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的心态读书问学
【核心提示】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难以描述的巨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延续,人们的旧有观念和做法受到了冲击,知识的更新速度与传播方式发生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转瞬间,21世纪的第12个年头将被我们悄然抛在身后。一句墨西哥谚语说:“别走太快,你会丢掉灵魂。”它仿佛在提醒我,该停下脚步回望一下刚刚走过的路,审视一下匆忙中来不及打量的自我了。也许,此番回望和省思,可以让我调整失谐的节奏,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留意自己的内心世界。
十年回望,可以捕获的仍然是我的读书生活以及它的延伸。一个读书人,心系书籍和思辨的世界,有志于学与思,这里有他不移的志趣,可以身心投入的唯此唯大的家园。在社会的诸领域中,这里最适宜他的发展,他的能力和兴趣都指向这个领域。仔细盘点这十年来我个人生活的变化,这一点应该是最为明显的,即我作为读书人的角色意识更加清晰而坚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态渐渐平和与超然,对于官场和商场的荣耀繁华,并不心生艳羡,因为那个领域不属于我,我没有介入其中并崭露头角的禀赋和才能。守持自己的兴趣,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能够胜任的角色,当下的我将此视为人生最关键的事情。所以,十年磨一剑也好,面壁十年也罢,最可贵的在于恒久不变的坚持和守护。为着某种认可的信念和志趣珍分惜秒地工作,使渺小的生命显示其应有的价值,在我看来,确然是一种有尊严的活法。这是我近十年间不断得到确认的生活态度。
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难以描述的巨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延续,人们的旧有观念和做法受到了冲击,知识的更新速度与传播方式发生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细细思忖,在此期间,我的观念在不经意间也发生了某种转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一位大学好友的治学经历: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他都被某种思维惯性驱使,而突然有一天他灵光乍现,开始怀疑过往的做法,于是他进入了自我反思的阶段,一改往昔只读一类书籍的习惯,广涉各种社会科学知识——可惜的是,后来他又回到了原点,更加坚信自己昔日的观念、主张,始终没能突破那种僵化的思维模式。
我依稀记得当时我们彼此的约定,提醒对方不时进行此类反思。也许是始于那个时期,我的读书与治学开始发生了一种迥异于往昔的转向,毅然摒弃往昔那种唯我独尊的思维定式,以开放、接纳、从善如流的心态去读书问学。十年来,我逐渐学会省思和检视自己,不重蹈自我迷思之路。往昔的教训时时提醒我:治学,注定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有时你走得越急迫,越想证明自己的正确公允,往往当时的你正陷入错误的泥淖,越走得艰辛,而当你越如此坚持时,你就会在不经意间丢失自己的灵魂。在我看来,不囿于某种故步自封的狭隘天地,不时反省自身,勇于借鉴他人,从而不断丰富和纠正自己,不落伍于置身其间的生活世界,是现代知识人不可或缺的文化自觉。
另一值得追溯的事情发生在大学时代。我当时刚走出中学校门,尚不谙于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感性的事物上,对所学专业始终提不起精神。待到对社会科学产生朦胧的兴趣时,已然是而立之年,而当时我已经离开大学,远离对专门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环境。20年前,作为一名专职文字编辑,我开始以处理多学科的稿件为业,对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均有涉猎,近十年来,又偏向人文科学的探究。因此,逐渐养成一种跨学科的职业视角。真可谓学剑不成学兵法,专家难做采众家。尽管我曾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好专业知识而心生悔意,但更多的是因没有沾染上许多学科偏见而暗自庆幸。由于走进一个更多元、更广博的天地,我的视域因此变得开阔,随之也自觉目光变得深邃,今天的我比以往更加确信:做学问恰如挖一条深沟,如果不拓展出一定的宽度,定然是开掘不下去的。不囿于某一专门的视角,能够对事物采用综合的阐释,更坚信合力作用的功效,之于我,已成为一种问学析理的门径。十年回望,我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个理性上更加成熟的自我。
前不久,一位在清华大学进修、刚刚返校的同事向我讲起他的感慨:在清华,白天看到的是校园里匆匆赶路的师生,入夜看到的是图书馆、教学楼灿若繁星的灯光。在他居住的楼对面的另一所大学则是另一番景象:白日里大学生懒散地出来进去,夜幕下的图书馆灯火寥落。于是我不由想到,人的生命宛如一只容器,每一只的体积大小几近公平,而这个容器是否充实、所装何物,最关键的就看个体生命的后天选择了。
十年追溯,之于我,最大的变化也许在于愈发感觉时间的易逝和珍贵,随着昔日那种不知惜时为何物的优越感的不复存在,我渐渐学会把时间用于有价值的事情上。我深知,一切的可能只有建基于此——珍惜时日,才能从容地读书思考,不断反思自我,采撷前人智慧的繁花硕果,让只属于自己一次的生命更加绚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4日第3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