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农业通史·原始农业卷》第三章第五节
第三章 考古发掘所见的中国原始农业
第五节 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北方地区,其中包括东北、内蒙、宁夏、甘肃北部、新疆等省区,其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比较复杂,从而使该地域内各地的经济生活呈现出多样性。各地经济生活的不同,必然导致新石器文化面貌的不同。根据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地域上所反映出的区别,可将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两个大的区域,即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里东北地区除东北三省外,还包含内蒙等地区。在该地区曾发现和发掘了数量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不乏考古上的重大发现,是研究我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以及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一)辽河流域
中国东北地区的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查海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新乐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富河文化。
1、查海文化 [1]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县沙拉乡查海村西南约2.5公里处,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自1986年以来进行过六次发掘。发掘者认为,查海遗存的内涵特征十分鲜明,它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兴隆洼遗存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故提出了“查海文化”的命名。该遗存已公布两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年代距今6 925±95年,7 360±150年,经树轮校正年代距今7500~8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
查海遗存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灰坑、墓葬。发现房址55座,均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排列密集有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灰坑分圆形与不规则形两种。生产工具有石器和玉器。石器种类少,但数量多,达200余件。以打制器物为主,又多大形器。其中铲状器、斧、敲砸器和磨盘、磨棒所占的比例较大,且特点明显。其它还有刀、饼状器、臼、杵等。制作方法有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几种。铲状器形制多样,皆打制,均束腰,有柄或宽柄端易于捆缚;出现了穿孔技术制此类器。斧均磨制。磨盘选用长圆形花岗岩石块,磨面中凹。磨棒有长、短两种,短棒兼有杵的功能。玉器工具仅玉斧一类。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极少。陶色红褐较少,灰褐为大宗。皆手制,火候稍低。陶器纹饰丰富,“之”字纹和以勾连纹母题为特征的几何纹与斜线纹,构成了查海遗存陶器纹饰的主要特征。器形的大小分别明显,以直腹罐、鼓腹罐和斜腹罐三类为主要器物组合。
查海文化的时代虽然很早,却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如聚落遗址规模较大,房址布置数量多,布局密集,排列有序,其形制、特点较明显;单体房址面积多在40平方米以上,最大可达近百平方米;每座房址内皆有铲状器、斧、刀、磨盘、磨棒等比较齐全的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和组合齐全的生活用具;其文化内涵以有肩铲状器和A型直腹罐为突出特征。这些反映了查海遗存属于定居农业聚落。
2、兴隆洼文化 [2]
因1982年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辽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也是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的文化遗存之一。据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5 290±95年,经树轮校正,距今约8000~7000年。
发现的主要文化遗迹有村落居址、围沟、房址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另有骨器。石器制法有打制、琢制、磨制和压制四种。打制石器数量最多,器形也较大,种类有亚腰形锄、倒丁字形锄、铲形器、盅状器、敲砸器等。琢制石器有磨盘和磨棒等。磨制石器有窄顶宽刃斧、梯形锛、斧和凿等。压制石器只有一种骨梗石刃鱼镖,这种复合工具是将石叶嵌粘在骨柄的槽中。还有较多的骨锥、骨鱼镖、骨匕形器和骨刀等。陶器均为砂质陶,基本不见泥质陶。陶色分红褐、灰褐和黄褐三种。皆手制。胎壁厚重,火候不高,质地松软。
在兴隆洼遗址10号和31号房址内发现有炭化的的粟,经过人工栽培,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粟,也是兴隆洼先民从事原始农耕生产的实证。该遗址出土的石锄、石斧、磨盘和磨棒等应为农业生产工具。说明狩猎经济仍占重要的地位。又发现少量炭化山核桃、较多蚌壳和少量鱼骨,说明兴隆洼先民同时从事采集和捕捞
3、赵宝沟文化 [3]
赵宝沟文化以敖汉旗赵宝沟聚落遗址为代表。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公元前4270±85年,距今约6200年。
赵宝沟遗址发现居住遗迹,发掘清理房址17座,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梯形。生产工具有细石器和磨制石器。细石器有石片和石核。磨制石器有斧和耜,石耜以锄形和鞋底形最具特色,还有磨盘和磨棒。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手制,火候不高,外表多呈黄褐色。器种较简单,少量圈足器和浅凹底器外,大都为平底器。另有陶塑人头。
赵宝沟文化反映出定居农业的特点。
4.新乐文化 [4]
新乐文化因发现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新乐遗址下层而得名。新乐下层文化目前只在沈阳地区辽河和浑河流域以及新民县境内发现。新乐文化的时代距今6800~7200年左右,略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晚期的年代接近,属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乐文化发现的主要遗址有居址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其中以细石器数量最多,占全部石器的二分之一,其次为磨制石器,占三分之一,打制石器最少。细石器以石叶最多,其次为各种尖状器和石镞;磨制石器有斧、锛、凿、镞、磨盘、磨棒等;大型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铲、网坠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90%以上,泥质陶的数量很少。陶器火候较低,胎质疏松,但胎壁均匀,造型规整,可能已使用慢轮制陶。
新乐文化出土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农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当时已有了定居农业;较多的细石器和石镞、网坠的发现,反映渔猎经济仍占较大的比重。
5.红山文化 [5]
因1935年首先发现于现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红山后遗址下层而得名。在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发现有许多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大体北起内蒙古昭乌达盟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朝阳、凌源和河北北部,东至哲里木盟与锦州地区。红山文化的年代,碳14测定为距今5000年左右,应属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红山文化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窑址、大型石砌祭祀遗址、“女神庙”址、积石冢群和石砌围墙遗址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并有骨器与角器。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细石器有石叶、石片、刮削器、尖状器和石镞。大型打制石器有砍砸器、斧状器、两端很尖的桂叶状石器、桂叶形双孔石刀等。磨制石器有梯形石斧、梭形石锛、石刀等。琢制的石器有磨盘和磨棒。叶形石耜在各种石器中数量最多,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也是一种最富特征性的农业生产工具,是红山文化的标志之一。石耜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是一种类似石铲的翻土工具。陶器的陶质以砂质褐陶和泥质的红陶为主,并有少量泥质灰陶与黑陶,均为手制。
红山文化的居民已过着一定程度的农业定居生活,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但渔猎仍是重要的经济部门。遗址中发现有较多的石农具和饲养的牛、羊、猪的骨骼,以及狩猎来的鹿、獐等动物遗骸。
6.小河沿文化 [6]
因1977年发现于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乡的南台地遗址而得名。多数学者认为小河沿文化是从红山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分布范围与红山文化大体相同。其中心区域在老哈河流域。已发掘的同类遗址有翁牛特旗的石棚山、敖汉旗的石羊石虎山,年代距今约5000~4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遗迹有房址、灰坑、墓葬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基本都是磨制,器形有斧、锛、带孔石铲和石球,并有少数琢制的石铲和石斧。加工精细的细石片,应是镶嵌在骨器上的复合工具的部件。陶器的陶质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红陶,也有一些砂质与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陶器的制法有手制和慢轮修整。
7.富河文化 [7]
因1964年发现于内蒙古马林左旗林东镇的富河沟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西木河以北的乌尔吉伦河流域。已发掘的还有林东的金龟山和南杨家营子等遗址。富河文化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距今5000年左右。
文化遗迹有:房址、灰坑等。生产工具有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骨器。细石器数量较多,占全部石器的三分之一以上,其种类有石叶、锥状石核、扁体石核、圆柱状石核、圆头刮削器、条形尖状器、锥形器、镞等。打制石器的数量仅次于细石器,其种类有砍砸器、尖状器、梭形器、刮削器、锄、斧、锛、凿等,其中长方形石锛、有肩石锄是颇富特征的农业工具。磨制和琢制的器形较少,其种类有斧、锛、磨盘、磨棒等。骨器的数量较多,器形有锥、镞、针、匕、鱼镖、鱼钩、复合工具中的刀柄(有槽,以镶嵌石叶)。另有陶纺轮。陶器均为砂质灰褐陶与黄褐陶,火候低,质松软。皆手制, 以泥条盘筑为主。器形以大口深腹筒形罐的数量最多,占全部陶器的90%以上。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以鹿类最多,野猪、狗獾次之;全部动物骨骼中未见可以肯定为家畜的。
富河文化除有定居农业外,渔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
8、内蒙古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概述
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发现了各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以及星罗棋布的原始聚落遗址。过去有观点认为内蒙古是荒凉的游牧之地,而实际上,内蒙古地区从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到距今5000年的富河文化,曾经有过发达的原始农业文化,那里的气候湿润温暖,植被繁茂,雨量充沛,适于农业。原始先民们制造石锄以开垦荒地,种植粟米以供生计,烧制陶器以供炊煮,建造房屋、挖掘窑洞以供居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原始农业文明。
(二)辽东半岛及其沿海岛屿
辽东半岛及其沿海诸岛,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旅大沿海地区的小珠山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有了一些比较明确的认识。
1、小珠山文化中[8]
小珠山遗址位于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1978年进行了发掘。遗址中所揭示的地层关系,为辽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序列提供了地层依据。小珠山文化遗存在辽东半岛地区颇有代表性,暂称为“小珠山文化”。以小珠山下、中、上三个文化层为代表,可将小珠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
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南端的一些小岛上。其年代约距今6000年以前。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的比较多,磨制的较少。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盘状器、长条形束腰网坠、石球等。磨制石器有弧刃石斧、石刃、磨盘、磨棒等。还有用陶片加工的陶纺轮。陶器多为含骨石粉的夹砂红陶或红褐陶,手制、厚胎,器表打磨光滑。堆积中有大量的贝壳和兽骨。兽骨中多见鹿骨,也有犬和獐的骨骼。
(2)中期
属于小珠山文化中期的遗址有小珠山中层、长海县广鹿岛的吴家村、旅顺郭家村下层等。根据碳14测定年代,约距今6000~5000年左右。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另有骨器和陶器。石器多磨制,打制石器较少。磨制石器有斧、锛、方形石刀、铲、扁平柳叶形镞、磨盘和磨棒等。打制石器有铲、刀、网坠等。另有骨镞、骨锥、骨凿、牙刀和陶纺轮、陶刀等。陶器仍以夹砂红陶、红褐陶为主,但夹砂陶中含滑石的很少。有少量的细泥红陶。手制、薄胎、火候较高。此期除发现有石制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外,还出土大量狗、猪、鹿、獐等动物骨骼与蚌壳。猪的饲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3)晚期
属于小珠山文化晚期的遗址有小珠山上层、长海县广鹿岛砺碴岗、南窖、上马石中层、郭家村上层等。据碳14测定,年代约距今4000多年。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均磨制,相当精致。器形有平刃斧、有肩斧、有段锛、长方形(或半月形)带孔刀、镞、镰、矛、凿、穿孔网坠、纺轮、磨盘、磨棒等。打制石器已很少见。另有一些骨镞、骨锥、骨针、骨鱼钩、角锥和陶纺轮等生产工具。陶器以夹砂黑褐陶和泥质黑陶为主,有少量的磨光黑陶、蛋壳陶、白陶。出现快轮制陶。
社会经济状况,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渔猎。依据是除去有比较进步的石制与骨制农业生产工具外,并有饲养与渔猎的狗、猪、鹿、獐等动物骨骼和海产的贝、鲸鱼骨、螺等发现。
(三)松花江与嫩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包括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地区。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发掘了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代表性的是嫩江流域的昂昂溪文化和松花江流域的新开流文化。
1、昂昂溪文化 [9]
昂昂溪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附近。这类遗址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在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流域,包括吉林省西北部和松花江流域的一部分。代表性遗址有昂昂溪附近的王福、莫古气、额尔苏、红旗营子等。昂昂溪文化的年代距今5500年左右。
生产工具有压制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骨器。压制的细石器有石叶、石核、石镞、投枪头、刮削器、切割器、尖状器等。打制石器有锛形器、刮削器、盘状器、半月形石刀、网坠等。磨制石器有锛、斧、敲砸器、砺石等,骨器也较多,主要器形有带倒刺的骨鱼叉、无倒刺的鱼镖和骨刀柄。陶器以砂质和泥质黄褐陶为主,胎质内多掺有蚌末,均手制,胎壁厚重,火候不高。遗址大都分布在低地沼泽沙丘地带,出土物多石镞、投枪头、鱼叉、鱼镖一类的渔猎工具,以及用于刮、割兽皮、切割兽肉的各种刮削器、尖状器、刀形器等,反映其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
2、新开流文化中[10]
因发现于黑龙江省密山县的新开流遗址而得名。1972年调查并发掘新开流遗址。同类型的遗址还有松花江下游桦川县万里霍通遗址。年代为距今6000~5000多年。
新开流文化发现的主要遗迹有:鱼窖、墓葬等。
新开流文化的生产工具,以琢制的细石器为主,只有少量的打制和磨制石器。细石器有桂叶形凹底石镞、平底石镞、三角形石镞、带铤石镞、刮削器、尖状器、投掷器、石叶和石片。打制和磨制石器有斧、凿、矛、镞、磨盘等。另外还有一些骨鱼镖、骨鱼卡、骨鱼钩、投枪头、角锥、角矛、骨鱼叉、骨匕首、带孔牙镞、牙锥等。
陶器以砂质灰褐陶为主,次为砂质黄褐陶,也有少量泥质红褐陶。器表多是用纹饰组成的复合纹,有刻划纹、戳刻纹,压印纹等。压印鱼纹为主的复合纹是新开流文化的特色。陶器有直腹直筒罐、直口(或侈口)鼓腹罐、折沿罐和钵等。
遗址中还出土大量鱼骨及鹿、野猪、狗獾、狼等动物骨骼。
新开流文化的石器、骨器以渔猎工具为主,下层的鱼窖、文化堆积中大量的鱼骨和兽骨,陶器纹饰中的鱼鳞纹等,都反映当时的人们以渔猎经济为主,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
3、牛场遗存 [11]
牛场遗址位于牡丹江中游的一级台地上,前临盆地平原地带。牛场遗址没有碳十四测年
数据公布。1960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清理。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骨器;石器有刀、斧、刮削器、镞、凿、球、磨盘、磨棒等;骨器有针、鱼钩、凿等。出土的陶器皆手制,平底,侈口,厚胎,多素面,火候较高、坚硬。表面稍加修整,制作粗糙。夹砂陶多大型和中型的陶罐,泥质陶多小型器如杯、盅、碗等。新开流文化的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农业经济很不发达。但牛场遗址的出土物中有较多的农业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则以农业为主,渔猎经济退居次要地位。
4、亚布力遗址 [12]
亚布力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县亚布力镇东北1.5公里的岗地上。其年代据推测下限不
晚于距今4000年。其文化因素不仅与新开流等遗址有关,而且与辽宁新乐文化、红山文化也存在着某些联系。
遗址发现房屋址1座,为半地穴式,平面略呈长方形,居住面及四壁未经进一步加工,有伸出壁外的坡状阶式门道。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夹砂陶,火候低,陶质松,器种单一,仅见罐、碗。但很有特色,几乎都有纹饰,主要为压印绳纹和戳压篦点纹。石器多为磨制,部分打制。其中长身弧刃石斧、穿孔石铲、束腰形石锄、双刃刮削器、玉锛、玉凿等,均有自身的特点。亚布力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比较成套,可见当时的农业经济已有一定的水平,为研究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5、茑歌岭下层文化 [13]
茑歌岭遗址位于黑龙江宁安县境伯湖南端东岸。遗址分上、下两层。下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地方特色。这类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牡丹江流域,在图门江和绥芬河流域也有发现。其年代距今约4000年。
遗址发现居住遗迹,房屋为圆角方形和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基周围有柱洞,有的房基底部周围还放一排石块。陶器以砂质红陶为主,也有少量粗黑陶。均为手制。器形简单,有筒形罐和钵两种。生产工具有打制的有肩石铲、亚腰石锄、网坠、长方形石斧、鞋底状石器、磨制石斧、鹿角锄等。这些居住遗迹和生产工具,反映了原始农耕的特点。
(四)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里所指的河套地区,包括河套东部地区、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这些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不同,其文化面貌也有区别。该地区原始文化比照中原地区而分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大阶段,每一阶段内都可分出早中晚三期。
相当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存,只发现阿善一期文化。
相当仰韶文化中期的遗存,仅见白泥窑子第一种文化。
相当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以阿善二期和三期为代表;第二种类型以朱开沟遗存为代表;第三种以庙子沟和大坝沟为代表。
相当龙山文化早期的遗存,以凉城县老虎山遗址为代表。
相当龙山文化中期的遗存,仅在准格尔旗大庙圪旦清理了一个灰坑。
相当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存,仅见于朱开沟第一段。
现分别例举典型遗存介绍于下:
1、阿善遗址 [14]
(1)阿善一期文化 由于保存情况不好,未发现遗迹。生产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磨石、砍砸器等。陶器以泥质红陶具多,多经陶洗;夹砂陶次之,火侯低。器种有锛、盆、罐、重唇小口瓶等。
(2)阿善二、三期文化 阿善二期文化遗存的房子,为半地穴式,多呈正方形;居住面用褐色土抹成并经火烤,坚硬平整。房子附近的窖穴多呈方形圆角直壁状。出土生产工具有磨壳石斧、石锛、长方形或弧背形石刀、石铲、盘状器、敲砸器、磨盘、磨棒、石镞等。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彩陶不多,器种有折服钵、曲腹钵、小口双耳罐等。经碳十四测年,分别为距今5090±80年、4475±85年、4790±70年(未经树轮校正)。
阿善三期文化的房子,分为半地穴式和槽沟结构的地面建筑两种,平面是呈进深大于间宽的长方形;居住面用草拌泥抹成后略加烧烤,墙壁涂抹一层草拌泥。房子附近的窖穴多方形圆角,呈斜壁覆斗状。出土生产工具有磨制石斧、打制石斧、有孔长方形石刀、单孔石铲、长柳叶型石镞、镶石片刃的有柄骨刀等。陶器的泥质灰色篮纹陶及磨光陶最具特色。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4340±70年、4330±80年、4240±80年(未经树论校正)。
2、庙子沟遗址 [15]
庙子沟遗址发现居址、窖穴、墓葬等遗迹。房址均为圆角长方形浅地穴式、上部有木构泥墙的建筑,居住面和四壁用草拌泥抹面,坚硬平整,但未经烧烤。室内四角一般控1~3个窖穴,内葬有人骨。房子周围分布着墓葬,有多人合葬、双人墓葬和单人墓葬。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数量多,制作精美,有长方形有孔石刀、单孔石铲、小石锛、石纺轮等。陶器以褐陶为主,灰陶和红陶次之,少量黑陶。多素面磨光或饰绳纹,彩陶数量不多,以红彩为主。以双耳罐为典型器。
3、老虎山遗址 [16]
老虎山遗址位于一座北高南低的山坡上,周围依山势修筑石墙。在依山势形成的台地上,筑有一排排房子。早期房子均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晚期房子多半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凸方形,室内地面和墙壁先抹一层黑色草拌泥,再罩以白灰面。晚期还发现墓葬。生产工具有:磨制长方形石斧、长方形石刀,打制的龟背形刮削器,及三角形石锥、石矛形器、刮削器、石片等细石器。陶器分夹砂和泥质两类,以红褐和灰褐为主;多为手制,普遍经过慢轮修整。晚期模制和轮制陶比一期增多。老虎山晚期(二期)出土的木炭标本距今3870±70年。
4、朱开沟遗址(第一段)[17]
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现房址3座、灰坑10个、墓葬10座(含3座瓮棺葬)。房子都是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地面抹白灰面。生产工具有长方形有孔石刀、石凿、骨镞、骨凿、骨针等。 陶器以灰陶为主,褐陶和黑陶次之。以手制为主,模制很少。器形以三足器尤为发达,占陶器半数以上。
5、西园遗址 [18]
西园遗址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郊沙尔沁乡西园村东约1公里的大青山西段南麓,西距阿善遗址5公里。
(1)第一期遗存 发现较少,未见遗迹现象,除在少数探方第五层中发现一些陶片外,多数都混杂在晚期地层中,可以确认的遗物仅见陶制生活器皿。时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早中期。
(2)第二期遗存 发现房址、灰坑等遗迹,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门向南或西南,平面呈圆角方形和前宽后窄的圆角梯形。室内绝大部分都有柱洞。灰坑有圆形、圆角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种。生产工具有石器、陶、骨制品等,石器绝大部分都磨制,有少数琢制的细石器,种类有磨盘、斧、刀、纺轮等。陶制品种有刀、纺轮。骨制品仅锥一类。 陶器分为泥质、砂质和夹砂三大类,其中泥质为主,还有较少红陶、橙黄陶和黑陶。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慢轮修整,极少泥条盘筑。时代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
(3)第三期遗存 发现房址、灰坑、墓葬、陶窑等遗迹。房址自是半地穴式建筑,据平面布局可分为前宽后窄的梯形、圆角方形、圆形和凸字形四种。房屋间大体上按东西向成排分布。居住面和墙壁均抹一层白砂泥。灰坑仍是圆形、圆角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种,直壁式为多,少数袋形坑。生产工具较多,主要有石器、骨器和陶制品等。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只有少量为琢制,有斧、刀、磨棒、锛、纺轮、镞等。骨器有刀、锥、凿等。陶制品仅见刀和纺轮。陶器仍可分为泥质、夹砂和砂质陶三大类。泥质陶较二期有所增加,夹砂陶、砂质陶相对减少。时代大约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
6、白泥窑子遗址[19]
遗址位于乌兰察布盟清水河县西北的白泥窑子村附近。石器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压制的细石器。器形有石斧、石铲、刮削器、尖状器、盘状器、石刀、石镞、纺轮、磨盘、磨棒、砺石等。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灰陶和彩陶,均手制。火候高,质地坚硬。陶器有大口(或小口)罐、深腹钵、折口钵、折沿盆、瓮、尖底瓶等。
7、海生不浪遗址 [20]
遗址位于内蒙古托克托县的黄河边。1965年调查发现。同类遗址还有清水河县的台子梁、岔河口等。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有敲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网坠。磨制石器有斧、带孔刀、镰、锛、磨盘、磨棒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砂质红陶和少量泥质灰陶、褐陶和彩陶。均手制。有些彩陶器形和纹饰与马家窑文化有一定联系。
8、大口遗址 [21]
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马棚乡大口(即元峁圪旦)。石器以磨制为主,也有少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有斧、锛;打制石器仅见尖状器。陶器主要有泥质和夹砂灰陶、泥质褐陶,有少量的夹砂褐陶、泥质黑陶。均手制,火候较高,还有少量彩陶,彩绘纹样简单。
9、转龙藏文化遗存 [22]
转龙藏遗址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1955年和1958年进行过两次试掘。可能属于转龙藏类型的遗址还有伊金霍咯旗巴尔吐沟,准格尔旗二里半等。生产工具有石、骨、陶器三类。石器中以打制石器为主,器形有石叶、石核、刮削器、尖状器、镞等。磨制石器有斧、梯形锛、有肩铲、长方形带孔刀、磨盘、磨棒等。另外还有少量骨铲、骨锥和有孔陶刀等。陶器以泥质灰陶最多,皆手制。
二里半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石锛、多孔石镰,打制的亚腰石斧、束腰石铲、敲砸器等。细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和褐陶、泥质褐陶次之,并有少量泥质黑陶。
二、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的西北地区,含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广大地区。其中青海、甘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放在黄河上游部分予以介绍,故这里的西北地区,仅指新疆的全部和宁夏的部分地区。
(一)宁夏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23]
在黄河以北的宁夏地区,发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但发掘得很不够,其文化发展序列不甚清楚。其中高仁镇、沙坡头等遗址时代较早,大约和马家窑文化的时代相当;兴隆镇遗址的时代较晚,大约和齐家文化的时代相当。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三种,以细石器的数量最多。细石器有细长石叶、柱状石核、锥状石核、扁体石核、圆刮器、尖状器、凹底石镞等。磨制石器有梯形弧刃石斧、梯形弧刃石锛、磨盘和磨棒等。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和彩陶,以夹砂红陶为主。器形多钵和罐。
遗址出现的石斧、石锛、磨盘、棒和陶器,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存在。但这些新石器文化遗存,石器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细石器,说明狩猎经济仍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二)新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24]
新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得不多,资料也比较零散,其文化发展序列至今不甚清楚。根据近几年来新疆地区的田野工作和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新疆地区真正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很少的。过去关于新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墓葬的报导和介绍,可能不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而是属于青铜时代文化甚至是铁器时代文化。当然另有观点认为,这批遗址和墓葬中,有相当一批的时代较早,如距今约3800年前后的罗布泊地区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塔城卫校墓地、托里萨孜村墓地、石河子水泥厂墓地和硕新塔拉遗址,应属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齐家文化有一些相似之处。对此纷争,我们不参与讨论,并省略不予介绍。新疆境内有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有哈密县七角井,吐鲁番的阿斯塔那、辛格尔、英都尔库什,疏勒县的阿克塔那,阿克苏的喀拉玉尔衮等;另在罗布淖尔周围也分布有一些。这些遗址按细石器的多寡,拟分为二类。
1、细石器较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代表性遗址有七角井、阿斯塔那、辛格尔、英都尔库什,以及罗布淖尔周围的一些。其时代可能距今10000年至7000年左右。石质生产工具以细石器为主,兼有大型打制石器,罕见磨制石器(个别遗址除外)。大型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磨盘、磨棒、石球、穿孔石器等。细石器有条形石片、石叶、石核、刮削器、圆刮器、镞(可分为柳叶形、桂叶形、三角形和菱形)等。陶器在多数遗址中不见和少见,部分遗址中比较普遍。陶质多为砂质红陶,胎质坚硬。器形有小口罐、圜底钵、筒形杯和壶等。
2、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克苏等地区。代表性遗址有疏附县的阿克塔那、阿克苏的喀拉玉尔滚等。这类遗址的时代下限可能晚到铜石并用时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多为磨制,种类有弧背直刃半月形刀、弧背凹刃镰、马鞍形磨盘、杵、斧、镞、球、环状器、纺轮和砺石等。陶器均为手制,火候不高。以夹砂褐陶为主,还有少量砂质红陶与灰陶。以圜底器居多,平底器与圈足器较少。
新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细石器居多的文化遗存,代表着狩猎经济类型;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则代表着以粟为主的农业经济类型。
三、小结
北方地区,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这些地区既有山地丘陵,也有冲积平原;有些地方森林茂密,但多为相间分布的草原和沙漠。过去曾笼统地将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作为单一的“细石器文化”,并认为细石器只代表单一的畜牧经济,这是不符合客观情况的。北方地区含细石器的各种文化遗存,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其文化面貌各不相同,经济形态也有区别。
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较多,其中文化系统较明确的地区有:辽河流域、辽东半岛、松嫩两江流域、河套地区。西北地区的文化系统还不甚明确。
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有新乐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虽已有定居农业,但较多的细石器和石镞、网坠的发现,反映渔猎经济仍占较大比重。兴隆洼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渔猎、采集。
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主要有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二者的石器均以打制石器为主,打制石器中有一定数量的细石器。从这两种文化各种遗存的特征来看,都已过着一定程度的定居农业生活,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狩猎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的地位。
辽东半岛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小珠山遗址的文化遗存比较有代表性。小珠山文化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采集。
松嫩两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以昂昂溪文化和新开流文化为代表。二者的社会经济都以渔猎为主,农业经济很不发达。
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文化面貌和阴山以北地区有明显区别。阴山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受到渭河和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遗存带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因素等。有大量的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铲、石刀、磨盘等;这些均属农业工具,是农业经济的反映。
阴山以北的沙漠草原地区,新石器文化具有显著特点:制陶业不发达;石器以打制的细石器为主,磨制石器极不发达,打制石器大多为渔猎工具。这反映其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这一地区含细石器的遗址中所发现的动物骨骼都是野生动物,未发现家畜。这说明畜牧业在这些地区出现是很晚的。该地区产生游牧业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更晚的时期。
中国的西北地区,从河西走廊到新疆地区,其新石器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社会经济形态大致相同。这一东西方向的条形地带,其东部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时代较早,西部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时代较晚。这种由东向西、文化时代逐步变晚的趋势,反映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由东向西的发展。时代较早者,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代表着狩猎经济类型;时代较晚者,以磨制石器为主,则代表着农业经济类型。
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地区,在主要经济形态上,可分为三类:1、以农业经济为主或带有农业经济因素的;如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珠山文化及阴山以南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新疆地区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等。2、以渔猎经济为主的;如新乐文化、昂昂溪文化、新开流文化及阴山以北新石器文化、西北地区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文化等。3、推断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如阴山以北沙漠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这种分类只就主要的经济形态方面而言,当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手段并用,都是当然的事。
应该指出的是,辽河流域和河套这两个地区,在经济形态发展的过程上,农业、畜牧相兼的氏族出现是很早的。至于这两个地区出现的畜牧部落,那已经是以后的事,这个现象值得注意。
过去学术界曾认为,细石器只代表畜牧经济,农业是从南方来的,这个意见值得考虑。细石器是否只代表畜牧经济,单从细石器本身是难以判断的。过去这个意见,是根据内蒙古存在的游牧形态推断出来的,是不可靠的;这个问题,只有今后通过对发掘动物骨骼的研究才能解决。细石器决不是只代表单一的畜牧经济,因为它已经见于渔猎经济的昂昂溪文化和农业经济的红山文化,所以细石器是各种经济形态所共有的,因此认为细石器只代表畜牧经济的意见,是没有科学根据的。[25]
主要参考书目:
1、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3、《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
5、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6、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7、安金槐,《中国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8、《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
注释:
[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县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1期;《辽西发现“前红山文化”遗存——阜新原始村落遗址》,《中国文物世界》第40期,198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11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10期,杨虎、刘国祥:《红山文化的源头——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载《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1990——1999)》上册,文物出版社,2002年。
[3]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1期;《敖汉赵宝沟》,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4]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4期
[5] 吕遵谔,《内蒙古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58年3期;郭大顺等,《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1期;卜昭文等,《辽西发现5000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光明日报》1986年7月25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8期;《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碎》,文物出版社,1997年。
[6] 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1期。
[8] 辽宁省博物馆等,《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1期;旅顺博物馆,《旅大市长海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调查》,《考古》1962年7期;旅顺博物馆,《旅大市长海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12期。
[9] 梁思永,《昂昂溪史前遗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黑龙江博物馆,《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4年2期。
[10] 黑龙江省文化局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4期。
[11]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宁安牛场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考古》1960年4期
[12] 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尚志县亚布力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8年1期。
[13] 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4] ¢包头市文物管理所等,《内蒙古包头市阿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2期
[15]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字沟遗址考古纪略》,《文物》1989年12期。
[16] 田广金,《凉城县老虎山遗址1982—1983年发展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17]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三期;田广金,《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Ⅶ区考古纪略》,《考古》1988年6期。
[18] 西园遗址发掘组,《内蒙古包头市西园新石器遗址简报》,《考古》1990年4期。
[19] 汪宇平,《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1961年9期;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遗址复查》,《考古》1966年3期;崔璿等,《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G.J点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2期;崔璿等,《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L点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2期。
[20] 吉发习,《内蒙古托克托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8年6期;汪宇平,《清水河县台子梁的仰韶文化遗址》,《文物》1961年9期;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10期。
[21] 吉发习等,《内蒙古准格尔期大口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79年4期。
[22] 内蒙古文物组,《包头市东门外转龙藏发现细石器文化遗址》,《文物》1954年8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文物工作组,《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1期。
[23] 钟侃,《宁夏陶乐县的细石器遗址调查》,《考古》1964年5期;宁笃学,《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古遗址及墓葬调查》,《考古》1959年7期;钟侃等,《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的齐家文化遗址》,《考古》1964年5期。
[24] 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年3期;史树青,《新疆文物调查随笔》,《文物》1960年6期;吴震,《新疆东部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4年7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疏附县阿克塔那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7年2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奇台县半截沟新石器文化遗址》,《考古》1981年6期;陈戈,《关于新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新认识》,《考古》1987年4期。
[25] 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