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19)
-
在韩非子看来,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君主存在。能够听得进意见的君主,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国家走向富强。那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者,大多会身败名裂,为人耻笑。后世的隋炀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隋炀帝因暴政而亡是普遍的看法,不过隋炀帝的暴政达到专横无以复加的地步,也与他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拒谏杀谏有着直接的关系。
隋炀帝自认为才能比任何人都高,从不听人劝谏,他曾经对虞世南说:“我生性不喜人劝谏。如果是达官还想进谏以求官,我更不能饶他。如是卑贱士人我还可以饶他,但决不让他出人头地。你记住吧!”甚至还说:“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依仗他父亲节俭勤政创下的基业大兴土木,挥霍无度,追求享乐,四处游玩。一些忠直大臣都担心这样下去将不利于隋朝的长治久安,纷纷劝谏或议论,希图他改正过来,但却遭到隋炀帝的诛杀。隋大业三年(607)高颎、宇文弼、贺若弼等三位隋朝的开过功臣被杀害,罪名是“毁谤朝政”。
隋炀帝下诏收集北齐、北周故乐人及天下散乐,太常卿高颎劝谏说:“此乐久废,现在要征集,恐怕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会放弃原来的正统而追逐这些末流,相互教习而传播开来。”隋炀帝听了很不高兴。高颎又对太常丞李懿说:“北周天元皇帝因好声色而亡,殷鉴不远,怎么可以再这样呢?”
为了向突厥启民可汗炫耀富有,隋炀帝令建筑大师宇文恺制造大帐,可容纳数千人,在帐内设宴款待启民可汗及其部落人众,又赏赐启民可汗帛二十万段,其属下依次有赏。如此的铺张浪费,朝中贤良之士议论纷纷。高颎对太府卿何稠说:“启民可汗熟悉中原的虚实,山川的险易情况,恐怕要成为我朝以后的祸患。”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极无纲纪规矩。”
隋炀帝下诏征发丁男百余万修筑长城,尚书左仆射苏威直言劝谏,炀帝不听。礼部尚书宇文弼认为:“修长城的徭役,根本不是急务。”高颎、贺若弼、宇文弼等人劝谏或议论的事情切中时弊,但隋炀帝根本听不进去,将他们全部杀死。高颎是隋朝的开国元勋,是平陈战役的主要策划人,也是辅佐隋文帝造就“开皇之治”的主要谋臣,为朝野所敬服。贺若弼是杰出的军事家,平陈战役的主将之一。宇文弼文武全才,历任高官,皆有能名。隋炀帝平时就嫉妒他们的才能,这次便抓住他们私议朝政的小事,扣上诽谤朝政的罪名全部处死,充分暴露了其凶残专横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