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庄子:凡事看小,便是逍遥

    所属:国学杂谈 > 国学杂谈  |  阅读:128次

    于丹教授在自己的书中,讲过《庄子·则阳篇》里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

    为了争夺土地,两个国家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彼此都伤亡惨重。

    那么这两个国家争的到底是多大的土地呢?

    原来,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另一个则住在右犄角里。

    他们斗来斗去,付出惨痛代价,所争的竟只是蜗牛角那么大的地方。

    讲到这里时,于丹教授深有感慨,她说:“天下大事,逐一看小,便无恩怨。”

    凡事看得过重,难免就会产生纠纷,人也就会被卷入无尽的是非中。

    把那些天大的事,都看作是蜗牛壳里的纷争,你才能超然于物外,在淡泊中活得自在洒脱。

    世间万事万物,都往小里看,就是真正的逍遥。

    1

    把名利看小

    白居易写过一首诗,里面说: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将名利放在首要位置,辛苦奔波与钻营,结果难免为名利所累。

    将名利看小,你才能摆脱功名利禄的桎梏,收获内心的富足。

    《庄子》里记载,有一天,庄子在河边垂钓。

    这时来了两位大臣,他们受楚王委托,来请庄子出山,并许诺他宰相之位。

    庄子听后,淡淡地说道:

    我听闻楚国有只神龟,死了三千年,楚王将它珍藏于宗庙,可谓荣耀至极。

    那么请问,这只龟是宁愿死去让人供奉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臣回答道:当然是活在烂泥里摇尾巴了。

    庄子笑了,慢悠悠地说:那就请回吧,我也只想在烂泥里打滚罢了。

    对于世人汲汲于求的名利,庄子根本不屑一顾,他宁愿选择悠然清静的生活。

    作家于娟曾写道:

    “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钱财、名声都是一时的,放下名利心,你才能寻求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季羡林教授在学术界声誉鹊起之后,各种聘任和荣誉纷至沓来。

    面对唾手可得的名利,季先生不为所动,并坚持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

    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在这个人人都追名逐利的时代,季先生却将自己隔离在名利场之外。

    几十年来,他都独自躲在书斋里,潜心治学。

    对名利的无欲无求,使他收获了内心的充实,也助他攀上了一座座学术高峰。

    诗人杜牧说: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名利之于人,恰似笼子之于飞鸟,看上去华美,实际上却使你不得脱身。

    放弃对外在浮华的追求,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

    当你看淡了名利,远离了喧嚣,自然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2

    把得失看小

    《庄子·田子方》里记载了春秋时楚国大臣孙叔敖的故事。

    孙叔敖一生仕途跌宕起伏,他曾经三次出任宰相,可他脸上却从不见任何喜色。

    他也曾三次遭到罢免,但也从不见有任何忧愁之色。

    他的好友肩吾对此十分不解,就问他:

    “您三次上任,又三次罢黜,难道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吗?”

    孙叔敖笑了笑,回答说:得与失往往自己无法掌控,又何必纠结其中?

    肩吾听后,大为叹服。

    曾国藩曾说过: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人这一生,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命中注定的。

    得到一些东西,必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有得有失,是生命的必然。

    若是太过看重一时的得与失,就只能被利益所累,烦恼丛生。

    将得失看小,不在意不计较,人才会活得更轻盈自在。

    有个商人抱着一筐精致的瓷器,去一景区山顶做买卖。

    费尽千辛万苦,他终于将这一筐易碎品运到了山头。

    结果,就在他停下来喘息的间隙,一不留神筐子滑了下去,所有瓷器碎了一地。

    路人不禁为他惋惜:这些瓷器得值多少钱啊,就这么没了。

    商人淡然一笑:不要紧,虽然瓷器碎了,但我爬到了山顶,看到了风景,不也挺好?

    亦舒说,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勿愤愤不平。

    对于一时的失去锱铢必较,最后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人这一生,都活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命运拿走你一些东西,也会馈赠你一些东西。

    正所谓: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将得失看小看轻,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你终能真正活得自在安然。

    3

    把毁誉看小

    《庄子·逍遥游》里曾提到,在极北之地,有一只鲲鹏。

    它的脊背长几千里,振翅起飞的时候,翅膀就像是挂在天边的云彩。

    鲲鹏借着旋风盘旋而上,向遥远的南方飞去。

    路过一片低空时,麻雀看见了它,讥笑说:

    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

    你为什么这么蠢,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向南飞呢?

    面对麻雀的嘲讽,鲲鹏不为所动。

    它继续翱翔,最终飞到南方天池,获得了真正的自在逍遥。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像麻雀那样的人,他们喜欢随意评价,热衷于指指点点。

    若你过于在意外界的审视和非议,最终折磨的只会是自己。

    作家许知远因为制作了访谈类节目《十三邀》,从而引来很多谩骂。

    几乎每期访谈,都有弹幕骂他“装清高、伪知识分子”。

    他也一度因为这些评论而愤愤不平、苦恼焦虑。

    但后来,他通过不断读书,逐渐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对错,有嘴的地方就有是非。

    有人盛赞你,就会有人诋毁你;有人说你好,也就有人说你不好。

    你没办法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于是他不再关注外界声音,一心打磨节目,现在《十三邀》已播出七季,早已成为访谈类文化节目的标杆。

    而他自己,也成为了跨领域的思想者,从事着热爱的事业,活得清醒笃定。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对于世人的称赞,我们不必过于激动,对于世人的责难,也不必太沮丧。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受外界干扰,沉下心来继续埋头前行。

    人生不易,学会将毁誉看小,闲言碎语别理会,是是非非随它去。

    不在意外界的闲言碎语,你才能心无挂碍,修得一分豁达从容。

    ▽

    《庄子·山木》里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一个人真正的超然自在,就是不滞于物。

    别把外物看得太重,没有欲望的浸染、是非的纷扰,你才能活得无拘无束。

    凡事学会往小里看,名利不求,得失不计,毁誉不惊。

    当你能够看淡身外物,放下功利心,自然能卸下精神负累,活得肆意逍遥。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