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玺与《墨子兵书》
-
●本报记者 曹锦华
黄浦江边,记者见到了前来上海接受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奖的《墨子兵书》的编、书、译者王玉玺先生。先生60挂零,身材魁梧,率直豪爽,他一面小心翼翼地翻着墨香扑鼻的锦皮锦函宣纸线装的古风古韵的《墨子兵书》,一面用浓重的胶东口音,向记者述说了这部书作是怎样跻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
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的王玉玺先生出生于墨子故里———山东滕州市,自幼热爱书法艺术,深受墨学的影响。几十年来,他从农村到部队,从基层干部到省级领导,一直临池习书,研读墨学。在一遍一遍读了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墨子》后,他发现,墨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令人遗憾的是,两千多年来,没有人把墨子的军事思想辑成专著,仅《备城门》以下11篇被选入中国古代兵书汇编。于是,在他的脑海里便产生一个奇想:从内容广博的《墨子》里,把最能体现墨子军事思想的篇章一一采撷出来,加以分类,用书法这一独特的方式抄录,并附以通俗易懂的译文,出一部集编、书、译为一体的《墨子兵书》。
王玉玺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一项富有创见的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庞大工程,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先说辑录墨子军事思想,因《墨子》一书文字古奥,为了读懂其义,准确理解,他常常一面读《墨子》,一面翻辞典,从不放过一个难点。通读几遍后,他把反映墨子战争观、军事防御思想以及防御工程和防御武器等精辟论述摘录出来,编成墨子军事名言。在此基础上,他反复斟酌取舍,决定收录《墨子》中“七患”、“非攻”、“天志”、“鲁问”、“公输”和 “备城门”以下11篇,共16篇,汇编成《墨子兵书》。
值得一书的是,在完成编、译《墨子兵书》之后,他以更坚韧的毅力,开始用书法艺术来表现这部古代军事名作。王玉玺毕竟不是专业书法家,成天公务繁忙,不可能拿出过多的时间研墨临池。挤,是他获取时间的惟一办法。“俺不会跳舞、打牌,除了爱看点书、写写字以外,没啥别的爱好。每天,不管多晚回来,都坚持书写《墨子兵书》两个小时,有时因一些特殊情况,实在不能完成当天书写任务时,第二天凌晨5点俺就起床,写上两个小时再用早餐。”摆在记者面前的《墨子兵书》,用楷、隶两体书写。所写楷书清秀、端庄、奔放。隶书沉郁朴茂,不囿于成法。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评价其“绝少矫揉造作,尽显朴茂本色,因而能自结珠胎,洋溢着一种不浮躁的书卷气,认真、扎实的书写态度触手可感 ”。然而,它的意义绝非仅仅书法艺术成就本身,有关军事专家、学者认为,这是目前我国惟一一部集编、书、译为一体的《墨子兵书》,填补了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的一项空白。它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军事防御专著,与研究进攻规律的《孙子兵法》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双子星座”,同是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瑰宝。
(解放军报 2001年04月27日 第8版)
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ertainm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