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译典籍批评研究的力作——评《〈道德经〉西传之云变》
《道德经》是世界上除《圣经》之外译本发行量最大的古代文化典籍。数百个版本的西译本,多数出自西方学人之手,其翻译质量如何?译文与原文语义的契合程度如何?与国内译者相比,西方译者有何优势和不足?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古代典籍的准确西传和中西典籍文化的深入交流,章媛教授的新作《〈道德经〉西传之云变》,是这一领域的力作。
中国古代典籍的西译西传,即使从明确可知的十七世纪来华传教士的翻译算起,也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此历程中,大量的中国典籍被译传西方,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深化了东西方文明互鉴的力度。其中《道德经》一书,尤其受到西方学人重视。据荷兰学者沃尔夫(Knut Walf)所编的《西方道教研究目录》(第六版)统计,1816年至2009年,全球西文《道德经》译本“总共涉及31种语言643种译本”(章媛:《〈道德经〉西传之云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12页),是世界上除《圣经》之外译本发行量最大的古代文化典籍。这些《道德经》西译本,多数出自西方学人之手,其翻译质量如何? 译文与原文语义的契合程度如何? 与国内译者相比,西方译者有何优势和不足?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古代典籍的准确西传和中西典籍文化的深入交流,在我国实施中华典籍外译传播战略、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当下,尤其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然而,要深入回答上述问题,绝非易事——回答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西文,而且能够透彻理解《道德经》的语义和思想。可喜的是,近三十年来,中文学术圈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中华典籍译本批评研究,已积累起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道德经》西译本的研究,堪称大宗,最近出版的章媛教授的《〈道德经〉西传之云变》一书,即是这一领域的又一部力作。
综观学界已有的关于中国典籍译本的批评成果,按其研究取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译文和原文进行语言对比研究和译文优劣评判”(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旅行与世界想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83页);另一类是通过描写性研究呈现译本翻译状况,而对合理变异持最大程度上的宽容。章媛《〈道德经〉西传之云变》一书显然属于前者。该书内容除第一章《绪论》外,尚有四章:第二章《〈道德经〉西传概述》概述《道德经》西传译本的语种、数量、所据版本、体裁等情况,简介主要语种的译本和国内、外译本研究状况;第三章《多元化解读〈道德经〉的得与失》将《道德经》西译本分为基督教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等四类,通过典型译本分析分别评述各类的优缺点;第四章《〈道德经〉核心概念的翻译云变问题》选取《道德经》的核心概念“道”“德”“自然”和“无为”,考察、评述西译本文义的变异状况;第五章《〈道德经〉翻译与接受中的云变问题及解决途径》从《道德经》西传翻译、接受、效果三方面,梳理、归纳其翻译与接受中的云变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途径。
该书主要的学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充分收集、掌握《道德经》西译版本的基础上立论。为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不惜代价收集了大量的《道德经》译本”,数量接近200种。正是基于这些版本资料,作者构建了依据性质将《道德经》西译本进行分类论述的框架,并在典型译本的选取上做到了准确、充分,使其颇具代表性。
第二,突破传统的分期论述框架,依据性质将《道德经》西译本分为基督教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 类等四类进行考察、论述。传统的分期论述固然能够呈现《道德经》西译的演变历程,但是分期往往无法表征不同性质译本的存续状况,作者按性质进行分类论述,为深入研究《道德经》西译本、呈现其翻译状况提供了另外一个极为有益的视角和论述框架。
第三,超越单纯的翻译批评,挖掘《道德经》西译变异背后深层的“文化思想、历史政治根源”。这是该书论述的重点之一,如在第三章对拉法格(Michael Lafargue)阐释《道德经》的评价、第四章探讨《道德经》“道”“德”“自然”和“无为”概念的涵义等处,都有体现。
第四,用“译文和原文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道德经》西译中的误译、误释问题。这是该书论述的重心所在,作者通过对典型译本译文的细致分析,从译本总体分类和核心概念翻译两个方面,全面呈现了《道德经》西译中的误译、误释现象,从而得出“《道德经》思想西译、西传中,各种翻译只能触及老子思想内涵的某个方面,从总体上只能说是无限靠近的过程”这一结论。
抛开政治、文化因素和译者的主观意识,单是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方面的客观差异,就使得“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在此意义上,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认为“不存在完全精确的翻译”(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江帆译,见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页)。对于具有“词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旅行与世界想像》,第384页)特点的《道德经》而言,要做到“精确翻译”尤其不易。如美国学者韦尔奇(Holmes Welch)认为,“《道德经》翻译是一个举世难题,没有人能够解决它”(转引自章媛《〈道德经〉西传之云变》,第226页)。鉴于存在这样的翻译困境,对《道德经》译文的批评,应该秉持合理的标准和相对宽松的尺度,而在这一点上,作者的评判似乎有点过于严苛了。与此相关的是,作者运用回译的方法,考察、展示译文的准确性,这反而成为一种逆向翻译,考验着作者对西文表达的理解能力。虽然大多数回译展现了作者优秀的翻译能力,但有个别之处,如将卡鲁斯(Paul Carus)对“道”的译词“Rea⁃son”、安乐哲(Roger T. Ames)和郝大维(David L. Hall)对“道”的译词“waymaking”按其字面意思分别回译为“原因”和“开路”,似乎还需斟酌。另外,书中行文表述偶有疏误之处,如“陈玄英疏”(第142页)当为“成玄英疏”等。
总体来看,该书是一部对《道德经》西译“译文和原文进行语言对比研究和译文优劣评判”,并探讨其翻译变异的文化、政治和历史根源的研究力作,展现了《道德经》西译西传的历史状况和所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助于回应中华典籍如何走出去这一现实问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