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藉”的几种用法

    所属:国学文化 > 国学视界  |  阅读:1243次

    杜老师:

      在报刊上看到“藉此机会”的写法。请问其中“藉”的用法是否正确?谢谢。

      南京读者  谢延年  

      

    谢延年:

      “藉”有jiè和jí两个读音。

      “藉”字读jiè时,常见的用法有:

      1、表“垫在下面的东西”,也就是“垫子”,如“草藉”“以草为藉”。

      2、动词,表(用东西)“垫、衬”,如“枕藉”(很多人交错地倒或躺在一起)、“藉茅”(用茅草垫着)。

      3、表“抚慰”“安慰”,如“慰藉”。

      4、用于“蕴藉”(表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例如“意味蕴藉”、“诗意蕴藉”、“蕴藉的笑意”、“端凝蕴藉,学者凤仪”。

      在“假托”和“凭借”、“利用”的意义上,“藉”跟“借”是繁简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个意义上,“藉”是“借”的繁体字,即“藉”是繁体字,“借”是简化字。从规范用字的角度说,我们应该写规范的“借故”、“借古讽今”、“凭借”等,不宜写夹用繁体字的“藉故”等。上面提到的“藉此机会”中的“藉”是“凭借”的意思,写成“藉”是不规范的,应当写作“借此机会”。

      “藉”跟“借东西”的“借”没有繁简关系,“借东西”的“借”在汉字简化之前就写作“借”,而不是“藉”。《说文解字》说:“借,假也。”《左传·定公九年》中便有“尽借邑人之车”的用例。可见,“借东西”的“借”古已有之,如果把“借东西”的“借”写成“藉”,就成了错字了。

      另外,“藉”还读jí表“杂乱”等意义,例如“狼藉”。

      “藉”跟“籍”古时通用,例如“狼藉”有时也写成“狼籍”,但是现在不通用了,“籍贯”、“典籍”、“学籍”中的“籍”不宜写成“藉”。

      《语言文字报》

      原主编 杜永道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