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广东北江古栈道发现断桥疑为古代荔枝进贡通道

    所属:文史经典 > 史料史证  |  阅读:2245次

      “断桥”藏身人迹罕至处,位于清远通往飞霞的一处山涧下,再次验证北江作为岭南佳果和特产北上进贡通道的重要价值

      继北江清远飞霞段古栈道发现纤夫石后,近日清远市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又在人迹罕至的峡口岸边发现古“断桥”,再次验证了北江作为岭南佳果和特产北上进贡通道的重要价值。

      拱形桥身部分已坍塌

      据清远地方史料显示,北江作为珠江主要支流之一,自古为湘、赣大宗物资进入广东的交通运输要道。北江清远沿途的古栈道遗址最近陆续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令人惊喜。

      这次发现的古断桥隐身于北江北岸通往飞霞的一处山涧下,全部由石块砌成,有拱形的桥身,因年代久远,部分已经坍塌,当年应为纤夫和马帮的必经之路。“这里有条古栈道沿着岸边延伸,已经荒废很久了,遗址都被野草和荆棘掩盖,”当地的村民说,因为不通交通,栈道和古桥人迹罕至,只有砍柴和捕鱼的村民才偶尔会经过,古迹才得以保存。

      据悉,在英德的连江口北江浈阳峡东、西两岸各有一条古栈道遗迹,据考证,两者均为迄今为止北江沿岸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栈道,对研究古代岭南水运有着重要价值。

      疑为古代荔枝进贡通道

      专家考证,北江汇合连江后南流穿过英德南面的浈阳三峡,再流入清远盆地。北江切过石灰岩层山地时,即成峭壁夹江地貌,这段山地是又高又连绵的山脉,古代要开凿栈道来求北上大道的通畅,称为京西驿道。岭南荔枝进贡,即由广州上清远,入英德,进乳源县,再经梅花、坪石、武阳司,到临武县,最后进入骑田岭道。此次发现的古栈道可能就是荔枝北上进贡通道的一段。

      如今浈阳峡仍可见到一些古人留下的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有东岸古栈道之上的“凿山通道”4个大字,四字刻在江岸八丈石下游约30米处的石壁上,从右至左横书,楷体阴刻。从字的风化程度考究,其可能刻于宋代,见证了古人凿山开路的“愚公精神”。

      将修复古栈道变身绿道

      北江边飞霞古洞一带的古栈道至今保留有“近乎完美”的一段,宽度可行自行车。目前,清远市政府已有计划依托古栈道,打造出一条既有“福地古道文化”内涵,又能近距离欣赏北江绮丽风光的休闲旅游古栈道。

      初步的修复方案是:从白庙出发,沿飞来峡古栈道遗址向上游延伸经飞来寺和飞来峡风景区到江口嘴。整条线路以栈道形式为主,全长约9公里,宽2米,可通行自行车和行人。飞来峡古栈道属于省内尚未出现的“历史文化+风景+生态”的综合性绿道,有较强的景观独创性,预计建成后每年将吸引超过30万游客通过古栈道进入飞来寺、飞峡山等风景区。

    来源:广州日报 2011-07-20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