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盛极一时的墨家为何逐渐退出了历史大舞台?
诸子百家争鸣不休
然而,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发展,依稀可见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绽放与发展,而墨家却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特别是秦朝之后,
墨家缘何被历史淘汰呢?又有怎样的落幕过程呢?
相比于墨家与道家专注于学术的学派
其一:
,相传是宋国贵族的没落后代,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是普通的工匠;其二:
,虽在成名之前不过是民间的无名小卒,但却是堪比工匠大师鲁班的存在。
但是,几乎是横空出现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不仅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且培养了大量的武装力量。
图源网络
,墨子建造了一种叫“籍车”的攻城车
除此之外,
,也极具划时代的认知。
图源网络
比西方的伽利略、牛顿提出相关理论早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墨经》中关于时间与空间,也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相似;杠杠原理、几何代数等理论也能找到具体记载。
“先秦墨家是现代人穿越成古代人。
由此可见,
《孟子·滕文公》曾记载:“
意思是在战国时代最流行的是杨朱和墨翟所代表的道家与墨家,其他学派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也逃不过被历史淘汰的结果,
消失与现如今的重启
图源网络
首先是墨家学派的思想:
。
,在墨家人的眼中,世间众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一种平等的人格,而人与人的交往,也应该建立在此基础上,以互利互爱的方式存在,即墨家学派中“兼相爱,交相利”。
图源网络
这种思想是合理的存在
即便是倡导“仁爱”的儒家,
,依旧改变不了从上至下的俯视态度。
墨家的“兼爱”思想便一直违背主流思想。
图源网络
即“没有不仁不义的战争”,整个天下都不存在侵略等互相伤害的现象。显然与诸侯国之间“大鱼吃小鱼”、以求独占霸主之位的思想相悖。
图源网络
并不成为当时社会所忌惮的存在。
比如在秦国里
,当时秦惠王让官员留其性命,但腹荣却置若罔闻,自行处死了儿子。
图源网络
但就秦王而言
墨家思想除了大方面与当时的环境背道而驰,
就墨家门规来讲
“据财必以分人”、“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凡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凉者,其余皆去之”
简单来说,墨家要求门派弟子既有无私的献身精神,还要接受艰苦朴素的生活。与儒家“俭而不吝”不同,他们的各种思想要求尤为极端,算得上是
的做法。
墨子虽能独任,奈天下何”、“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
最后是墨家“后继无人”。
无论是宗教,
比如佛教,
;儒家孔子以“仁爱众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己任,其弟子约有三千多人,称为“
”的有七十二人,至今经久不衰。
图源网络
,仅以“鬼神之说”
就拿墨子收徒来说
大致意思是:
。这在墨家“重实战,轻学术”的思想上来看颇有道理,但在众人看来,未免过于冷血。
图源网络
墨家弟子游历诸国,
最关键的是,墨家特立独行,
无法借用世俗社会的资源获取人员的增长。
图源网络
墨家人丁稀少,
第二种原因:外因。
秦国国力微弱,常常被诸侯国压着打,而墨家一向助弱,渐渐达成一种合作关系。可是,随着后期秦国的崛起,掀起“兼并诸侯国”的一系列战役,与墨家就渐行渐远。
图源网络
彻底与墨家思想背道而驰。
仅将大量刑徒投入繁重的徭役中
可以说,秦朝以政治手腕,
是其灭亡的最直接原因。而儒家的兴起,对其的制约也是相当致命的。
图源网络
,但正是因为不赞同儒家思想
比如,
墨家则主张人人平等;儒家讲葬礼要隆重,墨家则“崇简”;儒家推崇“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继承制,墨家则“立贤”。
图源网络
儒家与墨家的代表人物,相互批判对方。
比如
曾言“
”,还说墨家思想是“
;之后
称墨家是“
等等。
墨不喜儒,儒攻击墨”
总的来说,
可见其在一定程度上是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但是,太过极端的思想与不被接纳的外因,渐渐让其在优胜劣汰中,失去竞争资格,
不过,
墨家思想也被赋予新的寓意,如“平等、兼爱、非攻”中产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崇尚科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图源网络
“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大家,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
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