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古代的冷饮

    所属:国学杂谈 > 国学杂谈  |  阅读:481次

        天气越来越热,雪糕、冰激凌等冷冻冰镇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吃到冰冻食品的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在《周礼》中就有冰鉴储藏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诗经》中也有奴隶冬季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食用的记载。周朝的时候,官府还设置了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三国时,人们开始把周代以来建在地下的“冰库”“凌室”“凌阴”搬到了地上,建造了“冰台”。《魏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这时候的冰还只是皇亲贵族享受的专利品。到了隋唐时期,民间肆坊才开始出现土冰库,用冰储藏食品制造食品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唐摭言》说:“蒯人为商,卖冰于市。”《云仙杂记》也说:“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这说明当时藏冰已用于交易,只是价格昂贵。到了唐末,随着制火药的硝石的大量开采,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温降到结冰。于是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了。《杜阳杂俎》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冷饮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南宋诗人杨万里“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的诗句,就是对一种名叫“冰酪”冷饮的赞美。

        这种制造冷饮的方法,直到13世纪,才被马可·波罗带到意大利,被一个名叫夏尔信的人使用。他在马可·波罗带回的配方中,加入桔子汁、柠檬汁等果汁,制造出了“夏尔信”系列饮料。这种饮料迅速传遍意大利,并很快传到法国、英国以至整个欧洲。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