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中文版序言、目录、后记
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
[日]田岛俊雄,朱荫贵,[日]加岛润编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
中文版序言
《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一书,为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组织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是集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十多位学者,采取分工合作,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探讨中国水泥业,力图揭示和解释中国水泥业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特点所撰著的著作。
本书是该研究团体对化工、电力、水泥、钢铁、农机等领域进行研究的一环,迄今已出版研究化学工业(《20世纪の中国化学工业——永利化学-天原电化とその时代》,2005年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印行)和电力产业(《现代中国の電産業——“不足の经济”と產業組織》,2008年昭和堂)的专著。本书是在上述两本书之后的第三个合作项目的共同研究成果。
本书的基本切入点与上述已经出版的两本书一样,是从东亚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近现代中国某一重要产业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点和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以上的研究课题均具有共同的关注点,本书即是以水泥业为分析对象的成果。
很少有人会想到,依据国家统计局于2009年进行的统计,该年中国粗钢的年产量为5.7218亿吨、水泥的年产量为l6.4398亿吨,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和50%(参见本书“序”)。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些数字都十分巨大,给人以震撼的感觉。特别是考虑到,无论是钢铁还是水泥,在中国的历史都不是很长,水泥业的起步是在洋务运动时期的l889年,当时由洋务官员创办的唐山细棉土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水泥厂。但这家水泥厂的创办资本仅有白银2万两,产量微不足道,且仅存活了四年即于l893年归于失败。l906年诞生的启新洋灰公司,可以说是中国水泥业的正式开端。但是,仅仅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大国。显然,历经近现代两个时段的中国水泥业,在发展中经历的种种问题,例如时空分布、产业组织以及资金、设备和技术来源等方面面对的问题和体现出来的特点,不仅仅是水泥产业自身特点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历程中特点的反映。
因此,本书划分为历史篇和现状篇两大部分,从各个地区、各种问题人手,力图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水泥业发展成长中面对的诸种问题。总的来看,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时段长。本书关注点起于民国时期,下限截止于2010年,打破了以1949年划分近现代的界限,长时段的考察,对一个产业来说,更容易看出其发展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和特点,特别是政治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动对产业造成的影响。
其次,范围广、问题多。本书研究的近现代中国水泥业,既有全局进行的考察,也有以某一省区进行的具体分析;既有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分析,也有技术设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探讨;既有国际比较的视野,也有乡镇小水泥的具体考察;既有水泥企业资金的考察,也有产品贸易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分析。
最后,本书作者来自于不同专业和领域,因此本书的研究是经济和历史的交叉碰撞。更重要的是,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资料收集和文献调查外,还穿插了大量实地考察、口述历史调查和专题研讨会,并先后在中国大陆、日本九州、大阪等地召开过国际研讨会,大量的前期工作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研究灵感,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汇聚于本书之中。 j,
我们相信,我们的工作是一种探索,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从时段上打破了中国国内惯常的近代(1949年以前)和现代(1949年以后)的时期划分,也不仅仅在于这些领域过去很少有人进行长期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些系列研究课题完成以后,可以对20世纪中国正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几个领域的内容有深一步的了解,可以从中探索和总结出中国工业化发展中的成败得失,也必将大大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进程。
本书以2010年3月出版的同名日文书(《中国ヤメント产业の発展:产业组织と構造变化》,御茶の水書房)为基础,根据世界金融危机后的变化情况,增补更新部分统计数字,修改部分内容后作为中文专著出版。
本书日文版出版后,已有《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5月9日)、《殖民地文化研究》(第9号。黄绍恒,台湾交通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月报》(64卷12号。伊藤博,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等报纸杂志发表过书评,在日本国内获得普遍好评。
我们希望,本书出版中文本后,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些研究的关注和兴趣,获得更多的批评,以实现推动和繁荣学术研究的目的。
本书在写作和翻译过程中,得到松村史穗(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孙建国(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洪绍洋(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方晓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王小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张馨元(东京大学博士生)、薛轶群(同上)、铃木哲造(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生)、陈德智(同上)等朋友的帮助,在出版编辑阶段,承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小颐女士多方赐教与指正,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田岛俊雄朱荫贵 加岛润 201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