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王雨墨\中国墨子学会理事 自二00二年开始在网上宣传墨学以来,相识墨学界朋友无数,但如陈伟兄这样还是不多。同样是民间墨家学者身份,他却研究墨学早了许多年。几年前我DIY了一个“墨子世界网”,最近也申请了国际域名www.mohists.com。他在上面留言,后来发邮件来询问一本书的出处。最近终于相见,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从谈话中才得知他多年前就已经出过一本《墨子清谈》,相形之下我对墨学还迟迟不能提笔成书,不禁非常感佩。我四处搜罗墨学的书比较多,里面就有《墨子清谈》。感觉此书很有新意,后来还专门推荐给我的一位学生并送给了他。当时初看时觉得里面有些观点不太同意,后来陈伟告诉我,在这本书他写自己的人生感想比较多,并未完全从墨学的角度出发,所以有些观点让我看起来不象墨子的观点。但这在墨学研究的书丛里也算是独树一帜,也符合我们一班年轻人希望发展新墨学的初衷。陈伟兄拿来《墨子智慧心解》书稿让我评,却不过,就斗胆答应了。急不可待读完后,为陈兄对墨学的感悟所打动。墨学实是艰深博大的学问,能如此通俗易读地阐述墨学实在不多。我们今天确实要回归经典,但这种经典需要新思维的现代人来传承。一门学问特别是如墨学一样消失了几千年的绝学,必须要先让当代的人能够明白,第二步才是去践行。墨学是需要践行的学问,不能说看陈伟一两本墨学书就已足够,里面蕴含的人生哲理,不单只来自于墨子,更来自于一个现代学人的深深思索,已足以成为学墨家学子的人生指南。环顾历史,发现当代中国人仍处在一个千年的迷局当中,我们今天的现状比之于墨子为代表的诸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好不了多少。虽然物质财富积累的比那时多,但我们遇到的思想困惑并比古人少。今天等级与权力仍然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真正求知识的人无不被权力所驱使,他们只能成为权力和官僚的附庸。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真正的平等和兼爱并没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虽然为繁琐的礼节所掩盖,墨子希望的人人相爱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中国人居然还是那么感性,那么容易被情感所驱使,实用主义让我们远离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态度,以及法治的精神。也许这有点悲观,但值得庆幸的是两千多年前中国还出现过像墨子那样伟大的巨人,我们可聊以慰藉,这或许可以称得上乐观的一面。更值得警醒的是,我们能否把他那伟大的遗产继承下来,毕竟这一绝学已经尘封了两千年了,我们再也不能做不孝子孙了。也许先人们觉得这一学问太难身体力行,而以至于庄子感叹“墨子真天下之好,才士也夫,求之而不得。”(《庄子》),他羡慕墨子的才情,又觉得要像墨子那么去做太难。是不是由于庄子孟子荀子们的负面宣传,所以让后人对墨学敬而远之呢?我们无法猜测。但在战国时候墨学还是成为了显学,墨子后学名扬天下者不可胜数。是后人太懒了吗?我想不是。应该是后人只去学墨学的知识,而忘记了学习墨子的精神。墨子在归隐之前,对弟子们说:“今天下无人,而子墨子之言也犹在。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犹以卵取石耳。”(《墨子》)每次学到此,我仿佛看到墨子和蔼的面容又在眼前浮现,他似乎还活在我们身边谆谆教导,他的理论只能体现墨家思想的一部分,而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墨子的精神,所以他才会说学的以够用就行。他已经搭建了完整的学术框架,任何想自立门户的想法都是可笑的。这就是学术基础和创新的关系,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具有生命力。这谁也无法质疑,要怀疑的人肯定是以卵击石。身为墨者,不得不以最大的努力去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他们的宿命,也是所有中国人改良文化必经的宿命。他们会永远胸怀墨子的理想:“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墨子》)安顿之时就要勤奋地思想,与人交流之时必须言这之物给人教诲,起而行之的时候就应该时候以墨者的作派要求自己。今天恭喜陈伟兄,实实在在实践了一把墨子的教导。“言则诲”,实践了为墨家立言的使命。立功立德立言是古人不朽的理想,而墨者的理想在今天还是那么光鲜,思之道,言之道,行之道,要寻找墨家古老的三不朽之道,相信大家可以在《墨子智慧心解》中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