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文化在敦煌——读《敦煌岁时节令》
《敦煌岁时节令》,敦煌研究院编,赵声良主编,杜鹃等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128.00元
岁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贴近民众生活、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近几年来,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中岁时节令图像及藏经洞文献中相关资料,与其他传世典籍联结起来,运用新媒体形式,在研究院公众号等平台上对其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阐释,近期又转换为纸质图书《敦煌岁时节令》出版了。
《敦煌岁时节令》一书的缘起、内容、特色、主题,在该书主编赵声良的“序言”及撰著者的“后记”中有精当而生动简要的叙说,下面引述其中两小段文字:
从敦煌石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岁时文化的诸多画面,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中,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岁时节令内容,敦煌岁时文化的资料涉及传统民俗、礼俗和佛俗,并融合丝绸之路与敦煌独特的自然风貌与社会环境,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序言》)
岁时节令,正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窗口。如果我们将壁画和文献中涉及的饮食、音乐、舞蹈、服饰等内容与“岁时节令”相链接,用新媒体的方式将其一一呈现,是否会受到当代读者们的欢迎呢? ……传承、人文、诗意、生活,这就是《敦煌岁时节令》的主题。(《后记》)
作为一名四十余年来关注弘扬敦煌文化的编辑,我捧读该书后受益匪浅,感慨颇多,本文仅就其中两点谈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第一点: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福地与宝库。作为文化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敦煌文化既是一种源流清晰的地域文化,也代表了传承中华民族中原文化与汲取西域多民族文化内涵的文化主流。因此,就其中岁时节令内容的民俗、礼俗、佛俗文化而言,既有华夏中原文化的普遍性,又有丝路文化的独特性。例如本书“惊蜇祭雷神”一节中,展示了莫高窟第285、249、329三窟壁画中的雷神形象,即是吸纳了传入东土的佛教神系的中国本土神灵,而他们的面貌、体格、姿态却让我们联想到印度佛教中的药叉形象。又如书中“赛青苗神”一节叙述的敦煌地区在小满节气时的民俗活动,和《诗经·小雅·甫田》所咏中原地区开春耕作时“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的习俗相关,但位处干旱缺雨的戈壁绿洲敦煌地区,将其移植至青苗生长最需雨水的小满时节举行,就很自然了。再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内地习俗,到敦煌就衍变为做粽糕、赠团扇和登鸣沙山滑沙了。藏经洞所出《敦煌录》写本对滑沙有很生动的记载:“端午日,城中士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声吼如雷。至晓看之,峭崿如旧,古号鸣沙,神沙而祠焉!”这就非常典型地显示了敦煌时令节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另如敦煌在仲夏时节的“赛驼马神”,冬日的“热牛乳暖身”“食乳糜”等习俗,也突显了丝路地域文化的特点。
近些年来,在“丝路热”的大背景中,弘扬敦煌文化的普及读物和研究著作数量有迅速增长之势,其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我总觉得自成特色的精品力作还是相对欠缺。而叙说我国二十四节气及相关民风习俗的网络文字及书籍也有一些,给读者的感觉大多是通过引述常见的典籍记载、民间俗谚做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缺乏地域特色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内容,更稀见生动的古代图像资料。这本《敦煌岁时节令》,可谓一本弥补不足的精品图书。
敦煌岁时特色添,一体多元文脉传。正是我阅读此书得到的启示。
第二点:近些年新媒体的突飞猛进,使得从事传统纸质出版物的出版社、书店普遍产生危机感。记得八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以变应变》的短文,副题即是“臆想纸质图书如何‘应变’”,指出“随着网络浏览、下载与电子出版物的迅捷发展,纸质图书市场受到冲击与挤压已是不争事实和明显趋势”,提出三方面建议:加大策划精品图书力度,改变追求出版厚大全、高码洋图书的做法,在设计的返朴归真、图版的高清晰度、文字的便于阅读上多下功夫。这次读了《敦煌岁时节令》这本自新媒体热播转为纸质的精品图书,恍然觉悟到将二者矛盾冲突转化为相辅相成应是一个可推广的“两相宜”之计。《敦煌岁时节令》项目在数字平台最初发布于2018年,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与“读掌上精品庆百年华诞——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经四年热播,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慧眼识珠,于今年4月推出了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纸质图书。其成功,对出版人是富于启发性的。
须以宽缓济偏急,两相济则两相宜。这是我阅读此书的由衷感言。(作者系中华书局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