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光明论坛·温故:谋度于义者必得 事因于民者必成

    所属:国学文化 > 国学文化  |  阅读:364次

      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指出:“中国古人说:‘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让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使命扛在肩上,携手前行,接续奋斗,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地区和世界!”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语出战国时期的史传文学著作《晏子春秋》。该书传主晏婴是一位历经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该书虽由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但其中最可贵的是重民、恤民与爱民的政治主张及措施。

      引文的背景是齐景公问晏子何“术”能“谋必得,事必成”?晏子回答,谋事遵循“义”、行事顺民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义者,宜也。”“义”指的是“天下合宜之理”,既符合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和行为,也是顺天应人之道。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义,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即大丈夫行事可以没有固定的规矩,但一定要符合“义”。又说:“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也是强调儒者要将忠信和礼义作为行为准则。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仁爱义利”“贵利尚义”“舍生取义”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义利相兼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精神品格,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为正确义利观注入了文化灵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方面强调“君子喻于义”“舍生而取义”“先义而后利者荣”,另一方面也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而且,利有公私之分,强国富民是“公利”,以公谋私则是“私利”。孔子把“民富且寿”看成“政之急者”,孟子将“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归为“王道之始”,荀子则认为“节用裕民”才能博得“仁义圣良之名”。可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主张道义优先,也主张义利相兼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等义利观孕育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内敛和守义尽责的文明特色。

      面对义与利、公与私的选择,共产党人每每能见利思义、大公无私。中国共产党人天下为公的世界格局和使命担当、心怀大义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以民为本的价值立场和不图私利的高尚品德,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正确义利观的继承和弘扬。从夙夜在公的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到廉洁奉公的时代楷模廖俊波,他们为成全大义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奋斗在前、奉献小我,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百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将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带领人民群众最终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事因于民者必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斗争到底,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放在心头,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始终坚持把民情、民意、民声作为风向标,一如既往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从而真正做到了知民心、懂民心、暖民心,这正是“事因于民者必成”的诠释。

      (作者:孙旭红,系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