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纳凉神器:乾隆款缠枝莲纹冰箱
◆ ◆ ◆ ◆ ◆
炎炎夏日,古时候的人们怎么消暑纳凉?
正在香港故宫展出的“乾隆款缠枝莲纹冰箱”,正是乾隆皇帝御用的“消暑法宝”。
这件大清乾隆御制款掐丝珐琅冰箱外形美观,结构科学合理,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冰箱上下均为正方形,木胎,内壁涂上了一层银里防止渗水,六面均为掐丝珐琅,五面为蓝地缠枝宝相花纹,底部为浅蓝色地满饰云朵纹,有一条黄色五爪蟠龙,中央贴有“乾隆年制”四字。箱底可放置冰块,水果则可放入中层抽屉,炎炎夏日不但能冷藏水果,冰块融化时,冷气也会从箱盖的通气孔渗出,就能同时达到空调的效果啦。
据说,这件“冰箱”是乾隆皇帝的宝贝。自2022年7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香港故宫已接待游客超过126万人次,观众无不为这只冰箱的精巧设计及前人的卓越工艺所折服。
乾隆款缠枝莲纹冰箱(局部细节)
其实,古代虽然没有冰箱和空调,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用来盛冰降温的大型容器——冰鉴,还有贮藏冰块的冰窖。
古代并没有制冰手段,冰都取自大自然。古人在冬天采集大量冰块,贮藏在冰窖中,待来年享用。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融化,所以古人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3倍。
《诗经•风•七月》中就有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早)献羔祭韮。”意思就是说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二月用冰镇的羊羔肉和韮菜上供祭神。
国家博物馆所藏文物“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冰箱,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由青铜浇铸而成,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放置食物或饮酒,夹层中放置冰块制冷,上部覆盖,以防止内部冷气流失。这只冰鉴证明,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天然冰来消暑降温,保存食物。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冰鉴
到了唐代,市场上开始出现卖冰的商人。诗人杜甫的《陪诸公子丈八沟》中,就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诗句。宋代开始出现了“冰酪”,与今天的刨冰相近。元世祖忽必烈更用牛奶和冰水制成冰雪状食品,《马可•波罗游记》称之为“冰奶”,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冰淇淋”的雏形。
到了清代,冰窖已经非常多。根据供冰对象不同,冰窖又可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从清初顺治到乾隆年间,官窖共计23座。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员120名,专门负责采冰,有时还要招募短期工。
乾隆朝是康乾盛世的顶点,国家财力雄厚,对取冰储冰更是讲究。每年京城水道结冰前,要先放水“涮河”,去掉水中的杂草。冬至左右,采第一批冰,待水面再次结冻之后再采第二批。每年冬天大概能采到五批冰。每次都选取明净坚厚的冰块,切割成一尺五寸见方,每块重量约80公斤。
古代采冰人
故宫一共有4所冰窖旧址,都是乾隆下令建造的。每座冰窖的面积在66平方米左右,可存冰5000多块。乾隆年间以讲究品位为风尚,皇帝的饮食起居用品自然更为华美,而掐丝珐琅冰箱也成了乾隆皇帝的御用冰箱。
古代取冰不易,所以用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者,非宫中莫属。不过,至清代时民间用冰也已相当普遍。清代的冷饮花样繁多,其中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这种上好的夏日饮品,经清宫御膳房改进后又传入民间,具有除热送凉、祛痰止咳和生津止渴等功效,至今仍是北京百姓喜爱的夏日饮品。
其实,除了此类掐丝珐琅冰箱外,古人们为求消暑还有不少奇谋,如今看来不仅有消暑功能,也具有艺术及观赏价值,成为了各大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比如,著名的国宝“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也是纳凉神器之一。中国古代陶瓷枕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晚期的陶枕,其功能也有不少诗词有记载,如北宋张耒《谢黄师是惠碧瓷枕》:“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北宋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二》:“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还有如清宫造办处生产的红木人物风扇钟,这不是一座简单的自鸣钟,上半部有一手执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风扇列阵。在底座上弦后,可借机械装置之动力,时钟开始走动,童子手上的扇子上下挥舞,带动顶部蝙蝠形的风扇转动。据说某年北京天气炎热,雍正帝与乾隆帝苦思解决之法,乾隆帝曾命在造办处任职的耶稣会传教士制作带风扇的自鸣钟,此钟应是同类的试验品。
内务府造办处造红木人物风扇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