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清明节“身兼二职”凝结中华文化精华

    所属:国学文化 > 国学视界  |  阅读:1176次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 4日是清明节。民俗专家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身兼二职”的清明既是农历节气之一,又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凝结中华文化精华。

      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按西汉《淮南子·天文训》的说法:“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民谚“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以及宋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等,均反映出了这一时节的特点。

      此时节,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非常适宜踏青出游。明人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又说:“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凝结了中华民族祭祖敬先的文化精华。

      由国庆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日子,人们纷纷扫墓和祭祖。宋代高翥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诗中就生动地描写了古人清明扫墓的情景。

      “扫墓祭祖不仅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同时也拉近了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由国庆说。

      由国庆同时也指出,清明既包含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其实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因此,清明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祖和扫墓,各地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拔河、斗鸡、蹴鞠、扑蝶、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节也因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这首古诗中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人们在踏青、郊游时,或采摘、或嬉戏,其乐无穷。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