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文旅快评:讲好身边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所属:国学文化 > 国学文化  |  阅读:370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弘扬历史文化,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这为我们在新时代讲好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华大地上留存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它们中有很多还未被书写进古籍里、收藏在博物馆里、纳入文物保护的名录里。它们或是历史建筑,或是历史文化街区,或是历史地段,抑或只是一口古井、一棵老树、一座古桥……它们就在人们的身边、在老百姓的日常里,充满着烟火气。在已公布的970片历史文化街区、4.27万处历史建筑中,它们大多如此,或静卧一隅,安静得能听到鸟鸣虫叫、潺潺流水;或处于喧市,热闹得早晚熙来攘往、川流不息。总之,它们就在人们身边,在日复一日的岁月更迭中默默诉说着过往,静静沉淀着历史。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和文化个性,在反映人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思想进程的同时,又构筑起了城乡独特的历史文脉。历史文化遗产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里藏着老百姓的日常,也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进;故事里蕴含着当地的文化习俗,也蕴含着历史的文脉和民族的精神,它们共同构筑着中国的故事。它们需要被讲出,被人们发现、知晓。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它们“开口说话”,讲好它们背后的故事,让人们在可触摸到的青砖古巷、老屋旧物中感悟历史、记住乡愁,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下、走向未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接受文化熏陶。讲好人们身边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让老百姓在一个又一个会“开口说话”的历史文化遗产里更好地品味生活、感悟历史,在以小观大、润物无声中涵养性情、陶冶品格、增强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遗产有体量大小之别,背后的故事亦有大小之分。大者,可天地山河,见证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小者,可秋毫微尘,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也是历史。深圳证券交易所、罗湖口岸,这些当年的时尚建筑,见证的是特区的起锚,甚至是我们对现代化城市的最初理解。此谓“大者”,关乎着国家大事。

      山西临汾一村子有一口古井和一棵老槐,古井曾供应全村人的饮水,古槐曾是人们纳凉聊天的地方,二者相依相偎,承载着全村的记忆,诉说着村里的悠悠往事。它们的背后没有名人轶事,亦没有动人的传说,有的只是老百姓平日打水、夏日纳凉的普通寻常,可它系着的是全村人的乡愁。福建漳平一村子将搜集到的老物件放在古厝里,大到织布的织机、耕地的木犁,小到喝茶的茶缸、上门的锁匙,它们虽细小甚至琐碎,可见证的却是村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时代变迁,为前人存史,为后人留史。此谓“小者”,展现着百姓日常。

      的确,不是每一处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历史文化遗产,都看起来那么宏伟雄浑,它们可能很简单、很质朴,但是质朴中蕴含着厚重。同样,也不是每一处历史文化遗产背后都有着“宏大叙事”,它们背后的故事可能很寻常、很普通,却是人们的乡愁所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欣赏傲人的牡丹,但也不应遗忘米粒般的苔花。所谓细大不捐,所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应当被保护好、传承好,它们的故事也都应当被讲好、讲出彩,因为它们一并构成精彩的中国故事。

      (作者:师帅朋,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副院长)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