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
-
生卒:1933年—2014年7月7日
籍贯:浙江永康
职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成就:佛教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和宗教学家
方立天,1933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工作至今。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直接由讲师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顾问;《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宗教研究》丛刊主编、《宗教社会科学》丛刊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方立天先生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学家、中国哲学史家。
方立天教授曾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大学、学术团体,进行学术访问、交流、讲学,推动了海内外学术交流。方立天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从教50年来,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40余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50年来,方先生已出版了10部专著,7部论文集,主编、合编、合著18部,发表佛学、中国哲学、宗教、文化和治学等各类文章370多篇。当代中国宗教学奠基人、已故著名宗教学家、中国哲学史家任继愈先生曾亲为题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给予热情的鼓励。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撰联“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精思穷微著作传九州”相赠,反映了方立天教授50年来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就。
主要经历
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方立天先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中国哲学史教研工作,确立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为研究重点。
1962年,为了对佛教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方立天先生到中国佛学院进修8个月。
1964年,在《新建设》第三期发表《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在第8-9期发表《慧远佛教因果报应说批判》。
1965年,在《哲学研究》第五期发表《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新建设》第八期发表《僧肇的形而上学》。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杂志将其《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一文翻译为英文发表。
1969年到1972年,方立天先生和许多教授一起被发配到江西省余江农场劳动。
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方立天先生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这部历史18年才完成的文集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在初版13年后,于1995年再版,2002年三版。
198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慧远及其佛学》。同年,国务院将方立天先生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
1980到1990年,中华书局陆续出版方立天先生和师友们一起编辑的《中国佛教思想史料选编》共4卷10余册。
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华严金师子章校释》。这部校释得到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的高度评价,成为古籍整理的范本。
198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初版《佛教哲学》。1986年该书获得中国图书荣誉奖,198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图书优秀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方立天先生开始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198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1992年二版,1997年三版。
1990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1992年二版。
1991年,《佛教哲学》出版增订版,加上了认识论部分,体系更加完整。
1993年,《佛教哲学》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
2001年,方立天先生为教育部选中,成为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基地的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也由此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宗教学教研重镇。
200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初版《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2014年7月7日9时26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主要著述
专著部分 1、《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4版,1995.7(二版)。 2、《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1983.9版,1987(二版)。 3、《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1版,1987(二版)。 4、《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6版,1991(增订本),1997(二版)。 5、《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版,1992(二版)。 6、《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0.2版,1992(二版)。 7、《华严金师子章今译》,巴蜀书社,1990.6版。 8、《法藏》,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版。 9、《中国哲学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版。 10、《中国佛教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版。 11、《法藏评传》,京华出版社,1995.9版。 12、《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13、《中国佛教散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0。 14、《方立天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合著部分 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1992版。 2、《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版。 3、《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1-3卷),齐鲁书社,1981-1982版。 4、《中国哲学通史》(第1-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995版。 5、《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 6、《世界十大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译著)。 7、《中国的文化与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译著)。 8、《中学生中外名著选读》(哲学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版。 9、《中国文化的基本文献》(哲学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版。 10、《佛藏辑要》,巴蜀书社,1994版。 11、《宗教箴言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版。 12、《佛教大师评传丛书》(智顗、吉藏、玄奘、法藏、宗喀巴),京华出版社,1995.9版。 13、《佛学精华》(三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版。 14、《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版。 15、《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7版。
学术论文
佛教类 1、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新建设》1964.3。 2、慧远佛教因果报应说批评》,《新建设》1964.8-9。 3、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65.5 美国《中国的哲学研究》转载。 4、僧肇的形而上学》,《新建设》1965.8。 5、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80.4。 6、论魏晋时代佛学与玄学的异同》,《哲学研究》1980.10(合作)。 7、慧远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 8、僧肇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 9、论支遁的佛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1.1。 10、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哲学研究》,1981.8(合作)。 11、梁武帝萧衍与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81.4。 12、道安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 13、道生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齐鲁书社1982。 14、论隋唐佛教宗派的特点》,《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4(合作)。 15、〈华严金师子章〉评述》,《论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6、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1。 17、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2。 18、佛性评述》,《求索》1984.4。 19、华严宗的佛教理论构架和哲学范畴体系》,《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 20、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中原文物》特刊,1985。 21、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哲学研究》1985.7。 22、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简论》,日本《中外日报》1985.11.18;《世界宗教研究》1986.2。 23、试论中国佛教的特点》,《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2;《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 24、《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世界宗教研究》1986.4。 25、《中国佛教的特质》,《文史知识》1986.10。 26、《三度舍身的梁武帝》,《文史知识》1986.10。 27、《佛教与中国伦理》,《五台山研究》1987.1-2。 28、《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2。 29、《佛教与中国哲学》,《晋阳学刊》1987.3。 30、《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哲学研究》1987.7,《新华文摘》1987.10转载。 31、《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冲突与融合》,日本《中外日报》1987.10.23;《世界宗教研究》1988.1。 32、《略谈华严学与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988.1。 33、《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浙江学刊》1988.8(合作)。 34、《近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概述》,《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7。 35、《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1。 36、《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1989.3。 37、《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世界宗教研究》1989.3。 38、《禅悟思维方式简论》,《五台山研究》1989.1-2。 39、《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1。 40、《般若思维简论》,《江淮论坛》1989.5。 4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天津社会科学》1989.6。 42、《儒佛人生价值观之比较》,《中国社会科学》1990.1。 43、《佛教文化体系结构的核心是什么?》,香港《菩提》1990.12。 44、《论佛教文化体系结构与核心》,《佛教文化》1991.2。 45、《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1.6。 46、《佛教与汉地习俗》,《现代中国》1991.11。 47、《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思维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8、《论佛教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8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92.4。 49、《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历史研究》1992.3。 50、《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哲学研究》1992.10。 51、《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中国哲学史》创刊号,1992。 52、《天台宗心性论述评》,《佛学研究》第1期,1992。 53、《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社会科学战线》1993.1,《新华摘》1993.3转载。 54、《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 55、《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中国文化》第7期,1993,《书摘》1994.3。 56、《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世界宗教研究》1993.2。 57、《中国佛教文化漫述》,《中华文化》创刊号1993。 58、《洪州宗心性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4.2。 59、《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华夏文化》创刊号1994。 60、《临济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社会科学》1994.2。 61、《〈坛经〉心性论述评》,《哲学研究》1994.5,《智慧的探索——中国哲学1995年》,上海出版社1996。 62、《如何全面认识玄奘的形象与思想》,《玄奘研究》创刊号,1994。 63、《真性与自觉——达摩、慧可、僧璨心性论》,《少林禅苑》1994.1。 64、《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1994。 65、《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佛学研究》第2期,1993。 66、《华严宗心性论述评》,《中华文化论坛》1994.4。 67、《禅宗精神》,《哲学研究》1995.3。 68、《弥勒信仰在中国》,深圳大学《文化与传播》1995.7。 69、《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5。 70、《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3卷,1995。 71、《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思想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5.3。 72、《〈法华经〉导读》,台湾《文化与哲学》,1995.10。 73、《禅与道》,《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 74、《儒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第2期,1995。 75、《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6.2。 76、《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述评》,《佛学研究》第4期,1995。 77、《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哲学研究》1996.6。 78、《灵知心体说——菏泽宗心性思想略论》,《禅学研究》第2期,1994.11。 79、《印度佛教人生理想论简说》,《长白论丛》1996.4。 80、《慧远的政教离即论》,《文史哲》1996.5。 81、《简论中国佛教的涅盘思想》,《闽南佛学院学报》1996.2。 82、《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6。 83、《中国佛教人生理想论》,《亚文》第1、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97。 84、《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6。 85、《道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1996。 86、《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宗教学研究》1997.1。 87、《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哲学研究》1997.9。 88、《中国佛教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7。 89、《中国佛教的气本原说和道体说》,《宗教学研究》1997.4。 90、《中国佛教“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5卷,1998。 91、《〈法华经〉与一念三千》,日本《中外日报》1997.11.25;《世界宗教研究》1998.2。 92、《略论中国佛教的佛身观》,《五台山研究》1998.2。 93、《华严宗的现象圆融论》,《文史哲》1998.5。 94、《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为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而作》,《中国宗教》1998.4。 95、《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论——“诸法即实相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1998.6。 96、《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哲学研究》1998.11。 97、《从中国固有本体论的特色看中国佛教本体论的形成》,《佛学研究》第7期,1998。 98、《从地论师与摄论师的心识本原之辨到天台、华严心本说的阐发》,《人海灯》1998.4。 99、《禅宗与念佛》,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1998.10. 100、《中国佛教的心论》,《天心与人心——中西艺术与体验》,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2。 101、《中国佛教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文史》1999第2辑,中华书局。 102、《汉晋禅法略述》,《闽南佛学院学报》1999.1。 103、《禅、禅定、禅悟》,《中国文化研究》秋季号1999。 104、《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正法研究》1999创刊号,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105、《论南顿北渐》,《世界宗教研究》2000.1。 106、《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人海灯》2000.1。 107、《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中国哲学史》2000.2。 108、《南北朝禅学》,《宗教学研究》2000.2。 109、《四缘说》,摘自《弘化》2000.3。 110、《如来禅与祖师禅》,《中国社会科学》2000.5。 111、《一个极具特色的佛教真理论——智顗的七种二谛说和三谛圆融说》,《文史哲》,2000年第5期。 112、《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佛教三论系与成论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哲学研究》2000.6。 113、《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6。 114、《鸠摩罗什:影响中国佛教思想发展至深至广》,《中国宗教》,2001年1月。 115、《中国佛教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中国文化》第17-18期,2001年3月;复印资料《宗教》2001年6月。 116、《佛教与中国文化》,《普门学报》第三期,2001年5月;又载《二十一世纪的宗教展望》,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出版,2001年。 117、《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略说》,《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3月;复印资料《宗教》2001年12月。 118、《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讲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19、《佛教与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20、《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中国宗教》2002年第1期;《法音》2002年第3期;《禅》2002年第2期;《基督教文化学刊》2002年第6辑,2002年第8辑。 121、《禅宗的“不立文字”语言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22、《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上、下),《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123、《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中华佛学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124、《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又载《“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7月。 125、《论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中国禅学》2002年6月。 126、《佛道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禅学研究》第4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127、《中国佛教伦理及其现代意义》,《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28、《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上、下),香港《菩提》2002年12月。 129、《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哲学史》杂志,2003年第2期。 130、《论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31、《走向世界、走向融、走向创新——在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的致词》,《中国哲学的国际盛会》P.22-24,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4月。 132、《为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及其普遍意义》,《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 133、《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中国民族报》2003年9月5日;又载《法音》2003年第9期。 134、《佛教“空”义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35、《天台宗圆顿止观法门略述》(上、中、下),《弘化》2003年第5、6期,2004年第1期。 136、《洪州宗心性思想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37、《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佛学研究》,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2003年。 138、《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 139、《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又载2003年《佛学研究》,题为《中国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140、《佛教“空”义述评》,《宗教研究》总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41、《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10.11。 142、《总结赵朴老的宗教思想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2010.12。 143、《宗教和谐与大众传媒》,2011.06。 144、《宗教媒体要具备文化自觉和自主性》,2011.07。 145、《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2010.06。 146、《佛教四缘说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2010.08。 147、《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现代意义》,2010.10。 148、《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论纲)》,2010.11。 149、《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2011.01。 150、《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宗教的作用》,2011.02。 151、《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2011.02。 152、《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2011.03。 153、《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2011.04。 154、《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2011.04。 155、《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2011.06。 156、《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发挥积极作用》,2011.07。 157、《当代佛教要重视阐扬佛教核心思想“缘起论”》,2011.01。 158、《弥陀净土理念是中国佛教终极关怀的共同基础》,2010.08。 159、《佛教:科学之友》,2010.08。 160、《法显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2010.10。 161、《长安佛教的历史地位》,2011.01。 162、《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2011.03。 163、《佛教的平等和平理念造福于全人类》,2011.05。 164、《我与中国佛学研究》,2012.03。 165、《走文化宗教之路》,2010.12。 166、《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再审视》,2011.12。 167、《发挥宗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2012.08。 168、《新昌大佛寺的定位及其佛教文化发展方向》,2012.11。 中国哲学史类 1、《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光明日报》1978.9.21。 2、《贾思勰的朴素唯物主义真理观》,《哲学研究》1979.4。 3、《评“四人帮”在中国哲学史方法上的实用主义》,《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9。 4、《我国古代对立统一规律思想简论》,《哲学研究》1979.10。 5、《法制、是非、宗教——读刘禹锡〈天论〉》,《光明日报》1979.12.20。 6、《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观》,《教学与研究》1979.3。 7、《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1。 8、《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80.3。 9、《略论汉代经学衰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哲学》第3辑,1980。 10、《桓谭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齐鲁书社1980。 11、《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影响》,《百科知识》1980.5。 12、《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人民日报》1980.7.17。 13、《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1。 14、《王充的战斗精神》,《人民日报》1981.1.22。 15、《〈白虎通义〉与封建等级制》,《学术月刊》1981.4。 16、《中国古代哲学的性情范畴》,《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1。 17、《关于魏晋玄学的范畴、主题和分期》,《文史哲》1985.4。 18、《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历史观的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2。 19、《中国古代形神论二题》,《天府新论》1985.6。 20、《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历史观的基本错误和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1。 2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986.1。 22、《隋唐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986.2。 23、《欲与理》,《哲学范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10。 24、《儒学与佛学》,《文史知识》1988.6。 25、《儒家人生哲学简论》,《百科知识》1988.6。 26、《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7、《早期儒家人格观及其现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1991.2。 28、《弘扬陈亮的精粹思想――在全国首届陈亮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中国哲学史》1994.1。 29、《儒道的人格价值观及其会通》,《长白论丛》1995.2,《新华文摘》1995.7转载。 30、《传统人生价值观与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报》1995.8.5。 31、《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2)1996。 32、《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教学与研究》1996.6,《新华文摘》1997.2转载。 33、《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高校理论战线》1998.10。 34、《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光明日报》1999.3.19,《教育报》199.4.20,《新华文摘》1999.6转载。 35、《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光明日报》1999.10.22,《新华文摘》2000.1。 宗教文化及其他 1、《读〈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哲学研究》1964.2。 2、《对中国佛教思想的研究与批判》,《人民日报》1964.4.29。 3、《文贵深沉――再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日报》1980.1.8。 4、《良好的开端――介绍〈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光明日报》1981.3.5。 5、《第一部中国哲学范畴史――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人民日报》1983.1.21。 6、《一部有学术生命力的著作――再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3。 7、《在民盟中央召开的中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发言--发挥中坚和桥梁作用》,《群言》1985.6。 8、《佛教与中国文化》(访谈录),《光明日报》1986.6、11.11。 9、《佛教与中国社会》(访谈录),《社会科学评论》1986.12。 10、《在五台山研究会首届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五台山研究》1988.2。 11、《中国宗教古迹一览•序》,《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88.9。 12、《把握自我,勤奋开拓——治学漫谈》,《文史哲》1988.4,《学者谈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 13、《积极投身于开创当代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1期,1989.1。 14、《禅者的思考•序》,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0。 15、《中国宗教十年》,香港《法言》1989.9,《世界宗教研究》1990.2。 16、《了解、改造、创新——张岱年、丁守和、方立天谈传统文化》, 《光明日报》 1990.2.2。 17、《积极开展宗教学研究》,《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2期,1990.1。 18、《向读者推荐十本人文科学的书籍》,《中国图书评论》1990.5。 19、《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1990.1。 20、《历史的回响——评“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香港《法言》1990.4。 21、《超凡世界•序》,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6。 22、《我与佛教研究》,《文史知识》1990.7。 23、《澳门文化起儒风》,《澳门日报》、《华侨报》1990.12.30。 24、《重德、自强、宽容、爱国》(访谈录),《天津日报》1991.5.23。 25、《刚健自强——谈中华民族精神》,天津《学术信息》第6期,1991。 26、《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5,《新华摘》1991.7转载。 27、《〈文化:宗教与人系列论丛〉总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4。 28、《深刻的反思科学的总结——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光明日报》1991.11.21。 29、《国情、开发、创新》,《中华文化论坛》创刊号,1994.1。 30、《孙中山文化观述评》,《学术研究》1994.1。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寻踪与阐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6(合作)。 32、《佛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佛教中国化》,《瞭望》1994.7-8。 33、《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法音》1994.5。 34、《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二),《法音》1994.9。 35、《佛藏辑要•序》,巴蜀书社1994(合作)。 36、《佛门大师评传丛书•序》,京华出版社1995.9。 37、《使人类向善,使世界光明——〈佛门大师评传丛书〉之缘起》,《佛教文化》1996.1。 38、《人生真相与生命意义的探求——〈禅心人〉序》团结出版社1996.5。 39、《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法音》1996.7(合作)。 40、《宗教与未来社会》,《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9。 41、《宗教•生活•文化》(访谈录),《哲学动态》1996.10。 42、《人文科学课题中的应有之义——重视开展宗教研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1996.6。 43、《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访谈录),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997.2.16。 44、《祝贺〈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世界宗教研究》1997.1。 45、《〈张岱年全集〉五人谈》(之一),《光明日报》1997.4.26。 46、《对当今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看法》,《中国宗教》1997.2。 47、《认真研究中国道教文化——〈中国道教史〉笔谈》,《光明日报》1997.8.9。 48、《在普陀山佛学院的讲话》(摘要),中国佛教协会《研究动态》1998.1。 49、《宗教美学的新开拓》,《中国高等教育》1998.4。 50、《北大魂》,《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51、《宗教与宗教学》,《慧泉》1998.2。 52、《融合互补:未来的文化走向》,《中华文化论坛》1998.3。 53、《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什么?》,《人民论坛》1998.6。 54、《中国佛教2000 年——谈中国佛教的发展》(访谈录),《科学时报》1999.1.28。 55、《跬步记述》,《哲人忆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 56、《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审美意识——在大型画册〈传世画藏〉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华读书报》1999.6.2。 57、《石峻与中国哲学研究》,《光明日报》1999.6.18(合作)。 58、《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佛教文化》1999.4。 59、《“元神不灭论”:愚弄人的邪说》,《人民日报》1999.8.10。 60、《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学林春秋》三编上册第197-214页,朝华出版社1999.12。 61、《宣扬‘世界末日’就是反人类》,《高校理论战线》2000.2。 62、《我和中国佛学研究》,《佛学研究》1999.8,1999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63、《弘法利生:当代佛教的主旋律——“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评述》《法音》2000.5。 64、《我与中国佛学》,《世界宗教文化》2000.2。 65、《一代觉者,百世师范——深切悼念赵朴老》,《佛教文化》2000.3。 66、《我与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67、《〈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中国哲学史》2000.3。 68、《西游记》与佛教文化,《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5月。 69、《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序,《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70、《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人生禅系列之一观心人〉序》,《人生禅系列之一观心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1。 71、《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精神文明建设》,2001年1月。 72、《兼具宏观与微观的佛学研究》,台湾《人生》杂志211期,2001年3月。 73、《禅学三书》序,《禅学三书》,中华书局,2001.6。 73、《中国佛教简史》前言,《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7。 74、《佛、道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禅学研究》2001年8月。 75、《中国大陆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10月。 76、《人生真相与生命意义的寻求》,《禅趣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 77、《治学以勤奋为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7日。 78、《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中国宗教》2002年第4期。 79、《中国宗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宗教学研究四人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80、《两岸禅学研讨会感言》,台湾《佛藏》,2002年4月。 81、《扶掖·鼓舞·推动——我与中华书局的书缘》,中华书局,2002年5月。 82、《中国大陆、港、台三地佛教之发展现状与路向》,香港《菩提》2002年11月。 83、《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序,《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9月;《世界宗教研究》2003.第1期。 84、《佛教必须现代化》,香港《温暖人间》,2003年1月。 85、《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3月。 86、《在“六祖禅宗的历史地位与中华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香港《中国评论》2003年3月。 87、《培育僧人的摇篮》,《香港佛教》2003年3月1日。 88、《大悲观世音菩萨》序,《大悲观世音菩萨》,香港菩提出版社和百通出版社联合出版,2003.3。 89、《儒家也应有一部典籍大全》,《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90、《此心安处是吾乡》序,《此心安处是吾乡》,澳门《东方世纪》杂志社,2003.8;又载《觉群》2003.第4期。 91、《从三个向度反思中国传统的宗教观》,《人民人民政协》2003年7月14日;又载中国佛协《研究动态》2003年第8期。 92、《曹溪禅研究(三)》序,《曹溪禅研究(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 93、《从中国哲学的层面研究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著者方立天先生访谈录》(《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6期) 94、《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 95、《继承学脉,发展学统》,《光明日报》2004年3月9日。 96、《哲人其萎,功业长存——深切悼念张岱年先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28日。 97、《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慈辉佛教文化论坛”,2005年3月16日。 98、《心从“正见”始——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6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