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评《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汉书》有言:“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汲取古典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是真正的“善言古”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正是这样一本言古论今的学术著作。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系统探讨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滋养与启迪作用,非常适合各级管理干部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品读。
作者提出,“纵览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有几家学说则是始终没有离开过治政者的视野,一直稳居显学的位置,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已经蔚成体系的儒学、道学、法学。这几家学说,既含治世之道,更含恢宏的世界观,构成汉民族的哲学体系,涵养了华夏民族核心价值观,也酝酿了中国制道之精神”。基于这一认识,作者用了60余万字的篇幅,对儒家、道家、法家思想进行全面解读,以古为今用为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梳理出儒道法家的精华观点,结合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案例,分析古代哲理、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意义,清晰地呈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该书“儒家篇”中,提出并论述了民为邦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以德化人、修己安人、选贤任能、中庸之道等与治国理政相关的理念和方法。举例而言,在儒家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家治理的目标点》中,作者对于《礼记·礼运篇》所提出的大同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从先秦儒家、宋明儒学代表人物到康有为、孙中山关于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论述。而后又古今结合,分析“两个一百年与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治国、治世原则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传统智慧一脉相承,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向往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以民为本社会理想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大同思想的当代演绎。在“道家篇”之中,重点论述了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圣无常心、返璞归真、德行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等道家治国理念和方法。在该篇的《圣无常心,百姓为心——老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作者首先阐释了《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观点,通过文本分析指出,“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即希望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君王大臣,能够像圣人那样,心里别无他心,只有老百姓。而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才能了解百姓疾苦,把百姓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实施的治国举措才能深孚民心”。最后,又从道家、儒家的民本思想引申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法家篇”之中,作者对于传统立法、执法思想进行完整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法随时变、惩恶扬善、兴功惧暴、不殊贵贱、公端为心、重在治吏等。在该篇《兴功惧暴,定分止争——法治的基本功能》之中,《管子》“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指出法律政令具有惩恶扬善、确定权利义务归属、维护政令畅通和治理秩序等作用。作者还大量引用了《管子》《吕氏春秋》《荀子》等传统著作中的法学理论文献,细致梳理出传统法治的基本功能,同时也引用了商鞅、汉高祖、汉武帝、曹操、诸葛亮、唐太宗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案例,以及各个朝代的法律条文,既有传统理论,也有历史实践,最后又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当代法治中国的建设。以兴功、惧暴、定分、止争这四点对于当前法治建设中的鼓励积极、震慑非法、确立物权、止熄纷争进行了总结分析。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本书认真分析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文化的治国理政经验,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系统梳理,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认真执行,也是对于一些杂音的有力回应。
(作者:孙劲松,系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