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
字号: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
生卒:公历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
时代:近现代
籍贯:江苏苏州
简评:历史学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
生平简介
1893年农历3月23日(阳历5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书香世家,据顾颉刚先生自述:
我出生时祖父为我算命,命里缺土缺金,我的排行是“诵”字,因此起名为诵坤,取字铭坚。稍长,我的父亲取名字相反的古义,又起了一个号叫颉刚。(选自《我在北大》)
先生2岁识字,6岁始入私塾,8岁读毕四书。14岁时清廷废科举,遂考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校接受新式教育,两年后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常到玄妙观旧书肆阅读,21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课余听章太炎讲学,始知今、古文经学的分岐。
先生嗜观京剧,在自请休学的半年中,几乎每日看戏,由此认识到中国戏剧故事的变迁。秋后改入预科一部,听马裕藻国文课、沈兼士文字学课,并从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得知上古有“神话时代”和“传疑时代”。1915年因病返苏休养,始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号》,受其“上古事茫昧无稽”的观念影响,同时对今、古史家的长短有了自己的判断。在此基础上,1916年先生作《清代著述考》,成稿20册,同年夏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
之后蔡元培任校长,聘陈独秀、胡适任教,胡适讲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抛开三皇五帝,直接从周代讲起,在学生中产生极大震动,1918年,北大教授征集歌谣陆续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其时先生正在家养病,读后耳目一新,亦在家乡搜集民间歌谣,并对连带得到的风俗材料加以关注。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在毕业留任北大图书馆编目员期间,受到胡适研究方法的启发,认识到故事的来历和演变有许多层次,研究古史也可借用研究故事的方法。又经胡适、钱玄同等人影响,产生编集辨伪材料的兴趣,很快深入到古书、古史的研究中,自此开始考辨古史。次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论点,在史学界引起争论,后编入《古史辨》(八册),收录自己和他人研讨争辨文章。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宣传团结抗日。1934年与谭其骧创办历史地理学专业刊物《禹贡》(半月刊),次年年成立禹贡学会。1935年,由于当时民族危机深重,逐渐侧重边疆地理研究,并于1936年创立边疆研究会,同时宣传抗日。抗战期间,转入内地。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开启了输血论的先河,提出“汉人是许多民族混合起来的,他不是一个民族”。
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吴歌甲集》等。
文革开始后不久,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批斗,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恢复工作,主持“二十四史”标点工作,然由于身体欠佳,实际由白寿彝负责,唐长孺、翁独健、陈述等各史专家分工合作完成。1979年末病势渐沉,次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于北京逝世。
师承关系
师从:胡适先生。
师兄弟:
罗尔纲(主治太平天国史、晚清史);
傅斯年(主治先秦史、语言学、考据学);
周汝昌(主治红学);
唐德刚(主治晚清史、近代史);
吴晗(主治明史);
季羡林(主治印度学、梵文、佛学)。
主要弟子:
谭其骧 (复旦大学 专攻历史地理学);
童书业 (山东大学 专攻金石考古、先秦史;主编《古史辩》第七册);
杨向奎 (山东大学 专攻国学、红学、中国哲学等)。
学术思想
(一)、疑古之风
中国传统的古史系统,在前汉时代已经大致确立,为:盘古开天,经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只是其前段的系统并不十分稳定。
疑古之风中国自古即有,1904年之后,西洋“中国民族西来说”“中国古文明西源论”等观念传入中国,国人开始思考中国人种与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1895年,法国最著名的“中国学者”沙畹所译的《史记》第一卷出版,其序论中曾指出尧舜禹等模范人王的传说,大都属于后人所伪造的。其后,夏德(F.Hirth)在所著《中国古代史》(1908年出版)中,对于尧舜等的传说亦致怀疑。当时深受西方近代史学家影响的东洋史学强调史料的严格考辨,1909年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提出“尧舜禹抹杀论”,宣称尧、舜、禹是春秋战国以后创造出来的,震惊日本汉学界。在此背景下,1918年胡适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则开启了国内疑古派先声。胡适在这本书里对没有可靠材料证实的远古时代采取了质疑的态度,直接从老子、孔子讲起,第一次把孔子作为一个哲学家、思想家,而不是作为一个圣人来研究。胡适大力倡导用欧洲、日本汉学方法整理国故,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截断众流”,直接以诸子百家开篇,开启一代疑古之风。他的古史观是:“现在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将来等到金石学、考古学发达上了科学的轨道以后,然后用地下掘出的史料,慢慢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五四运动开始,疑古风潮大兴,传统的古史系统遭到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顾颉刚。顾颉刚创立古史辨则深受胡适等新文化运动者的影响,他说:
要是不遇见孟真和适之先生,不逢到《新青年》的思想革命的鼓吹,我的胸中积着的许多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不敢大胆宣布……总括一句,若是我不到北京大学来,或是孑民先生等不为学术界开风气,我的脑髓中虽已播下了辨论古史的种子,但这册书是决不会有的。(选自《古史辨》第一册之《自序》)
(二)、“层累造成说”
1923年,顾颉刚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刊《古史辨》第一册)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简称“层累造成说”,即: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大禹是条虫”
1923年,顾颉刚引《说文》中的“禹,虫也,从禸,象形”及“禸,兽足蹂地也。”疑禹本是古代神话里的动物。以此例为引,可略窥先生之疑古精神。
顾先生认为传统古史有三个特点: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为一个孝子的模范。
第三,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可以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
而推翻信史必须具备四项标准:
(1)、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2)、打破地域一统的观念
(3)、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4)、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在1926年的《自序》里,先生又提出自己“上古史靠不住的观念”,其来源有四:第一是自刘知几至崔述的辨伪传统,第二是康有为为代表的清代今文经学,第三是胡适的实验主义史学方法,第四是故事传说、民间歌谣的暗示。
顾颉刚先生成长于晚清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最早接触到的时代思想便是戊戌维新思潮。五四以降引进的西方近代科学的怀疑论观点,对于顾颉刚的早年学术活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催生了一个以顾先生为代表的批判性的古史辨派。
顾颉刚先生是历代疑古辨伪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但反对崇拜带有深厚儒家色彩的历史传统,也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实用主义。
我们何以感到一班圣君贤相竟会好到这般地步?只为现在承认的古史,在它凝结的时候恰是德化观念最有力的当儿。我们若把这凝结的一层打破,下面的样子就决不是如此的了。(选自《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自顾氏一开疑古之风,后世学者蜂起跟随,疑古学者大致有信古派、疑古派、考古派和释古派。虽然疑古辨伪一派从一开始就受到维护中国史学正统人士的批评,顾颉刚先生本身采用的某些方法和结论也值得商榷,但是无庸置疑,他的理论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任何构建新史学理论体系的人都无法回避和否认的。
个人年表
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一岁
5月8日(农历3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二岁
随祖父识字;
是岁冬,父以县试第一名入邑庠。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已末)三岁
隋母习文,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籍;
父以院试第二名泮,授课紫阳、正颐、平江三书院。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四岁
随叔父读《诗品》,随祖父习对对,初分平仄。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丁酉)五岁
叔父教读《天文歌诀》《地球韵言》《读史论略》等;
是岁,江苏响应康有为组织强学会之举,成立了“苏学会”,总部位于南京,苏州设立“苏学分会”,父为分会会员,掌管部分事物。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六岁
始入私塾,从师读《大学》、《中庸》。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己亥)七岁
私塾中读《中庸》、《论语》。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八岁
读《论语》、《孟子》,至此读毕《四书》。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九岁
改入张氏私塾,读《诗经》,后自读《左传》。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十岁
读《读史论略》、《学堂日记》;学习造句。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十一岁
随父亲读《古文翼》,并出题供其练习作文。
1904年(光緒三十年甲辰)十二岁
《左传》读毕,初读《纲鉴易知录》,对历史有较系统了解。课余读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等新报刊书籍。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十三岁
13岁读《礼记》,习作文;
阅读《时报》,佩服粱启超等人的立宪热情。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十四岁
科举已废,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校,接受新式教育。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十五岁
读《国粹学报》,爱不释手,此后该报成为经常读物,直到辛亥革命。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十六岁
入苏州第一公立中学堂,课余沉浸在读书、购书的乐趣之中。
1909年(宣統元年己酉)十七岁
课余由祖父继续教读《尚书》、《周易》、《礼记》;
立“课余随钞”(此乃其有生从事笔记工作之始)。
1910年(宣統二年庚戌)十八岁
在中学里与好友叶圣陶、王伯祥、吴嘉锡等成立诗社,名“放社”;
与昊微兰结婚。
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十九岁
在中学编辑级报;
武昌起义后其父由安徽回苏,阅父亲携带回的大量书画,很开眼界。
1912年(民國元年壬子)二十岁
与王伯祥、叶圣陶加入江亢虎创办的“中国社会党”,宣传社会主义。
1913年(民國二年癸丑)二十一岁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中的农科。课余读书、看戏、逛书摊。
1914年(民國三年甲寅)二十二岁
固不愿学习农科,遂请休学半年,待新学期改入预科一部。休学期间,除读传统书籍和时人新著外,继续看戏,由观戏中认识到故事的演变,得到学问上的收获;
按日圈点诵读《史记》、《文心雕龙》、《史通》、《文史通义》,《中国历史教科书》、《国故论衡》、《大乘起信论》、《新旧约圣经》;
立寒假笔记,是为毕生200余册笔记之首。
1915年(民國四年乙卯)二十三岁
读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始有著书愿望;
8月因病南归。
1916年(民國五年丙辰)二十四岁
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听陈汉章、崔适的课;
休学在家时,曾著《清代著述考》。该书“依学术的派别分作者,在作者的名下列著述,按著述的版本见存佚,并集录作者的自序及他人的批评”。
1917年(民國六年丁巳)二十五岁
听章士钊逻辑课,胡适的中国哲学、修辞学课,康宝忠的伦理学课,李石曾的生物学课,等;
开始学习作白话文。
1918年(民國七年戊午)二十六岁
因妻病归苏,8月妻逝;
l2月为《新潮》作文《对于旧家庭的感想》,署名“顾诚吾”。
1919年(民國八年己未)二十七岁
2月开始搜集歌谣;
五四运动爆发,很兴奋,返京后即参与新潮社的工作;
是年,与殷履安结婚。
1920年(民國九年庚申)二十八岁
北大毕业,被学棱聘为助教,任校图书馆编目员,在胡适的支持和嘱咐下开始点校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由此引发了对古史的研究;
作《伪书疑书目》、《中国目录书目》。
1921年(民國十年辛酉)二十九岁
为作《伪史考》搜集资料;常与胡适、钱玄同讨论辨伪书、伪事、伪史之事;
与胡适、俞平伯计论《红楼梦》考证事;
任北大新成立的国学门助教,兼图书馆事。
1922年(民國十一年壬戌)三十岁
30岁作《郑樵著述考》、《郑樵传》等;
3月因祖母病重返苏,7月祖母逝世;
12月入商务印书馆任职。
1923年(民國十二年癸亥)三十一岁
在商务印书馆,与王伯祥合编《现代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共三册),又与叶圣陶合编《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二至六册。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第一次对旧的古史系统质疑。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古史的大讨论。
1924年(民國十三年甲子)三十二岁
任北大国学门助教,在其编辑室、歌谣研究会、方言调查会、风俗调查会、孝古学会诸会工作;
编辑《国学季刊》;
重新标点《崔东壁遗书》;
作《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1925年(民國十四年乙丑)三十三
编辑《国学门周刊》。出任由好友出,资创办的出版社“朴社”的总干事。
1926年(民國十五年丙寅)三十四岁
作《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作《奏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
6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下半年,应邀赴厦门大学,任史学研究教授。
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三十五岁
离厦大,应中山大学之邀,任史学系教授兼主任,授“中国上古史”、“书经研究”、“书目指南”课。还在中大语文历史研究所内发起成立民俗学会,并刊行丛书。
1928年(民國十七年戊辰)三十六岁
在中大讲授“古代地理研究”、“春秋研究”、 “孔于研究”、 “中国上古史实习”、 “三百年来思想吏”课;
12月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主任。
1929年(民國十八年己巳)三十七岁
离广州北返,出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上古史研究”课。
1930年(民國十九年庚午)三十八岁
任《燕京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
作《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研究古史体系的演变经历;
《古史辨》第二册出版。
1931年(民國二十年辛未)三十九岁
与燕大同人组织考古旅游团到晋、豫、陵、鲁四省考察;
在燕大讲授“尚书研究”课;
《古史辨》第三册出版。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四十岁
在燕大、北大讲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讲授《禹贡》;写作《三皇者》。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四十一岁
在燕大讲授“奏汉史”、“春秋战国史”课;
《古史辨》第四册出版;
在燕大参与教职员抗日会,任宣传干事,征集抗日鼓词,并编辑出版。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四十二岁
创办《禹贡》半月刊。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四十三岁
借燕大休假之机,出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
《古史辩》第五册出版。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四十四岁
任燕大历史系主任;
主编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四十五岁
当选“风谣学会”会长。应中英庚款董事会聘,赴西北考察。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四十六岁
至甘肃临洮等地考察;
10月至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讲授“经学史”、“中国上古史”课;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
罗根泽编著的《古史辩》第六册出版。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四十七岁
至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开设“中国古代史”课。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四十八岁
在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开设“目录学”、“春秋学”、“经学”等课程;
任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1年(民國三十年辛巳)四十九岁
任中国边疆学会理事长,中国边疆学会总会副理事长;
在重庆任文史杂志社副主任,主编《文史杂志》;
吕思勉、童书业编著的《古史辨》第七册出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壬午)五十岁
任中央大学专任教授,中央大学出版委员会委员,出版部主任。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癸未)五十一岁
与人合办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任社长;
成立大中国图书公司,以史地图表社为编辑所,任所长。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甲申)五十二岁
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讲授“史记研究”、“春秋战国史”、“历史地理”课程。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乙酉)五十三岁
在复旦教授“历史地理”、“方志实习”课。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丙戌)五十四岁
大中国图书局在上海开业,任总经理;
任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兰州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丁亥)五十五岁
继续在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民众读物”、“考古学”、“中国社会史”课。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戊子)五十六岁
在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授“上古史料研究”;
6月赴兰州大学讲授“上古史研究”。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己丑)五十七岁
任诚明学院教授,讲授“目录学”、“春秋左传”、“校勘学”、“传记研究”、“中国文学史”课;
在震旦大学讲授“专书选读”课。
1950年 五十八岁
继续在诚明学院和震旦大学任教;
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干事。
1951年 五十九岁
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任诚明学院中文系主任,讲授“尚书研究”,为此研究《尚书》,译《尚书•周诰》八篇
3月为教育部写“尚书研究”学程教学计划;
是年春,镇反运动起,6月妻兄等被捕,因写《颉刚预嘱》;
9月11日 子德出生。
1952年 六十岁
于复旦大学授“中国民族史料”课;
参加五反运动。
1953年 六十一岁
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讲苏州历史,与谭其骧等率学生60人抵苏考察;
与章巽合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1954年 六十二岁
是年,与章巽续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请谭其骧校订,共有本图31幅,附图16幅,始于原始社会迄于鸦片战争;
至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1955年 六十三岁
完成《资治通鉴》校点工作;
编辑出版《辨伪丛刊》十种,为《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
1956年 六十四岁
整理《史记》及《三家注》;
为《历史研究》、人民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审稿;
1958年 六十五岁
完成《史记》的点校工作。
1959—1966年 六十六至七十四岁
主要从事《尚书》整理、翻译工作;
1966年8月 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批斗。
1967年 七十五岁
写检讨交代一生“罪行”,数易其稿,恍惚成疾;
历史所取其日记进行审查。
1968年 七十六岁
糖尿病发,入住同仁医院,2月暂愈,此后反复发作;
写检讨、思想汇报及《顾颉刚在解放后的大事记》;
国庆期间被禁足,10月中旬与俞平伯一起受文学所和历史所批斗,深受刺激,病情加剧,气喘始发;
12月4日起,半日到历史所参加运动,29日起改为整日。
1969年 七十七岁
写检讨、思想汇报,为外调者写材料,即使病发亦不能免;
多次被批斗,病假间亦需到所听会;
10月,所中人审查书库中善本书及地图若干;
11月,拟将书画捐于博物院,遂作题跋若干;
12月,始发心绞痛,甚剧,至此不再到所听会。
1970年 七十八岁
《古史辨》一至七册由台北明伦出版社影印出版;
历史所同仁下放河南息县,先生因病得免。
1971年 七十九岁
心绞痛加剧,证实为心脏病,至此不再著述;
4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与支持下,主持二十四史标点工作,至此脱下“反动学术权威”的高帽,得到恢复工作的权利。
1972—1978年 八十至八十六岁
主持二十四史工作。
1979年 八十七岁
与刘起釪合任《尚书》工作;
指导王煦华重新编订《崔东壁遗书》;
是年,因病三入北京医院,十一月后病势渐沉。
1980年 八十八岁
是年多在医院;
审定王煦华代拟之《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目录;
同意继续出版《古史辨》第八册;
l2月25日,因脑溢血于北京逝世,遗体遵其遗嘱献给中国医学科学院,供解剖研究之用。
(参考 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
主要论著
1、著作
《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顾颉刚主编,中华书局,1955 《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古史辨》(第一至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重印本) 《尚书通检》 《中国疆域沿革史》 《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与章巽共同编写,谭其骧校订) 《中国历史地图集(续编)》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至第三集),中华书局,1988 《顾颉刚读书笔记》,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顾潮、顾洪编校,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浪口村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当代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疆域沿革史》:顾颉刚、史念海,商务印书馆,1999 《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西北考查日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尚书〉校释译论》2、论述
《崔东壁遗书•序言》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 《论辨伪工作书》 《尚书•大诰》今译(摘要) 《山海经》中的昆仑区 《我的治学计划》 《丧文论》 《中国史料的范围和已有的整理成绩》 《悼王静安先生》 《汉代学术史略》 《班固窃父书》 《<尚书•汤誓>校释译论》 《关于汉武帝的十三州问题讨论》 《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 《战国中山国史札记》 《<尚书•微子>校释译论》 《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 《<曲礼>中的古代官制及卜、祝之由尊而贱》 《红楼梦辨序初稿》 《王伯祥先生<书巢图卷>后记》相关研究
近30年来相关研究论文择要:
1、《顾颉刚与新红学》:石中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期刊]红楼梦学刊 1981-10-1 2、《试论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卢毅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北京 [期刊]近代史研究 1988-8-28 3、《五四时代的胡适、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先生》:杨向奎 [期刊]文史哲 1989-4-1 4、《“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钟敬文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6-30 5、《师承小记——忆我师顾颉刚教授》:侯仁之 [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12-31 6、《顾颉刚与<古史辨>》:赵光贤 [期刊]史学史研究 1992-3-1 7、《评顾颉刚的<尚书>研究规划》:李吉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期刊]文史哲 1993-3-2 8、《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学会》:史念海 [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3-10-1 9、《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罗义俊 [期刊]史林 1993-12-31 10、《顾颉刚与傅斯年治史异同论》:张书学 山东大学历史系 [期刊]东岳论丛 1994-1-25 11、《论顾颉刚的史学思想》:杨善群 上海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期刊]江汉论坛 1994-7-15 12、《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杜正胜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期刊]中国文化 1995-12-30 13、《从辨伪到疑古:顾颉刚的新史学之路》:黄海烈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期刊]史学理论研究 1996-6-1 14、《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半月刊》:顾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9-30 15、《房谋杜断——论钱穆与顾颉刚的分野》:郑善庆 [期刊]史林 1998-8-30 16、《“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下)──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 [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10-15 17、《顾颉刚古史神话研究之检讨——以1923年古史大争论为中心》:陈泳超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25 18、《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方法论解析》:陈泳超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民族艺术 2000-3-15 19、《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论顾颉刚的古史观与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刘宗迪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期刊]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0-6-30 20、《顾颉刚对崔述古史辨伪学说的继承和超越》:张利 许昌师专历史系 [期刊]浙江学刊 2001-4-27 21、《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与胡适的学术影响》:洪认清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北京 [期刊]安徽史学 2002-2-25 22、《论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吴少珉;张京华 洛阳大学;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河南洛阳(河南洛阳) [期刊]洛阳大学学报 2002-9-15 23、《顾颉刚先生对边疆问题的实践和研究》:赵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中心 [期刊]北京社会科学 2002-11-15 24、《谈廖名春评价顾颉刚的方法论问题》:张京华 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河南洛阳 [期刊]北京社会科学 2002-11-15 25、《顾颉刚疑古史学思想探微》:汪乾明 复旦大学上海 [期刊]学海 2003-2-10 26、《顾颉刚与教会大学》:鲁娜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期刊]学海 2003-2-10 27、《顾颉刚与民间信仰研究》:王晓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3-5-15 28、《论顾颉刚的史料学思想》:刘俐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 [期刊]史学史研究 2003-5-20 29、《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倪平英 华东师范大学 [期刊]史学史研究 2003-5-20 30、《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户晓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期刊]民族艺术 2003-12-15 31、《郑樵与顾颉刚》:林庆彰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期刊]民族艺术 2003-12-15 32、《“走出疑古时代”的顾颉刚史学研究》:牛继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安徽淮北 [期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25 33、《重新审视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黄正术 苏州大学 [硕士]苏州大学 2004-4-1 34、《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形成及意义》:韦勇强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20 35、《顾颉刚和“古史辨”拾遗——作于“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后》:罗义俊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期刊]史林 2004-6-20 36、《顾颉刚<诗经>研究面貌的成因》:高静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20 37、《顾颉刚先生与中山大学》:张荣芳 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30 38、《顾颉刚: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吕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期刊]民间文化论坛 2005-4-20 39、《侯仁之与顾颉刚》:唐晓峰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期刊]民间文化论坛 2005-4-20 40、《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史建桥 首都师大文学院北京 [期刊]贵州文史丛刊 2005-7-30 41、《颠覆后如何重建:作为思想史家的顾颉刚及其困境》:李扬眉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期刊]贵州文史丛刊 2005-7-30 42、《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的史学思想》:刘俐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期刊]史学史研究 2005-8-20 43、《钱玄同、顾颉刚对待儒家经典的态度与方法》:许雪涛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8-30 44、《顾颉刚对“古史辨”的自我反思》:刘开军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北京 [期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2-25 45、《顾颉刚的历史教育思想初探》:曹守亮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北京) [期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2-25 46、《由先商王亥史事论顾颉刚先生的古史建设》:张京华 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河南洛阳 [期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2-25 47、《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白宪娟 山东大学 [硕士]山东大学 2006-5-9 48、《顾颉刚档案史料观探析》:刘国华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硕士]山东大学 2006-5-9 49、《顾颉刚先生百年祭》:费孝通 [期刊]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8-15 50、《傅斯年、顾颉刚中山大学语史所时期矛盾考论》:刘召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 [期刊]云梦学刊 2006-11-15 51、《“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及困难》:彭春凌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云梦学刊 2007-1-15 52、《古史辨派“科学”形象的自我塑造——以顾颉刚、胡适为中心》:林分份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云梦学刊 2007-1-15 53、《辨伪学与辨伪史的再评价——顾颉刚《中国辨伪史略》读后》: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 [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2-25 54、《顾颉刚疑古辨伪原因新探》:董恩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2-25 55、《顾颉刚的民俗学理念》:毛巧晖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复旦大学 [期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2-28 56、《鲁迅与顾颉刚不睦原因新探》:卢毅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北京) [期刊]晋阳学刊 2007-3-25 57、《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黄海烈 吉林大学 [博士]吉林大学 2007-4-1 58、《试论顾颉刚现代学术观念的形成》:袁忠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吉林大学 2007-4-1 59、《大学教授的学术生活空间——以蔡元培、胡适与顾颉刚为例》: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4-10 60、《徐邦达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从顾颉刚“古史辨派”谈起》:余辉 故宫博物院科研处 [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4-10 61、《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彭国良 山东大学 [博士]山东大学 2007-5-6 62、《破坏与建设:顾颉刚对古史研究的态度》:董恩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山东大学 2007-5-6 63、《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兼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李幼蒸 国际符号学学会 [期刊]文史哲 2007-5-24 64、《试论顾颉刚疑古史观的形成与其性格的关系》:唐建军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 [期刊]文史哲 2007-7-24 65、《学术社群中的两种角色类型——顾颉刚与傅斯年关系发覆》:李扬眉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9-15 66、《从<上游集>看抗战时期顾颉刚的学术活动及思想》:刘俐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9-15 67、《洪业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刘开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 [期刊]史学史研究 2007-12-15 68、《“通讯”和“按语”: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论学方式》:叶楚炎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期刊]云梦学刊 2008-1-15 69、《论顾颉刚的“由经入史”说》:李吉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 70、《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15 71、《顾颉刚先生对古代民族融合的考察》:罗新慧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15 72、《顾颉刚与考古学》: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3-25 73、《“层累造成”还是“层累阐释”——孟姜女故事与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湖南永州 [期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15 74、《试析顾颉刚的民俗研究方法》:施爱东 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期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15 75、《顾颉刚难题》: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研究员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15 76、《古史辨派易学研究》:斯满红 山东大学 [博士]山东大学 2008-5-25 77、《顾颉刚先生的<诗经>研究》:章原 复旦大学中文系 [博士]山东大学 2008-5-25 78、《“国”之意象转移——以章太炎、胡适和顾颉刚、傅斯年为主轴》:干春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9-15 79、《由新出文献重评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李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期刊]人文杂志 2008-11-15 80、《疑古与重建的纠葛——从顾颉刚、傅斯年等对三代以前古史的态度看上古史重建》:李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5 81、《顾颉刚与E.P.汤普森史学思想方法之比较》:张文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5 82、《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杨善群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期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15 83、《功夫在诗外:戏曲、歌谣和民俗学对顾颉刚“层累说”的影响》:黄海烈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期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30 84、《时代变局下知识分子对“致知”与“致用”的探索——从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谈起》:孙喆;王江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6-25 85、《顾颉刚与现代民俗学思潮》:高扬 湖北省文联 [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6-25 86、《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从顾颉刚难题到层累说的变型》:刘光胜 清华大学历史系 [期刊]学术探索 2009-12-15 87、《疑古与新证的交融——顾颉刚与王国维的学术关联》:曹书杰;杨栋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期刊]文史哲 2010-5-5 88、《试论顾颉刚“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黄海烈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期刊]江苏社会科学 2010-8-15 89、《顾颉刚致郑德坤书信写作年代考》:刘书惠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期刊]民国档案 2011-2-25 90、《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廖尚可 河南大学 [硕士]河南大学 2011-4-1 91、《顾颉刚先生对古代民族融合的考察》:罗新慧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期刊]史学史研究 2011-6-15 92、《顾颉刚“层累说”理论体系的思想和方法》:郭延坡、《天水学刊》编辑部 [期刊]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28 93、《顾颉刚与克罗齐史学认识比较研究》:余康 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期刊]学理论 2011-9-10 94、《“弃胜加冠”西王母——兼论顾颉刚“层累造史说”的加法与减法》: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期刊]民俗研究 2011-9-15 95、《顾颉刚<缓斋藏书题记>的学术价值》:杨栋;李广龙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15老秦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