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徐冰:不着笔墨画山水

    所属:国学文化 > 名家品论  |  阅读:379次

        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不用笔墨,如何展现?

        干枯的树枝、废弃的麻绳、陈旧的报纸……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破烂”,被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磨砂玻璃光箱内,远看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富春山居图》:墨色秀润淡雅,山水起伏有致。日前,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当代艺术家徐冰“背后的故事”系列装置作品,创造性地诠释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带给观众强烈震撼。

        大型装置作品《富春山居图》将植物的枯枝、叶片、玉米壳等材料,通过修剪、拼接,粘贴在毛玻璃板背面,在灯光的映照下,纯白的毛玻璃像极了宣纸,遮挡物的幻影制造出了近处的水渍和远处的晕染,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种表现手法被称为“光的绘画”。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一直在探索绘画的表现形式。2004年,他开始尝试用“光的绘画”来创作“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有一次,徐冰在机场看到毛玻璃后边透出的一盆植物剪影,像极了一幅简括、清润的水墨画。他脑中灵光一闪:何不将这一表现形式用于绘画?

        徐冰说:“原来用的植物材料容易腐烂,影响创作效果,我们现在都会进行技术处理,方便作品的保存。”如同一位魔术师,徐冰不断地尝试着他的实验艺术,创造性地将现代、西洋的艺术手法结合起来,赋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新的生命力。

        “这次‘背后的艺术’系列作品和徐冰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既延续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又秉承了非常前卫的当代理念,是现代与经典的对话。”参观展览的专业人士表示。“这些作品的前卫性来源于我特殊的文化背景。对我的艺术创造有帮助的,是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哲学观与智慧,以及西方的经验。”徐冰说。

        徐冰曾获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等世界大奖,除了艺术本身,他更关注艺术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他说:“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是有创造性和当代品位的,是懂得艺术和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我感兴趣的是艺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本报记者 张景华 俞海萍)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