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不私,而天下自公
2022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题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不私,而天下自公。’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因为无私无畏,所以我们党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敢于自我革命,从而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不私,而天下自公”语出《忠经·广至理章第十二》,针对当政者的价值规范,指出秉持正确公私观的重要性。结合当代中国语境而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国家各级公务人员不仅是政策执行者,更是人民公仆,理应做到摒除私心、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学界对《忠经》一书的成书年代与作者均有争议,目前多采用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家马融所著一说。此书题名为《忠经》,其中贯穿着诸多传统道德准则,“不私”便是道德准则之一。
“不私,而天下自公”中的“公”与“私”相互关联又语意相悖,“私”的含义为私利、私欲,而“公”不仅有公理、公平之意,更能上升到家国社稷的整体利益,与“私”相对。相对“公”意涵范畴中的江山社稷、民族家国这样的整体利益,代表个人利益欲望的“私”不具备价值优先性。因此,在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内,“公”显然代表着一种社会政治与道德理想,古代典籍中常见对“公”“私”社会价值意义的梳理与探讨,以及对“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会的构想与憧憬。《礼记》所描述的大同社会,便是一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因人人无私心,所以在吏治选拔中能做到“选贤与能”,在修身齐家中能做到“讲信修睦”。因为无自私之心,所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以相互帮助取代了人人为己、过分考虑个人利害得失。
数千年来,这种“天下大同”“天下自公”的社会政治理想在中国影响极为深远,也构成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的传统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在理想社会问题上有许多相似性,其特征便是“公”。要实现这一价值追求,共产党人便应当有“不私”的理想人格,毫无私心地献身伟大事业,唯有这般,才能实现一个至公至善的社会。古人视这种有至公无私之心的人为圣贤,因无私心,所以行正大光明之事;而公私之心更是政治道德的核心所在,因为“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如何妥善地处理公私观,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治乱兴亡。当下的共产党人,理应以圣贤的最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只有公正无私、无惧无畏,才能在工作与实践中赢得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不私,而天下自公”式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塑造过程中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也依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做到居安思危、自我革命,将国家和人民利益、党的执政根基作为最大的“公”,保有无私无我的政治品格,坚持克己奉公。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优良作风,保持强大感召力与动员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作者:司聃,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