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文明探源”考古现轮廓

    所属:文史经典 > 史料史证  |  阅读:1937次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对本报记者表示,经考古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源头已初现轮廓。

    良渚古城开掘现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一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至今已开展10年有余。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对本报记者表示,经考古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源头已初现轮廓。

    揭秘早期中华文明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5000年的历史。

      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根据这些记载,也很难全面地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更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形态。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至今仍然怀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朝是否为真正存在过的王朝。

      “要想消除社会上及学术界存在的上述怀疑,传世的古代文献资料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依靠考古发掘来获得新的资料,让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作为判断中华文明是否有5000年历史的根据。”王巍说。

    考古提供重要依据

      王巍说,十余年来,通过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性有了总体性认识。

      辽宁牛河梁、安徽凌家滩等遗址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随葬精美玉器的高等级贵族的大型墓葬和簋,规模宏大的祭祀遗迹的发现,反映出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一些地方的阶层分化已经相当严重,权贵阶层业已形成。

      王巍告诉记者,良渚、陶寺等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这两个文明都早于夏王朝建立的时期,其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大都邑的出现、社会的严重分化、金字塔结构和顶尖级人物的出现,象征着当时已经形成了初级文明和早期国家,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找到了重要支点。”王巍说。

    下一步重在深入研究早期各地文明

      王巍指出,下一步要深入研究中国早期的各地文明,并在研究各个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基础上,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的,此后,又是如何发展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如何?论证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历史,其中包括对辽宁牛河梁、安徽凌家滩等遗址的深入发掘。

      据悉,经过十多年的工作,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的前期项目现已基本结项,后期项目即将启动,整个第三阶段将持续至2015年。在接下来的工程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支撑研究”方向7个课题、“文物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方向4个课题,有的已经启动,有的拟在2013年以后启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07月17日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