现了精练的《三十六计》。从表面看,《三十六计》是兵家的奇诡奸谲,而实质上则是政治权术。《三十六计》与纵横短长之术不仅在精神实质上接近,而且还能在纵横家的谋略宝库中发现《三十六计》每个计谋的雏形,清晰地看到纵横短长之术向《三十六计》转型的痕迹和《三十六计》对纵横短长之术继承发展的脉络。
《纵横家书》对纵横家思想学术及历史流变的探讨,对人们有很大的启迪性。它不仅再现了纵横家思想学术的真面目,而且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