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文化评析:戏曲可以扎根课堂——二谈“戏曲进校园”

    所属:国学文化 > 国学文化  |  阅读:761次

      戏曲并没有落伍、跟不上时代节奏,只是需要我们赋予其赖以生长的环境。戏曲课堂能充分调动孩子的艺术细胞,让他们更积极、活泼地发挥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儿香……”一群小朋友踏着标准的踏步,小身子拧成“子午式”,大眼睛瞪得炯炯有神。在活泼明快的戏曲音乐下,北京回龙观育新学校京剧社团的孩子们用既规矩又稚嫩的嗓音,演唱京剧经典花旦戏《卖水》中的表花片段,为即将到来的“国戏杯”戏曲小票友大赛做准备。

      当下,“戏曲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将古老戏曲融入当代校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现在,很多家长重视孩子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而戏曲中不乏中华思想文化和名著经典,其表演手法也有助于人们体会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从中小学戏曲教育入手,开设戏曲课堂,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一方面可以传承国粹,另一方面也能成为中小学特色教育建设的强大助力。

      不少戏曲专业教师在刚踏进校园时,会面临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像“京剧是什么”“为什么唱戏时的声音那么奇怪”。这些问题反映出当今中小学生在成长环境中接触到戏曲的有限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灿烂的戏曲文化一无所知。戏曲初进校园时,一些学校在政策扶持下,免费为学生聘请了专业戏曲教师、开设戏曲特长班。但受大大小小的辅导班、艺术班的冲击,戏曲在很多家长那里遭受冷遇。

      导致戏曲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判定戏曲无法带来直接的效益,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戏曲在中小学考学、升学中不占优势。另外,大部分年轻家长自己没接触过戏曲,不知道引领孩子去学习。

      事实上,戏曲并没有落伍、跟不上时代节奏,只是需要我们赋予其赖以生长的环境。作为一名中小学戏曲教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戏曲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远比人们想象得大。手、眼、身、法、步,每一个动作和声腔呼应——戏曲课堂能充分调动孩子的艺术细胞,让他们更积极、活泼地发挥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在中国这片深厚的土地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的戏曲艺术都应当被传承。如果说戏曲能够让当代青少年增加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解、提升人文素养,那么当代青少年对戏曲的学习、吸收和探索,则滋养了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系北京回龙观育新学校京剧教师)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