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精神与气质
“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从古至今,农历三月,人们纷纷出郭郊游、踏青宴乐、扫墓祭祀,由此形成了我国最大的踏青与祭扫节。
[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清明最初与农事活动有关,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除隟(同隙)穴。”这里说的“清明节”,还是一个农业节气,而不是民俗节日。这个农业节气传统是安设、修缮蚕房和蚕架,为养蚕做准备。这项活动一直可以追溯到夏代,甚至更早。先秦时,三月养蚕还有一个庄穆、神秘的祭蚕仪式。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春和景明,人与自然都在此时告别冬天的沉寂,迎来春天的气息。人们开始踏青游玩,享受春天。踏青之俗源于周代的修禊。古时有春禊、秋禊的说法,是一种出游临水、洗濯祓除的活动。汉魏以后,游乐的色彩日增,并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到唐时,游乐活动大为丰富,有了流杯、泛酒、乞子、插柳、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歌会等项目。
[敬老尊贤,慎终追远]
清明成为纪念与祭祀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2600年前,介子推割肉救主,以死“进谏”。从此,寒食节以忠孝为核心的节日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祭祀活动,使寒食文化顽强地延续下来。清明也逐渐发展成举国上下十分重视的民俗性综合节日,成为“天下第一祭日”。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清明时节,我们既追寻古人、寄托哀思,也赞颂生命、追求生活;既传达慎终追远的感伤,也融合欢乐赏春的气氛象。作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清明节寄托着亿万中华儿女的传统家国观念,也寄托着我们对自身、家族和国家美好未来的殷殷期待,表现着春的张力,寻找着生的希望。
(本报记者 方曲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