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6)

    所属:诸子百家 > 法家  |  阅读:1647次
          秦穆公听了点头称善,于是依计而行。戎王果然接受了美女乐师,并答应由馀留在秦宫一段时间。此后戎王日日设酒摆宴,听歌观舞,耽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国内牲畜死了很多,百姓都逃奔他处谋生了。
            一年以后由馀从秦国回来,见戎王沉迷于歌舞,不理朝政,既生气又担忧,屡屡进谏。但戎王不再像从前那样有谏必听,而且还怨恨由馀多嘴扫兴。由馀愤而离开西戎,投奔秦国。秦穆公听说由馀来了,马上离宫远迎,拜他为上卿。并向由馀详细询问了西戎的兵力部署与地形地貌,然后轻而易举攻下西戎,开始了争霸之路。
           为政者一言九鼎,一身系国家安危。国君如果过于奢侈放纵,最后只会落个亡国身死的下场,历史上的夏桀、商纣、隋炀帝无不如此。
           虚静无为,明察秋毫洞隐情
          一个事事喜欢身体力行的君主是管理不好国家的。韩非的老师荀子认为,做帝王的,以善于管理别人为才能;普通的人,以自己能干事为有才能。韩非继承了老师的观点,认为君主需要做到虚静无为而国家大治,君主所要做的事只是管理好臣下,借助他人的智慧与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事业。要管理好臣下,就要懂得驾驭群臣之术,韩非称之为主道。
            韩非有选择地赞成道家的思想,专门写了两篇文章《解老》《喻老》来研究老子的学说,其中《解老》是第一篇有关老子的研究论文。
        老子的思想以“无为”为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标是无为而治,就是什么都不用做,国家就治理好了。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世,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