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宋金辽〗诗词集锦
  • 苏轼-诗词《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古诗 全诗赏

  •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 宋金辽阅读:1221次
  • 疏影

  • 正文:
    先生遗墨有感,借韵以赋
    千峰翠玉。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陈允平,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宋金辽阅读:1221次
  • 辛弃疾-诗词《和诸葛元亮韵》 古诗 全诗赏析

  • 偊泛清溪李郭船,路旁人已羡登仙。
    看君不似南阳卧,只似哦诗孟浩然。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如梦令(咏梅)

  • 正文:
    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苏轼-诗词《赠孙莘老七绝》 古诗 全诗赏析

  •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
    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夜游宫·竹窗听雨

  • 正文: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文英,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苏轼-诗词《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古诗 全诗赏析

  •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
    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会稽入吾手,镜湖小于盆。
    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苏轼-诗词《次韵会子开从驾二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
    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从玉宇来。
    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道旁倘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欧阳修-诗词《白牡丹》 古诗 全诗赏析

  •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苏轼-诗词《减字木兰花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古诗

  •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迥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作品赏析【注释】:
    ①香醪:美酒佳酿②婉婉: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评解】

    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
    境;不象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据
    《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公谓此意
    前未及,遂作此词云。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晏几道-诗词《生查子》 古诗 全诗赏析

  • 关山梦魂长
    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
    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
    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
    不似相逢好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浣溪沙

  • 正文:
    淡淡青山两点春。娇羞一点口见樱。一梭儿玉一纣云。
    白藕香中见西子,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个也销魂。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詹玉,詹玉(生卒年不详)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人。至元间历除翰林应奉、集贤学士,为桑哥党羽。桑歌败,为崔劾罢(见《元史。崔传》)。著有《天游词》一卷。主要作品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汉宫春》《桂枝香》《多丽》《三姝媚》《渡江云》等。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双雁儿(除夕)

  • 正文: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杨无咎,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苏轼-诗词《仙都山鹿》 古诗 全诗赏析

  •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 宋金辽阅读:1220次
  • 欧阳修-诗词《再至西都》 古诗 全诗赏析

  •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
    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 宋金辽阅读:1219次
  • 苏轼-诗词《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古诗 全诗赏析

  •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曾独往,何有解作挂猿枝。
  • 宋金辽阅读:1219次
  •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 正文: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宋金辽阅读:1219次
  •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 正文: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赵可,赵可 金代文学家。字献之,号玉峰散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不详。少时赴考,在考场中戏书小词,为金主完颜亮所见,颇加赏识。贞元二年(1154)中进士。官至翰林直学士。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诗入《中州集》,词入《中州乐府》。
  • 宋金辽阅读:1219次
  • 水龙吟

  • 正文:
    层峦叠巘浮空,断崖直下分三井。苍苔路古,鹿鸣芝涧,猿号松岭。露浥凤箫,烟迷枸杞,绿深翠冷。笑携筇一到,登高眺远,是多少、仙家景。
    长念青春易老,尚区区、枯蓬断梗。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世事空花,春心泥絮,此回还省。向琼台双阙,结间茅屋,坐千峰顶。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葛长庚,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 宋金辽阅读:1219次
  • 生查子

  • 正文: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宋金辽阅读:1219次
  • 管仲论

  • 正文: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译文:
    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
      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奇啊!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
      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我不相信。管仲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鳅,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蘧伯玉和斥退弥子瑕,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宋金辽阅读:1218次
  • 苏轼-诗词《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
    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 宋金辽阅读:1218次
  •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 正文: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吴文英,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宋金辽阅读:1218次
  • 行路难·缚虎手

  • 正文: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贺铸,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宋金辽阅读:1218次
  • 欧阳修-诗词《哭曼卿》 古诗 全诗赏析

  • 嗟我识君晚,君时犹壮夫。
    信哉天下奇,落落不可拘。
    轩昂惧惊俗,自隐酒之徒。
    一饮不计斗,倾河竭昆墟。
    作诗几百篇,锦组联琼琚。
    时时出险语,意外研精麤。
    穷奇变云烟,搜怪蟠蛟鱼。
    诗成多自写,笔法颜与虞。
    旋弃不复惜,所存今几余。
    往往落人间,藏之比明珠。
    又好题屋壁,虹蜺随卷舒。
    遗踪处处在,余墨润不枯。
    朐山顷岁朏,我亦斥江湖。
    乖离四五载,人事忽焉殊。
    归来见京师,心老貌已癯。
    但惊何其衰,岂意今也无。
    才高不少下,阔若与世踈。
    骅骝当少时,其志万里涂。
    一旦老伏枥,犹思玉山刍。
    天兵宿西北,狂儿尚稽诛。
    而令壮士死,痛惜无贤愚。
    归魂涡上田,露草荒春芜。
  • 宋金辽阅读:1218次
  • 渔家傲

  • 正文:
    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
    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晁冲之,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宋金辽阅读:1218次
  • 苏轼-诗词《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 古诗

  • ?此诗为张耒作。
    ?天将刬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扫天帚,六合如尘埃。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
    维时六骥足,绩与英卫陪。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

    作品赏析原题: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持此石本示予为赋之
  • 宋金辽阅读:1217次
  • 西湖曲

  • 正文:
    今冬寒早风光好。休怪搀先欹絮帽。蟹肥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
    年年闲梦垂垂了。且喜风松吹不倒。平分两月是新春,却共梅花依旧笑。

    译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介绍:
    朱敦儒,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宋金辽阅读:1217次
  • 苏轼-诗词《好事近》 古诗 全诗赏析

  •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 宋金辽阅读:1217次
  • 周邦彦-诗词《春雨》 古诗 全诗赏析

  •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 宋金辽阅读:1217次