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的纵横家思想与风格
圣历元年(698年),40岁的陈子昂在解官归侍前的《赠严仓曹乞推命禄》中,总结自己大半生时说:“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并曾明确表示:“吾爱鬼谷子”、“囊括经世道”。(《感遇》十一)可见纵横家对陈子昂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本文拟从纵横家的角度,探讨其纵横家的思想与风格。
一
“战国者,纵横之世也。”[1]各国之间都在围绕着争取盟国以对外扩张或以求自安的重大策略问题,苦心经营,“纵”和“横”的两种不同政治主张和外交政策,成为各诸侯国最敏感的争论焦点。于是一批属于新兴地主阶级中的“策士”或“智士”们,奔走于列国之间,不别亲疏,唯智谋为尊,簧舌利口,“纵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聘其巧辞,飞箝伏其精术”,[2]从而获取功名富贵,他们便是“纵横家者流。”[3]刘向辑录的《战国策》就专门记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攻城掠地的计谋及游说辞令,成为后世公认的纵横家书。即便是儒、墨、法、兵、阴阳诸家的代表人物,如孟轲、荀卿、墨翟、韩非、吴起、邹衍之流,在其书中的活动,也无不带有鲜明的“纵横”色彩。而“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4]是战国纵横派的开山祖师,张仪、苏秦就是他著名的学生,他的纵横家理论《鬼谷子》是纵横家理论的基石。
纵横之学往往被视为乱世之学。楚汉相争时的蒯通、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深受纵横之风的熏染。《旧唐书·魏征传》也载,魏征见隋末“天下大乱,尤属意纵横之说”,他以奇谋深计干谒李密、郑廷页,不获用,后投奔李唐王朝建功立业。他们的纵横术策虽不再以连横、合纵为内容,但仍以称雄图霸的政治权谋为中心。即使在王朝创立后,纵横之学依然以经世治时的王霸之道得到封建君主的青睐。如汉武帝时主父偃,“尝学长短纵横之术”,开始游说于齐、燕、中山等地不遇,后上书谏伐匈奴,官至武帝丞相。赵蕤著《长短经》,明王霸大略,唐玄宗屡次征召而未果。陈子昂“少学纵横术”,“立言措意在王霸大略而己”[5]也颇留意于纵横家。在《蓟丘览古》中,他缅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的乐毅,(《乐生》)感叹“徇义良独稀”、“仗剑诚已矣”的田光,(《田光行生》)思慕“漫说九瀛垂”、“今也则无推”的邹衍。(《邹衍》)同时,陈子昂也不时提及《战国策》中鲁仲连、荆轲等侠士之事:“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感遇》十六)“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燕太子》)鲁仲连以“奇伟亻叔傥之画策”,游说于魏、赵、齐、燕之间;[6]荆轲“好读书击剑”,也曾“以术说卫元君”。[7]
他们是骀荡一时的侠士兼纵横家,崇尚个人力量,凭借其口才、权谋和勇力,为信用他们的诸侯舒难解危,建功立业。尤其是象鲁仲连、荆轲的侠行义节对后世游侠和纵横家有深远的影响,而后世纵横家也往往把任侠击剑视作纵横术的一部分。《陈氏别传》言陈子昂“慷慨豪侠”,《唐才子传》卷一也说他“任侠尚气弋博”,但陈氏之侠不同于一般“扼腕瞑目,悲歌慷慨,使酒睚眦,杂处屠博,不护细行”之侠,[8]更大程度上与纵横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对现实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他既表现为不安现状,明时审势,待时而出,追求功名的纵横策士的性格特征,又任侠尚义,“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三十五)可以说,陈子昂的纵横家思想是战国纵横家与侠义之士的思想,在初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