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分析家的中国之道
-
"人们为什么对荣格心理学与道家哲学同时萌发兴趣呢?我认为正是由于他们触及到了我们心灵的危机以及我们生命的意义。"
——戴维·罗森
一、又见老子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有许多奇妙的文化现象,其一即是关于老子《道德经》的。《道德经》一文,只有短短的五千言,虽然肯定赶不上现在的一篇硕士论文的字数;然而由古及今,注释的文章却汗牛充栋,仅以大的分类来看,就有哲学家的老子、政治家的老子、军事家的老子、炼丹家的老子,等等。许多人都以为得了老子的真经,不过后来者,仍不断有新的发现和领悟。至于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为什么这样热门流行、长盛不衰?或可套用一句现成的话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而一言"避"之了。
我个人在十七、八年前,也有个难忘的经历:那是在大学时代,学心理专业的我,一次和朋友去一位老师家玩,言谈中老师平和而沉静的讲了件往事,在她大儿子十七岁时,发现患了白血病,当年便不治身亡了。那时她痛不欲生,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绝望中一头扎进老庄哲学中,半年之后,竟奇迹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也许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她的平静深深触动了我。那以后,我开始读《老子》了。
如今,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当看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点金石译丛"之一,即《荣格之道:整和之路》时,我的第一念便是:西方心理分析家心中的老子,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子呢?无疑,这是个颇有吸引力的有趣问题!
二、荣格是道家么
荣格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序言中,开篇即讲:"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一生。"可以说,作为心理治疗家,荣格终其一生,都在探索自我的精神世界。其发现并提出的情结、原型、自性、集体无意识、共时性、个性化等精神现象,大大突破了曾经是其老师的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及人格理论,使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及对人性的认识与探索,由狭隘的生理(性)本能的、个人的、童年经验的、治疗性的水平,上升到社会文化的、群体的、历史的、自我发展及完善的个体化的新高度。而后者,正是人的现实存在的事实。正因为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分析心理学逐渐为世人所理解并重视,瑞士、英国、美国及拉美和亚洲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分析心理学的研究机构和荣格学院。在近二、三十年来,在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研究和发展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思潮,许多西方学者将其思想通俗化,并具体化地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以广泛精微地探讨人类心灵的深层奥秘,大有取代弗洛伊德之势。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其人及生平,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或可归之于隐者行列。即使如司马迁这样的考据大家,在写老子传时,也只好含糊其词的几笔带过,倒是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悬念。老子留给我们的唯一真实,便是《道德经》了。然其文虽短,字亦简约平实,却也精微玄妙,以至玄而又玄,令人有解,却又解之不尽。
而《道德经》一文,短短五千言,远远比不上二十多卷本的《荣格文集》卷轶浩繁。不过先贤在论及《道德经》时,曾言其"两手包罗天地外,胸怀日月定三才"。的确,老子一文中,有天道,有世道,有人道,大概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其所说"三道"是什么,后人理解,常常大异其趣。不过我想,能使来者各取所需、皆有所得,或许,这也正是老子历久弥新的魄力之所在吧。至于真实的老子,又何必太在意呢?!这也符合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精神了。
荣格其人共行,显然更偏重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那么,能说其是道家么?
作者罗森,在大学首次读老子和荣格时,便产生了二者"很接近的感觉"。此书,是其随后三十年求证的结果。此书动笔前,为了印证自己的领悟,作者特意去拜访两位荣格分析家,也是荣格的长期同事。罗森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比大部分活着的荣格学者都更了解荣格及其心理学"。作者分别问他们,"荣格是道家么?" 冯·弗兰兹(Marie douis von Franz)这样回答:"是的,荣格崇尚道家,并且对道家哲学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对此梅尔也表示赞同,他说:"是的,荣格是一位道家。现在,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荣格的对立统一性心理学从其本质上说与道家思想是一致的。人们想把荣格变成他本来并不是那样的人。他扎根于自然对其对立与统一之中。然而,对于道家,他是如此的虔诚,如此的神往,荣格作为道家是再清楚不过了。"
我注意到,本书的译者,国内首位、据我所知也是国内当前唯一一位被国际心理分析学会认证的荣格心理分析家申荷永教授,在其专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中,曾谈到:他与默瑞·斯丹(现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及罗森在美国芝加哥的荣格心理分析研究院,共同主持"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对话",与会者大都是荣格分析心理学家。在众多被及的问题中,"你认为荣格是一位道家人物吗?","你认为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中国的道真有关系吗?"是大家所感兴趣的。申先生写道:"当然,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中国的荣格分析家,怎样看荣格之道家?这当然是个有趣的话题。不过,我要问的却是:西方心理分析家心中的荣格,是怎样的道家呢?
三、罗森、《荣格之道》及其婚姻
作者戴维·罗森(David Rosen)是美国得州A&M大学的首席荣格教授。在罗森为中译本写的不足千字的前言中,表达了对中国的浓厚感情。他写到:"自从记事以来,我就喜欢中国。"还是在大学读书时,他就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论文,为几年后我国在联合国获得代表席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是在大学读书时,罗森第一次阅读《道德经》和卡尔·荣格的《回忆、梦、思考》,便产生了荣格与老子很接近的感觉。在原著前言中,作者更具体的谈到本书的孕育形成过程:"我长期以来深受道家思想的吸引。在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在对我说话。实际上,我第一次读荣格的时候,也有同样的体验"。这两方面的重要兴趣及对其自然的整合,极大影响了作者的工作、生活乃至于婚姻。终于三十年后,即1996年,罗森撰写了使其成名的《荣格之道》。随后于1998年来中国,参加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做"荣格之道"的报告,与国际同行、尤其是中国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我很感兴趣的,是罗森在本书前言中的一段话:"《荣格之道》是关于荣格心理整合之途径的,但实际上也反映了我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样一种工作注定是要带有个人色彩的。"我自问,与此书的产生相伴的这位心理学家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这样一种工作是注定要"带有个人色彩的"呢?由于缺少其他作者的资料,我只能通过反复地阅读此书,来感受与体悟了。
关于这本书的具体产生过程,罗森在前言和后记中写到:"受一种内在本性的指引","一种深层的神秘力量,正在引导我跨越大西洋,去做一种研究……一种真正属于自我探索的研究。"为此,作者离开美国家乡,离开爱妻和三个女儿,远渡重洋去荣格的故乡瑞士苏黎士写这本书。
那么,在荣格的故乡及故居波林根又发生了什么呢?罗森写到"当我最初探索荣格的世界(他的生活和心理学)及其与道家思想之间的联系时,我并不能充分地体会这两者是如何密切地反映着我自己的内在本性。后来体会到了,是在我访问了波林根(Bollingen)的时候。"在期待了三十年的波林根,作者完成了对荣格与道家的体悟与理解、及对自我与自性的进一步整合。作者写到,在波林根,"我能够看得见,感觉到",也"能理解并体会到""荣格如何使自己与其心灵和自然和谐一致";"撰写这本书改变了我自己。我现在沉静多了,更向往过自然的生活。在那七个月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期间,我认识了巴斯道夫的小溪,熟悉了附近的山路;我与小鸟、树木和石头成了朋友。我撰写俳句体的诗,作为对自然和创造的沉思。"
显然,此书是在探索并体验荣格、自性与生命及自然的生活中完成的,而绝非一般现代意义的、理性的、书斋式学术研究。
读荣格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之弟子的书,我们经常会发现:对荣格的崇拜敬仰之心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也常常以朝圣般的心情谈到荣格故居波林根。我以为,如果不深入理解分析心理学、不理解自我、不深入情结、原型、集体潜意识的体验并亲历自性的整合之路者,是很难真正理解这种"高山仰止"的、"宗教般"的心情的。我曾想,这绝非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或理性力量使然,其中,亦有荣格人格的魄力、人性的光辉在吧!我也注意到,不只一个荣格学者认可,波林根是荣格精神、生命及理论的再现。或许,牵强地套用一句现成的话"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倒是能多少表达我的意尤未尽之处吧。当然,这或有高推圣境之处了。
虽然作者极为谦逊,然而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体味到,作者此书,也是在有意无意中整合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本书一个明显的格式便是,讲述一段荣格的心路历程,就要引用数句老子或庄子的原文,作以平行的印证。至于个别处有牵强之感,我想作者依据的英文《老子》等,远不能传达出汉语言老子的精微玄妙之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其中也会有个人及其文化理解的差异。在中译本前言中,罗森写到,"当撰写《荣格之道》的时候,我才清楚地看到,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而本书题献的后一页,仅有作者引用歌德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东方与西方,再也不能被分开。"以此做是书的开篇,显然作者是别有深意的。在中译前言中,作者进一步写到:"荣格像孔子那样,也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个人发挥其所拥有的潜能,社会与世界都会获益。"显然,作者也在自觉地尽自己的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 了撰写本书,作者竟失掉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当罗森决意远渡重洋去荣格的故乡撰写此书时,他本想让妻子同行的。可是妻子却有自己的事业、事情和想法,甚至反对他去,并认为这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行为。当其受"内在本性"及"深层神秘力量"的引导,而执意前行时,作者是带着一种美好的幻想愿望:"我以为我的婚姻危机将能够得到解决,曾经所面临的困境终会由于这一特殊的机遇而获得解脱。"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竟会以其婚姻的破裂为代价:当罗森带着完成的书稿回到德州家中不久,妻子便向法院提出了离婚!读至此处,我曾掩卷长叹……
忘记是谁说的了:大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大多并不幸福。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有"为'法'忘身"的追求而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牺牲之外,也有荣格所言性格类型的原因。知识分子的性格,很多内向、思维型,其心其情,指向内心及抽象事物,而常常忽视对人的沟通与交流。我曾对我的学生讲:内向、思维型的,你们一定要常常意识到自己"目中无人"的特点,否则对你们将来的家庭幸福和工作顺利,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罗森所言:"我的离婚的妻子把我的写作视为我的情妇",或可做一注脚。本书写到荣格晚年,失去两位心爱的女伴托尼和艾玛时,用了这样一个小标题:"失去外在的女人,深入于内在的女性"。显然,用"深入内在的女性,失去外在的女人"来描述作者,应该也是恰当的。虽然这两者是平行发生的,作者也强调其并无因果的必然联系。而荣格的自性化过程,虽然是一种最好的整合性格类型的方式,也会带来一种合谐的人际关系。然而这就一定会使某个具体的婚姻更幸福美满么?我感叹到:一个具体因缘的复杂,有时甚至超过了个人的努力。对此,或许也只好说:"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而已……
我们看到此一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在于:通过写作此书的心路历程,作者进一步整合了自性与自我,在寂寞与孤独之中,罗森体悟了与自然万物相伴的和谐与宁静。正是这种力量,"使我渡过了危机,并没有像第一次婚姻破裂的时候那样产生自杀的倾向。这一次,我不再去固执于意识层面的考虑,而是转化或实现我的理想与追求。"随后,又有作者《转化抑郁:通过创造性治疗心灵》一书的完成。我想,这也是荣格之路所具有的治疗创伤作用、并自我成长与完善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显然,罗森是在身体力行着荣格之道,而这也是其所理解的老子之道。
四、亲历自性、回归自然的老子
在这部十五万多字的小书中,作者把荣格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围绕荣格的心理危机而展开,并以《老子》、《庄子》、《易经》和《太乙金华宗旨》的义理做相应的印证,由此而探索并展示荣格的心路历程,也即其人格发展的个性化进程。显然,作者所理解的中国之道或道家,是反映在以上典籍中的相关思想的个人理解。而这种理解,又是围绕着荣格的具体生活事件尤其是其精神矛盾的整和发展而来的。对于学习分析心理学而言,这自然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个性化过程的教材;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则可简明地了解荣格的一生,这也会是一个进入人类精神世界的自我探索过程;而对老子等中国文化感兴趣者,或可发现一个理解传统文化的别样路径。
荣格对中国之道的热爱乃至身体力行,是其一生探索无意识精神世界的自然结果。或可说,对存在之道而言,"殊途同归",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吧。想要更好的了解此一道路,就必须对荣格一生的心路历程及其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个大致的了解。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给出一个简略的说明。特别须强调的是,这也是我个人学习荣格的一些自我感悟与理解。
荣格之所以走入精神疾病的治疗职业,终生以探索自我的心灵世界为己任,与他的天生异质是分不开的。他从童年起,就有生动的梦境,逼真的幻觉,就曾经象庄周梦蝶一样与他的石头对话(后来这种对话持续了一生)。由于深入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层,使他大量的体验到一般人极难体验的自我意识之下的深层精神存在,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清醒自我和无意识存在间的持久对话。我们或也可以说,他有着精神分裂样的人格。对此,荣格自己也曾有很长时间怀疑自己的精神是否异常,不过最终,他成功地协调、整合了二者。他把清醒的意识自我称为他的"第一人格",也即荣格心理学所说的"自我";而把无意识深层中人格化的充满智慧的意象群集称为我的"第二人格",也可形象地称其为我们心中的"智慧老人",这是荣格心理学集体无意识中的各种原型之一。
与这一内心精神世界的持久对话相应的外部活动,是他为内心的动力所驱使,而选择了当时非常不为大家看好的精神病医生这一职业。对精神世界深层的兴趣及其探索,也自然使其与名声鹤立的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走到了一起。不过,由于与他的老师弗洛伊德以行医经验、理性、外观的研究病人精神世界的方法不同,荣格对无意识的探索,是以自我深入无意识精神世界深层的精神体验为基础的。这也必然决定了,他会发现比他老师的发现更广阔、更壮丽、也更神秘得多的人类深层精神世界。站在21世纪,回朔荣格发现并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各种原型、自性、共时性、个性化等一系列精神现象,我们应该能够说,这种发现,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而言,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价值的。即使在今天,其创造性的工作,也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身心投入,去深入体验、阐述和诠释的。
深入"黑暗的"无意识世界的深层探索,也是一种危险的精神游戏。从无意识大量涌入的精神病人的狂乱,到尼采的疯狂,荣格深深地意识到这点。故他把自己紧紧地扎根于自我意识和现实的生活:他的自我意识理解,他的职业和病人,他对神话、密教、炼金术的研究,以及他亲自动手建造自己的房子波林根和绘画、刻石等工作,都可看成是他与大量涌现的无意识,达成某种平衡的努力。在深入无意识精神世界探索的早期,他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孤独、异类、乃至有可能精神失常的紧张不安心理。
而与理查德·威廉的交往,以及他带来的《金花的秘密》,却改变了这一切!在德文第二版前言中,荣格写到:那时,"我的工作正处于一个艰难时刻"。"因为没有可能的旁证,我15年的努力成果(指从1913年开始的集体无意识研究--作者注)似乎还不能作为定论","其中很多地方让我感到不能肯定"。"就在这时,威廉给我寄来的这部著作,使我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前人留下的人类体验的王国,凭藉它,我多多少少可以自信地坚持自己的发现"。"我所要强调的是:正是《金华秘旨》这部著作,第一次把我推到了正确的方向上。结合对中世纪炼金术的长期研究,我找到了在意识自我和集体无意识过程中存在的联结点。"在自己的自传中,荣格充满感情的写到:"这是一直以来首次打破我孤独的事件。我慢慢意识到了一种共鸣,我终于可以与某事和某个人建立其联系了。"在对《金花的秘密》的评论中,荣格坦言道:"当我以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开始了我的终生事业时,我对中国哲学是一无所知的。只是到了后来,我的职业经验告诉我,当我运用我的技术时,在无意识中,我一直被引导沿着一条神秘的道路前进,这条道路东方贤哲早已捷足先登达几个世纪之久了。"
荣格在他生命的后期,也即思想较为成熟期,曾历时13年(1941~1954)的时间,完成了其巨著《神秘结合》,此书的副标题是"对炼金术中心灵对应的分离与整合的探索"。荣格曾称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书,可见他对这一研究的重视。而实际上,荣格曾在1918至1926年间认真研究诺斯替教的著作;1926年的一个梦后,又开始了炼金术研究。在自传中,荣格说,:"分析心理学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而与炼金术不谋而合。炼金术士们的体验在一定意义上便是我的体验,而他们的世界便是我的世界……我无意中触到了我那无意识心理学历史上的对等物。可以与炼金术进行比较的智识链条,便为我的心理学提供了具体的例证。"在自传的另一处,荣格又说:"只是读了《金花》的文本之后,对炼金术的本质我才开始逐渐了解。"
可以说,由威廉带来的这支中国的金花,是一把钥匙,它既打开了荣格真正理解欧洲文化相关历史传统的大门,也打开了通往理解东方相关传统的大门。这里须特别强调的是,荣格并不是在东西方的相关文化传承中发现了自己的心理学,而是通过东西方的历史文化研究,为自己孤独的精神之旅的探索而发现的荣格心理学,寻找了人类历史文化的证据与知音。由此,也进一步深化并发展了他的心理学。
《金花》或《金花的秘密》,是道家《太乙金华宗旨》的德文译本,又名《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据闵一得在道光辛卯年(1831)订正付印的序文中言:"是书出于康熙戊辰年(1688),金盖龙峤山房宗坛所传"。显然,这是一部道家炼丹养生的书。而丹家修炼的基本原理,则可上朔到老庄那里。如老子的"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为无为","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窍";庄子的"坐忘","心斋","缘督以为经"等观念,均是丹家极为根本的修炼原则。其实在所有各家的《老子》中,丹家的老子是最难让人理解的。因其既需明师的口传心授,更要自己全副身心投入的长期实证。虽然这一派中如黄裳(元吉)、震阳子的《道德经》注解较平实易解,不过对理性认知的头脑而言,大概仍是神秘莫测的虚言玄语,而不知其所言何物了。然而对此,探索无意识精神世界的荣格,却有殊途同归的体验。在《荣格书信集》中,他说:"道家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学原则……最大而又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与途径引导人们去获得那不可缺少的心理体验,能够正视与面对潜在的真理。这种真理是统一的,并且具有一致性。我只能这样说,道家是我所知道的对这一真理最完美的表达。"
至于荣格理解的极难以语言文字传达、而须身心的实践体验及心灵的智慧来领悟的道家&quo t;普遍性的心理学原则"是什么,读者自可参看荣格为《金花的秘密》写的长篇评论。不过我以为,罗森反复说明的"荣格心理学(以及个体化过程)在本质上与道家的自身完善是一致的,两者都放弃对于意识自我的固执,而回归自性与道",确实是抓住了荣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炼丹道家之初步修炼方法的表面最相似处:一方是由"意识自我"到"集体无意识的深层世界","积极想象法"便是这一研究的最重要的钥匙之一;另一方是"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两者进入意识自我背后的无意识深层世界的方法,在表面的形式上是相当一致的;在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荣格从自己发现的"曼荼罗"那里,也发现了与道家的"一致性"……
在另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由深层集体无意识的探索带来其与意识自我的整合,似乎也是个由内及外的自然过程,这导致了内部精神世界与其外在生活、及其物质存在的自然环境间的某种协调与统一。如:从荣格把自己的"第二人格"与石头的认同上;从荣格对波林根的建筑布局及结构过程与自我无意识精神发展的认同上;从荣格对原始的大非洲平原的人文地理与自我无意识精神世界的认同上;从他登上吉利(Rigi)山顶,对天地自然与自我内心精神世界的认同上……等等,我们可以很自然的看到这点。当然,我们还不能就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至少可以说: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学层面上,荣格已经有了"天地自然的境界"。至于意识与无意识整合的精神世界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如:二者是一?是二?等问题,是个有趣却仍然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另一条道路上,由威廉带来的《易经》预测方法的亲自体验,又印证了荣格经历的自我内心精神事件与外部事件的大量同步发生现象,及预感现象,如他的梦的预感现象。这三方面的体验,使荣格意识到: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现象背后,有一种现代科学还没有发现的"真理",这一真理预示着精神与物质的某种整体性联结。最终,形成了他的共时性理论。
这样,心灵与生活及其自然环境的存在间的和谐统一,很自然的成了荣格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显然,这也是荣格所理解的道家如老子的人生境界。
故此,我们就能很好理解罗森反复强调的那种一致性了:"荣格的心理学,如同道家思想一样,包含着使意识自我和个人的存在听从于自性和道的意义。那将是一种超然的存在,一种返璞归真的本性,一种永恒的道。"对于这种由于个体化进程而带来的、自我内心潜能的开发所惠及生活与社会的生动事实,罗森又写到:"道家哲学与荣格心理学都还这样认为,惟有通过一种我们内在的心灵的转化,我们才能真正以某种成熟与灵性的方式来改变我们自己与社会。"
这便是"亲历自性、回归自然"的荣格之老子了。
不过须特别指出的是:荣格心理学,绝不是简单地退回到西欧中世纪的炼金术、诺斯替的秘教传统;也不是简单地投向道家与《易经》的怀抱。就其内在而言,其理论,是自我探索其深层无意识精神世界的发现与总结,而这一工作,恰恰导致了一种同步的对东西方相关文化的心理学的再发现与新释义。故其分析心理学的根本,是立足于自我无意识的探索与发现,并向世人传达自己的理解,以及传达对人类这一自我精神探索领域的古老文化传统的心理学释义。我想,这也是一种对人性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现或再发现。这样,我们再来看荣格在其去世前的自传,《回忆、梦、思考》序言开篇所讲:"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一生",以及这部自传,为什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围绕自我内心世界的梦和幻觉而展开的原因,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隐约感到的一点遗憾是,罗森似乎忽略了荣格心路历程中对文化的整合意义,比如,荣格对基督教与异教,对基督与反基督,对善与恶,对主流文化与炼金术,对东方与西方,对科学与非科学,等等的心理学层面的整合。当然,这是个太大的话题!而评价其历史意义,现在仍然还太早。不过我以为,这样来评价荣格之道家:亲历自性、整合文化、回归自然的老子,似乎应该是可以的吧?至于此"自性",是否就是东方文化中"自性"的内容?此"自然",是否便是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都是有待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以为,这也会是"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深入对话过程中的重大课题。
五、反思
我自问:我所看到的,是罗森心中的荣格之道家么?还是我个人理解的罗森之荣格的道家?应该说,由于荣格与老子的博大精微、玄妙亦或晦涩难解,每个人在理解上,都无法不带上自我的个人色彩。即使罗森对荣格与老子的整合,我也不时感到其牵强之处。显然,这里面有罗森的荣格,罗森的道家。
实在的说,"亲历自性、回归自然"一节,我本来是打算写罗森的荣格之老子的。未曾想到的是,在写作与研读相关的书籍中,我自己关于荣格之心路历程的一些朦胧的感觉,浮现成较为清晰的思路。于是,我也就听凭自然地任其从心中流出。于是这一节,便成了我自己的荣格之老子了!我不太确定的是: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呢,还是一种信马由缰的放纵?而罗森之荣格的道家,却只好辛苦读者诸君自己了,这是我略感歉意的地方。不过,我亦稍言罗森之所未言,这也是我能坚持自己,不再改变的一点点原因了。当然,这自我安慰的背后,大约更有不愿再动笔改过的惰性在作怪!虽然此顺其自然,不能作为顺其自然的原因,也只好如是而已了。
我的感觉和体验是自我真实的,而《荣格之道》,荣格,乃至于老子,都是有待我去进一步感知和不断体悟的。我想读者诸君如果有兴趣,也不妨翻开此书,乃至亲历荣格,走进老子,我相信,那也会是一个心路历程的自我发现与整合过程。
老子教诲我们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我想,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仅仅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也是每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人生自觉道路。在此"自觉觉他"的基础上,进而能如古圣先贤所言:"退而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那便实现了人生的圆满境界了!吾一介书生,"虽不能至,心想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