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
-
生卒: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
籍贯:湖北省黄梅县
职务: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长:中国传统哲学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儒藏》编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1983年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8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年)、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年、1990年)、香港科技大学(199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年)等校任客座教授。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
汤一介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进士;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教史的研究,他的著作《魏晋玄学论稿》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是研究魏晋玄学与佛学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汤一介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中国灾难深重,人民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面对这样的现实,年轻的汤一介深感痛心和困惑。1943年他曾经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写过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并愤激骂世,因此获得了“汤八蛋”的绰号。
1946年夏,汤一介全家搬回北京,这一年,汤一介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结果却不幸落榜,只好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学习。1947年夏天,汤一介再次参加大学考试,这一回,他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后的汤一介,心无旁鹜,专心致力于哲学,在同学眼中,那时的他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头脑的学生。
汤一介爱书,有三本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一本书,不仅使青年汤一介找到了理想、找到了理想化的生活,而且还成就了他和妻子乐黛云的美好爱情。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由于是乐黛云让我读这本书的,因而加深了我对她的了解,以后我们由恋爱而结婚了。在这几十年的生活中,在各种运动中我整过别人,别人也整过我,犯了不少错误,对这些我都自责过,反省过。但我在内心里,那种伏契克式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情感仍然影响着我。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
1949年前,汤一介学习哲学,除了家学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想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从此他没有停止过思考,想当一名哲学家的梦想始终不曾改变。在1947年写的《月亮的颂歌》一文中他曾许下这样的愿:“去看那些看不见的事物,去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把灵魂呈现给不存在的东西吧。”
1949年以后,汤一介的思想里有了一种错觉,他认为真理并不是太遥远,他完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49年5月,汤一介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的希望是“自己能像伏契克那样,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自己的理想事业”。
“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汤一介和冯友兰等北大哲学系的教员都遭受批判,但当时的汤一介并没有质疑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文革”十年,汤一介正值“不惑之年”,但事实上这却是他一生中最迷惑的十年,他感觉自己已经失去自我,没有了方向。尽管汤一介和乐黛云夫妇想尽量避开一个接一个的政治斗争,但似乎总也摆脱不了。“文革”结束后,汤一介还因为种种原因,必须接受清查,直到1978年他才被彻底平反,而此时的汤一介已经51岁了。
1980年,汤一介终于恢复了在北大讲课的资格,此时的汤一介已经不愿再与任何政治有任何瓜葛。他努力将教学研究与现实政治脱钩,并力求提出一套新的观点来。他率先把中国传统哲学作为认识史来思考,并以真善美概念为基础,综合各家所言,建构出一套中国哲学理论体系。进入九十年代,汤一介提出了“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中国解释学”、“新轴心时代”等一系列新问题,推动文化界对传统哲学的大讨论。其中,他提出的传统哲学应“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相结合。
汤一介先生著作丰厚,学术专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等,在国内外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为哲学研究史上不可不读的著作;学术随笔《在非有非无之间》、《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非实非虚集》、《昔不至今》、《郭象》、《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佛教与中国文化》、《生死》、《和而不同》、《我的哲学之路》、《LaMort》等,笔墨清新隽永;主编《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展示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百年历程,被张岱年先生称为是“一项贯通中西哲学视野的难得的学术工程”;2003年更是以耄耋之年发起并主持儒藏工程,一年间组织20多所高校两三百位学者投入此项工程,工程第一部分是包括500本9700多卷1.5亿字儒家典籍的《儒藏》精华本,第二部分《儒藏》大全本将收入5000部10亿字儒家典籍。此外还撰写有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汤一介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7岁。
一、专著
《郭象与魏晋玄学》 《早期道教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在非有非无之间》 《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 《非实非虚集》 《昔不至今》 《郭象》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 《佛教与中国文化》 《生死》 《和而不同》 《我的哲学之路》 《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二、主编
《国故新知——中国文化的再诠释》 《论传统与反传统》 《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哲学卷》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论著辑要丛书》 《道家文化研究丛书》 《国学举要》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新史》 《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一代名师:人文阐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7月)三、论文
略论郭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2期) 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学术月刊》1963年01期) 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哲学研究》1981年01期) 论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哲学研究》1983年04期)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哲学研究》1983年10期) 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01期) 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理论月刊》1987年01期) 论儒家的境界观(《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问题(《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论老庄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中国哲学史》1992年01期) 在有墙与无墙之间——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儒学的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4年04期) 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发展中国文化寻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江淮论坛》1994年06期) 华严“十玄门”的哲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2期) 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内圣外王之道(《在非有非无之间》,台湾正中书局,1995年9月) 禅宗的觉与迷(《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3期) “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理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 03期;《学术月刊》1997年10期) 儒学的和谐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4期)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汤一介学术自述(1997年12月1日) 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论郭象注《庄子》的方法(《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1期) 魏晋玄学家郭象与裴頠之异同(《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1期)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中国哲学史》1998年01期)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03期) 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周易研究》1999年04期) 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三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04期) 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00年07期) 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中国艺术报》2000年9月29日) 国学大师——汤用彤(《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1期) 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2期) 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29日) 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01年07期) “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19日) 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04期) 汤用彤与胡适(《中国哲学史》2002年04期) 汤用彤先生与东南大学(《光明日报》2002年6月14日) 解释学与中国(《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 儒学与生态(《人民日报》2003年2月14日) 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看平衡论的意义(2003年11月)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中国哲学史》2004年01期) 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24日) “河洛文化”小议(《光明日报》2004年11月9日) 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02期)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2期)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创建人学体系的有益尝试(《光明日报》2005年8月22日)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与当今的“生态问题”(《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2005年) 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1期)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处的思想源泉(《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5日) 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文汇报》2006年10月28日)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人民论坛》2006年22期)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四、书评
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6期) 读冯契同志《〈智慧说三篇〉导论》(《学术月刊》1995年06期) 会通中西熔铸古今——读《张申府文集》(《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0期) 张申府与20世纪中国哲学(2005年)五、序跋
《熊十力论著集》编者弁言(萧萐父、汤一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序《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读书》1988年07期) 熔铸古今,会通中西——序麻天祥同志所作《国学大师汤用彤评传》(《中国哲学史》1993年02期) 《安祥禅》序言(《佛教文化》1995年01期) 天人相即·天人相通的现代视野——《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序(《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六、杂文
在全球意识下发展中国文化(《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01期)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纪念汤用彤先生诞生100周年(《中国文化》1994年01-02期) 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读书》1994年03期) 我与北大(《人民论坛》1998年05期) 从沙滩到未名湖(《光明日报》1998年5月13日) 我最喜爱的书(《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14日) 《国学举要》与传统文化普及(《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日) 我的读书观:读书本该会意(《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0日) 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创新(《中国艺术报》2002年12月27日) 关于编纂《儒藏》的意义和几点意见(《中华读书报》2003年9月10日)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18日)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中国文化》2004年01期) 张岱年先生和《周易》(《周易研究》2004年03期) “和而不同”与“文明共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8月9日)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我们为什么要编《儒藏》(《中国艺术报》2005年9月23日) 中国的儒道文化可以让文明不再冲突(《中国民族报》2006年4月18日)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解放日报》2006年5月15日)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文明(《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6日)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北京日报》2007年9月17日)七、访谈
文化历程的反思与展望(汤一介、闵惠泉,《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华民族需“反本开新”——汤一介教授访谈录(王辛,《中国评论》2004年5月号) 汤一介: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李素平,《中国宗教》2005年04期)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陈香,《光明日报》2006年3月19日) 汤一介:师者谆谆,儒骨仁心(李晶 王硕 王栋,北大青年网,200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