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学百家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 国学文化文史经典诸子百家朝史综论国学名士
  • 国学视界学术资源国学文化名家品论读书天下焦点评谈
    中外古今学科春秋史观史法史料史证论著评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
    先秦史论汉唐史论宋元史论明清史论近代史论现代史论
    当代名家近代名家古代名家

    余秉颐 ·〖孔子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致思方向〗(论纲)

    所属:诸子百家 > 儒家  |  阅读:1282次

     孔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哲学著作一般都从天命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等方面,论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不过笔者认为,这些论述所注重的是中国哲学的理论内容方面,而没有重视它的致思方向方面。实际上,孔子思想对于中国哲学致思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哲学自其产生以来,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都能够发挥启迪、指导作用。这是由中国哲学高度关注社会政治和人生修养问题的致思方向决定的。而这种致思方向,是深受孔子思想影响的。

     一个民族的哲学往往在其开创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致思方向。古希腊哲学虽然派别众多,却已经在总体上形成了注重求“真”、注重探索物质世界的起源和宇宙本体的致思方向,古希腊哲学的主流因此而被人们视为“自然哲学”。而中国哲学之所以被人们视为“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则是由它在与古希腊大致相同的时期——先秦时期——所形成的致思方向决定的。对于这种致思方向的形成,孔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基本宗旨是“天下归仁”。孔子要求人们以“爱人”之心正确地处理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倡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都能“克己复礼”,奉行“忠恕之道”,遵守合理的行为准则,“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孔子看来主要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简言之,孔子思想关注的焦点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着重探讨的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合理的行为准则,立言宗旨是引导人们追求道德理想的实现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孔子哲学的重心在于“人”,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而不像古希腊哲学那样注重自然事物的研究。这种状况,对于当时正处于形成阶段的中国哲学的致思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