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对纵横传统解释的质疑

    所属:诸子百家 > 纵横家  |  阅读:2788次
       在已发现的纵横家资料中,尚没有对“纵横”概念的系统解释。民间传说鬼谷子所著《三书》中,现存的《鬼谷子》一书捭阖之术十余篇中,“纵横”概念只出现了三处,《捭阖第一》篇中说,“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另一处是在《飞箝第五》中说“可箝而纵,可箝而横。”第三处是在《忤合第六》中说“乃可以纵,乃可以横。”至于纵横本身具有什么意义,鬼谷子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仅存的资料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后人对“纵横”的理解都是根据“行人之官”的实践引伸出来的。《汉书.艺文志》中云“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所谓“行人之官”就是我们所说的外交官,承办外交事务,安排外交礼仪的官员。他们的思维主要与国际关系、国家强弱与方位等等有关,人们对“纵横”的解释正基于此,而且众说纷纭,各执一辞,我们可以列举出以下几种:
        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
        关东地长为纵,关西地广为横;
        南北曰纵,东西曰横;
        合纵就是六国联合抵抗强秦,连横就是联合强秦攻击他国;
        “纵者,在南北为一,西向以摈秦;横者,离山东之交,使之西向以事秦”;
        以三晋为天下之枢,北连燕南连楚为纵;西连秦东连齐为横;
        六国分别服从秦国谓之连横,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
        以利合曰纵,以威力相胁曰横;
        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
        根据战国时各国的方位、地势、强弱,参与主体的多少,打击或联合对象的变化以及是促合还是离间的具体任务,将上述各种说法交叉组合,可以给出更多的合纵连横的定义。例如从参与国的数量上看,并非只有一国与六国的合纵连横,数国与数国之间也可以形成类似的阵营。在齐秦并尊为帝时期,合纵可以是同时针对齐秦两国的;而此时也存在以齐韩魏为与国,以秦赵宋为一方的两个连横阵营并存的情况。对于上述的每一种解释,都可以列出相反的阵营,在不同时期的史料中找出相反的例证来,而多种解释的并立本身也说明合纵连横的相互交错,否则那就不叫合纵连横。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解释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力图使自己的解释符合当时史实的努力恰好使我们对“纵横”的思维跳不出那一段历史的局限。如果我们把纵横家仅仅理解为执行“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那也不符合纵横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先已存在的历史记载。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如果把它的“纵横捭阖之术”仅仅当作一种言说的技巧,不从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也是一种舍本逐末。我们只有把对纵横的理解从具体联合对象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把它作为纵横家的基本范畴看待,追溯其形而上的意义,才能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反过来可以使上述各种解释都能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
        一般说来,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很强,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没有“逻辑”、“理性”和“概念”,恰恰相反,中国哲学有自身的系统,中国哲学的“道”、“仁”等一系列的概念、范畴,都可以在自身的系统中加以理解。中国哲学范畴、术语不缺乏抽象性,也不缺乏今天所谓科学、逻辑和认识论的探索,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其自身的语言、文化、思想系统和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解读。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