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赏析

    所属:国学文化 > 国学文化  |  阅读:729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词人罢官闲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凡10年,时当42—52岁。这首小词即作于此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

      “明月别枝惊鹊”,苏轼诗曰:“月明惊鹊未安枝。”可参看。别枝,树木主干外斜生的枝条。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化用唐卢延让《松寺》诗:“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说过了溪水上的小桥,转了个弯,社林边旧有的那个小客店忽然在望了。“社林”,土神祠庙所属的树林。

      读着这首轻快活泼的小词,我们仿佛被作者带到了朦胧月色中的旷野,只觉清风习习,迎面拂来。上下阕前二句写鹊影蝉声、星光雨滴,固然盈手如掬,倾耳可闻;而两阕的后半部分,诗趣苞含,更耐人寻味。稻花香里,酝酿着丰收,词人为之欣喜,却不露声色,转借一片欢快的蛙语代为诉说,你看妙也不妙?趱行入夜,人困马乏,自然很想找个地方落脚歇宿。此意如照实述说,不免有损前文闲适、愉悦的氛围。词人聪明地选择了昔日曾经住过的乡村小客店忽然出现在眼前的那一瞬间,仍从欣喜一面着笔,这就保持了全词情调的统一和谐。且这欣喜也不是直截了当地诉诸读者,而是通过“旧时”“忽见”之类寻常字眼,使那“茅店”显得既熟悉又陌生,使它的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想之外。如此则虽然平平道来,不加任何摄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但词人那份惊喜的神态,却呼之欲出,宛然若见。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仅在风景名胜。即便是再寻常也不过的乡村、原野,只要有月亮,有星星,有蝉唱,有蛙鼓,有劳动,有丰收,就是生活,就是惊喜。

      美,原来可以那么朴实,那么简单,那么纯净!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