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因创始人墨子而得名。
墨子,名翟,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390年间。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不满儒家学说,自立学派。
墨子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在战国时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显学篇》)。而经过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由显学逐渐变为绝学。
《汉书·艺文志》以为“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清庙之守”,意思是管理庙中事物,演习郊祀或其他祭祀礼仪。春秋初的尹佚,便是“清庙之守”。据说他的传人史角居于鲁国,墨子曾前往学习。
墨家理想人格讲究“任侠”,“墨子之门多勇士”(陆贾《新语·思务》)说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崇侠尚武,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则说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侠肝义胆。
墨家主张
墨家主张“兼以易别”,提倡平等无差别的“兼爱”;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糜费财务、厚葬久丧、繁饰礼乐;主张“非命”、“天志”、“明鬼”,否定天命,但又承认鬼神的存在;主张“非攻”,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主张“尚贤”,强调任人唯贤,要求打破贵族垄断政治。此外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墨家也有卓越成就。
与一般学派不同,墨家还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性团体,首领称“矩子”,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施行墨家的主张,甚至为之牺牲生命。墨家成员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过着极其简朴和艰苦的生活。
墨子其人
关于墨子的生平身世,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所以后世对他的生平身世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是宋人,有说是鲁人。
墨子“好学而博”(《庄子·天下》),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由衷得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墨子的手工很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成的木鸟,能在天上飞一天;还比当时的巧手公输盘更早的发明了云梯等等。由此可见,这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
不过墨子许是为了巩固自己学说,而提出世上有鬼,还教人敬事鬼神,进而形成了一种落后的宗教观,也因此,到东汉哲学家王充写《论衡》一书时,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无论如何,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
墨子后学
墨子在世时的墨家被称为前期墨家,多讨论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墨子身后由其弟子及后学组织的学派则被称为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多有贡献。
墨家的主要思想汇集在《墨子》一书中,原有71篇,现仅存53篇,其中《尚贤》、《尚同》、《兼爱》等24篇是研究前期墨家思想的主要资料,《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又称《墨辩》或《墨经》,一般认为是后期墨家所作。
战国中后期,墨家学说发展迅速,形成“墨翟之言盈天下”的局面,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秦汉以后,墨家走向衰落,尤其当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墨家很快消失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