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与老子
初识老子《道德经》
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一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出版,德国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老子《道德经》因其内容不同于德国人早已熟悉的儒家思想,引起当年正在经历着意识形态危机的青年读者广泛瞩目。据我国学者张荫麟先生说,自19世纪末期以来,德国出版了十余种《道德经》译本,连同解释性著作共有四五十种之多。其社会反响之强烈达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一时之间“无为”一词成了那一代“表现主义”青年知识分子的口头禅,他们借此表达自己远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与统治集团合作的叛逆情绪。
布莱希特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接触老子《道德经》的。据他当年的日记记载,他于1920年秋天,阅读了德布林(Alfred Doeblin)的表现主义小说《王伦三跳》(Drei Spruenge des Wang Lun),这部小说令他十分激动和赞赏,这是因为它从头到尾贯穿了“无为”思想,而他却是生平第一次接触这种充满辩证法的东方智慧。《王伦三跳》取材于清朝乾隆年间山东寿张的一次农民起义,说的是青年渔民王伦,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死衙门官吏,畏罪潜入南宫山避难。命运的挫折,促使他信奉了道教,决心不再与社会为敌。他伙同一些相信宿命的人,创建了一个名叫“无为”的组织,一边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一边做些扶危济困的善事。他们的行动虽然并未危及现存社会制度,却仍然引起官府恐惧和镇压,王伦被逼无奈,率领同伴们拿起武器进行反抗。作品以真实的细节描写,丰富的心理分析,松散的表现主义小说结构,描写了王伦从一个在社会上谋生度日的人,到宁愿做一个逃避现实的弱者,最后成为反抗官府的义军首领的经历。王伦一伙惨遭镇压,他在临刑之前说:“沉默,不反抗,我能做得到吗?”这样的自问,实际上是作者对当年的德国表现主义文艺派别提出了一个严峻问题:赞成暴力革命,还是反对暴力革命?布莱希特刚刚经历了德国1919年11月革命的失败,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问题,自然会令他心潮澎湃,而老子“无为”思想辩证法的魅力,更是引起他不尽的思索。
说起来,事有凑巧,他刚刚读完《王伦三跳》,9月中旬在家住巴登-巴登的文友弗兰克·华绍尔(Frank Warschauer)家借宿时,朋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德文版老子《道德经》递给他。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读过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许多想法与老子异乎寻常的一致。他在当天的日记里记载说:华绍尔拿来老子给我阅读,书里的说法跟我的想法非常一致,华绍尔对此一再表示惊讶。此后,布莱希特大概又反复研究过老子《道德经》,因为他在1921年10月的日记里,又记下了与这本书有关的话:“我知道,水能淹没整个一座大山”。
《城市丛林》里的“美国梦”
上述日记里的话,大概是他创作剧本《城市丛林》时记下来的,同样一句话也出现在这出戏的对话里。《城市丛林》创作于1921-1922年之间,1927年出版之前又做过一次修改。为了表现资本主义大城市里人的异化问题,布莱希特第一次借用了《道德经》的“水”这个象征物,表现剧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城市丛林》是布莱希特早期代表剧作,从形式到内容颇似日后的“荒诞戏剧”,它以丹麦作家约翰内斯·威廉·严森小说《车轮》故事为蓝本,借用英国作家吉卜林小说《丛林故事》的寓意,以美国城市芝加哥为背景,描写了乔治·伽尔伽一家从农村流入城市谋生,在与木材商人史林克的争斗中惨遭毁灭的故事。这是一出最早描写“美国梦”的剧本,芝加哥被描写成一片野兽出没的热带丛林,在那里人们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规则。其中有一段史林克与伽尔伽的对话,与他1921年日记里那句话一模一样,这句台词表明,作者试图运用研究老子《道德经》的心得来提升作品的哲理内涵:
史林克:打从认识你那天起,我看见你就是这么一幅软不塌塌的样子,没有别的……
伽尔伽:我见书上说,柔弱的水能淹没整个一座大山。我很想看看你的面孔,史林克,看看你那副该死的,像毛玻璃一样让人看不清楚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